小班区角观察记录100篇|小班区角观察记录范本合辑

时间:2022-03-30 18:21:0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亲子教育# 导语】写好幼儿园观察记录是幼儿教师分析幼儿行为背后原因的一条通道,同时也是幼儿教师更好的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那么,幼儿园小班区角观察记录该如何撰写呢?®文档大全网为您精心整理了小班区角观察记录范本合辑,欢迎大家的关注和参考。

  【范例一】

  观察对象:xxx

  观察人:xx

  事件记录:

  区域游戏开始了,我看见赵梓月小朋友第一个搬着椅子走进了图书角,坐好后在一叠书中慢慢地挑选着,一边挑选,一边自言自语道:“这本书看过了,这本书也看过了„„”当拿起《的爸爸》这本书时,迟疑了一会儿,并对封面仔细看起来。看她的表情和手势,她很想知道并读一读书的名字,但是不认识,所以愣了好一会儿。我及时过去告诉了她这本书的名字,她很开心,跟我念了一遍书名后,认真翻阅起来,一边小心地翻阅着,一边轻轻地讲述„„这时她看到王秋子也搬了小椅子过来看书了,就连忙让她坐在自己的身边,说:“我们一起看这本书吧!我还可以给你讲一讲呢!”王秋子愉快地点点头并坐了下来,于是她俩亲密地边看边讲了起来。

  游戏结束讲评的时候,我引导大家观察了一下她们看过的这本书,大家发现书的角都是平的,我及时表扬了她们,希望其他小朋友也能爱护书籍,看懂看好每一本书,并送给了她们一枚漂亮的小贴画。

  分析:

  这段时间随着优秀儿童读本不断投入语言区,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及阅读的积极性。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虽然她们喜欢看图书,但是有一部分孩子还没养成看图讲述的习惯及爱护图书、有序翻看的好习惯。

  措施:

  今天我抓住赵xx这个典型事例,及时让孩子们分享她看书的乐趣,并引导孩子学习她好的习惯和方法,还在集体面前对她进行了奖励,相信对孩子们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效果:

  通过上面两位幼儿的榜样作用,班级里的孩子在图书角看图书时,比以前更认真了,更加爱惜图书了,图书角再也没有撕坏图书现象了,图书摆放也很整齐。

  【范例二】

  行为记录:

  区域活动开始了,赞赞选择的是娃娃家,刚一到娃娃家,赞赞马上就开始挑。选食材,准备做一顿丰盛的早餐。赞赞拿这挑出来的水果蔬菜去找盛放饭菜的工具。挑选好食材和工具的赞赞和她的好朋友牛牛,拿着锅子和勺子十分投入地在煤气灶上烧着饭菜,不一会儿,就看见在锅子里装满了她们最喜爱吃的食物。

  做完饭菜的赞赞又开始使用微波炉给他的饭菜加工,熟练的按下微波炉的按钮。很快,饭菜就都做好了,一盘盘鲜美的食物摆满了整个桌子,有菜、有汤还有主食面包。坐在小椅子上的赞赞,牛牛和馨元已经等不及了,已经开始用手中的餐具吃起了早餐。这个时候,负责照顾宝宝的馨然回来了,赞赞递给了馨然用餐工具,四个宝宝美美的享用他们辛劳的成果。

  赞赞拿起一个鸡腿就开始大口的吃了起来。吃完饭后,赞赞和她的好朋友们一起收拾桌子,牛牛负责收拾饭菜,馨元负责收拾盘子和碗,赞赞负责收拾餐具。不一会儿他们就把桌子收拾的干干净净了。

  行为分析:

  1.3岁左右的幼儿发展特点是自我意识刚刚萌芽,思维处于直觉行动思维,注意力不稳定。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爱模仿的特点十分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

  2.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角色游戏很感兴趣,而且很喜欢扮演其中的角色,特别喜欢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

  3.游戏活动中,赞赞选择的是家中勤劳的妈妈,独自一人进行做饭的准备,从挑选蔬菜和水果到挑选做饭工具,在到做饭、摆放餐具和收拾桌子,都是现实生活中妈妈的影子。

  4.其他三名带着角色身份的幼儿独自行动,各自管各自的事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才开始分工合作烧饭和菜、摆放餐具、吃饭和收拾桌子,可见幼儿的合作意识不强。

  5.因此在初期的交流分享中,以教师示范,孩子模仿为主,促进和激发幼儿的简单合作意识。同时在摆放材料上需要考虑投放一些半成品,促进新的游戏情节发生,提高合作的频率。

  采取措施:

  1.娃娃家内环境创设温馨环境,“围裙”和“领带”两种简单的道具能够迅速地将小朋友带入游戏情境当中,找准自己的游戏角色。

  2.老师适时介入,对游戏提出了明确的指令,以此推动游戏的进一步进行。

  3.对娃娃家角色游戏的模拟展示,让孩子们能够在观看、讨论、尝试的过程中积累经验。

  【范例三】

  观察背景:

  娃娃家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区角,班上每次拿到入区卡的孩子们都特别兴奋着急着入区,进去了却不知道自己该干啥,东瞧瞧、西看看,这摸摸、那动动却毫无目的,什么都感兴趣却又不知道到底先玩什么?游戏结束尽管都知道要整理,可忙乎了半天却越理越乱,最后老师看到的总是一片狼藉,还得帮着收拾很久。在多次的观察中,老师都没有盲目介入,而是充分的观察了解分析原因,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还不丰富、语言表达缺乏逻辑,又没有一条主线或一件共同参与的事或物的场景把角色进行分工和合作,因此,在游戏中和收拾整理环节就会是各玩各和都想收的混乱场面。基于这些特点,我就有目的的试着为孩子们预设场景,给予他们一定的导向。看看孩子们赋予自己一个什么角色,怎样玩下去。使他们能在娃娃家的游戏中将兴趣得以拓展,玩得更有价值。

  过程描述:

  今天又是这几个小朋友进娃娃家,我特意带了一位“小客人”去娃娃家,告诉他们这位是邻居家的小宝宝,今天邻居阿姨有急事,需要我们来帮助照看一下小宝宝,大家都好奇的看着娃娃都想抱,田梓妍抢先接过娃娃却对老师说:“我去给她煮饭,来喂她吧!”我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就对妍妍和另外三个小朋友说:“那好,你们去照顾小娃娃吧,要好好照顾哦。”“你们知道怎么才能照顾好娃娃呢?”还是妍妍抢着说:“喂东西给她吃,陪她玩游戏,还要给她洗澡,累了就哄她睡觉。”“嗯,这个方法好,你们去陪宝宝玩吧!”

  四个孩子分别去选择了自己角色所需要的玩具材料开始为小宝宝忙碌起来:“娃娃的头发太长了,我来给她剪头吧”妍妍主动当起理发师来,朵朵说“我是妈妈,我带宝*剪头”朵朵扮演了娃娃的妈妈,轩轩说:“我是爸爸,我来煮饭哈”,便在灶台边忙碌起来,。浩宇带着哭腔坐在地上茫然的看着大家,委屈地说“我呢?我干什么呀?”妍妍马上接过话:“你是爷爷,你去买菜吧”,“好的”浩宇开心的提着篮子在娃娃家里转悠起来......

  扮演“爸爸”的轩轩在厨房里忙碌着,扮演“妈妈”的朵朵给宝宝铺好了床边给宝宝喂奶边哄宝宝睡觉,嘴里还轻轻念叨着“宝宝睡觉觉”。扮演“爷爷”的浩宇买完菜便坐在一旁“悠闲”地看起报纸来,还自言自语地说:“爷爷喜欢看报纸”。

  扮演“爸爸”的轩轩做好饭摆好桌子便招呼大家过来吃饭了。轩轩对朵朵说:“我来给宝宝喂饭,你吃饭吧”一家4口开心的围坐在一起吃饭。

  游戏结束的铃声响了,“餐具不能放地上”妍妍着急地指挥着“爸爸、爷爷”收拾厨房,“妈妈”赶快把宝宝的衣服和奶瓶摆放好,“理发师”利落的将美发用具整理归位。

  孩子们各自收拾完属于自己的事情便一一离开了娃娃家,最后结束的是轩轩。

  分析解读1:(对幼儿个性品质的分析)

  妍妍是个开朗、自信,语言能力很强的女孩儿,游戏中妍妍的主导意识很强,在她的引导下,4个小朋友分别自主的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尤其是同伴中有腼腆、胆小的孩子(浩宇),但在妍妍的带动下也能顺利的投入到游戏中。同时在同伴的影响下也促进其他孩子语言发展以及交往能力的提高。由于有了角色的分工和在妍妍的带动下在收拾整理环节孩子们再不像过去那样盲乱,都能有目的的收拾属于自己的范围,既缩短了整理时间又让玩具归位摆放有序。

  分析解读2:(教师介入后的变化)

  1、通过老师提供的“娃娃”作为推动游戏的媒介,使无意识的游戏变得有目的性,培养了孩子的任务感。

  2、幼儿在自主的状态下尝试了合作游戏,有角色的分工,在游戏中通过经验的迁移用语言来推进游戏,萌发了合作意识、交往意识。促进了语言表达。

  3、由于游戏中有能力较强的孩子在同伴间的平行影响,促进了每个孩子的不同发展。

  4、通过对比,从前期整理环节的无序状态到有了合作意识角色分工后,让整理环节既缩短了时间也提高了效率。

  反思与调整策略:

  游戏成为生活的一个再现,老师的适时介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然还可以预设更多的场景,引入更多的角色出现在游戏中,可更有效地带动幼儿活动。比如引入“小客人”或“过生日”等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在游戏中体验生活场景,在尝试不同的角色中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和社会性发展。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范本合辑.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5ZZ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