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导语】有书君谨记《弟子规》开篇所述:“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老祖宗用千年的智慧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应以“树人”为核心,而有书君认为,要想做好这个任务,就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打好基础。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文档大全网教育频道!
1.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
实际对于父母或者整个家庭的长远发展来讲,孩子的成人远比成才更重要。培养孩子独立和健全的人格,应该提升到比关注孩子考试分数更重要的思想层次上。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下一代,一定比内心幽暗、抑郁狂躁的下一代更具深层竞争力。
02学会爱与被爱
关注孩子拥有的敏感之心,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或他人的真心爱护,同时也要教会孩子们表达爱的反馈,让孩子懂得爱与被爱的两方面感受,这会帮助孩子们从小建立“共情”意识,他们就会很好的理解和掌握爱与被爱的真正含义。
03坦然接受挫折
之所以强调培养孩子抗击挫折的能力,是因为现在的孩子相对过去而言,大多生活在一个物质和关爱都可能过剩的时代,未来决定他们幸福指数的,可能不是智商,而是逆商,就是孩子们能承受挫折、打击,抗击各种压力的能力。
所以需要从小在家庭中就注重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得失成败,坦然接受不期然的结果,拥有重新整装出发的信心和勇气。
04掌握沟通方法
因为人的社会属性很难剥离,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即使是父母和子女之间,沟通也应该建立在相对公正的平台上,教育孩子与人进行友善地、平等地、有效地沟通,让孩子基本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技巧,会让孩子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终身受益。
05养成良好习惯
在家庭中,注重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可以说是投资最小而回报的明智之举。因为在孩子小时候容易培养出的爱清洁、爱阅读、自律、关爱等习惯,往往能够伴随孩子一生。而培养孩子好习惯最省力和有效的办法就是家长带头示范,所以,你想培养孩子什么样的习惯,你先做起来,准没错。
2.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
历来,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都把德行放在重要的位置。
一般说来,德,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貌,决定着个人的发展方向。日常生活中,德育比智育更重要。所以,斯特娜夫人说得十分透彻:“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的影响的结果。”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可以向母亲和父亲讲,从儿童懂事的初期起,就应该让公民的品德在儿童心灵中形成、树立和巩固起来。公民意识和公民情感发原于儿童时代;播在儿童心灵中的一粒小小的种子,会生出茁壮的幼芽,长出深根。”
中国五千年的礼仪之邦,更是集大成。像历推崇的儿童道德教育巨著《小学》(宋)、家庭道德教育的经典典范《温公家范》(宋)、中国道德的尺规之作《孝经》(春秋)、中国传统礼仪与道德标准之总论《礼记》(西汉)。都在教诲大家要做个有道德的人。
二、良好行为习惯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为此,专门写过《习惯成自然》和《两种习惯养成不得》等文章。
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则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可见,良好的习惯应当从小养成,墨子曾经拿束丝做比喻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固染不可不慎也。”就是说孩子生下来就像一束白丝一样,你把它染成黑的就是黑的,染成黄的就是黄的,蓝的就是蓝的,所以说染丝不可不谨慎。孔子则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就是说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说就变成你的天性了。以致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是在小的时候形成的习惯所支撑的。
三、良好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通常包括责任心、自信心、自我控制力、独立性等诸多内容。而作为孩子第一抚养责任人和第一任的家庭老师的家长,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家庭教育方式和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孩子的身心发展关系密切。孩子大多的行为习惯、思想情感和思维方式是从家长身上通过平时点点滴滴的潜移默化的生活中习得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父母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行为态度、期望偏好、心理健康等一方面直接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施加影响,另一方面,孩子的的身心发展状态,适应环境的能力,成材发展趋势等反过来又对家长及家庭产生重要的影响。不良互动关系和父母心理健康水平的低下常常导致青少年的身心障碍。所以,只有真正提高父母乃至整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发展才有可靠的保证。
四、智能开发
当代社会竞争激烈,很多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认为智育决定一切,推崇“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不惜血本的胎教、早教,10岁儿童暑期上英语、奥数、电脑、作文、美术、舞蹈、剑桥英语、书法等8个辅导班,的'心愿是“想睡觉,睡一天一夜”。这种教育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现在一年级孩子就厌学了,三年级孩子就出现抑郁了。更有一些极端的事例见诸报上。
其实,现在科学和社会实验早就佐证了,孩子是否成才的一个决定因素是智能。智力只是智能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早在1983年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神经学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教授就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教授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智能可被区分为七项: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并提出了相应的学习辅导工具和职业趋向。
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和美国麻省理学院儿童研究中心《1999年全球孩子的最新走向》的研究资料中,提出的新世纪孩子启动成功的六种最新智慧内容不谋而合。这六种智慧分别是:语言智慧、音乐智慧、空间智慧、逻辑数学智慧、身体动觉智慧和人际智慧。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还是美国麻省理学院儿童研究中心的六种最新智慧,都表明了:
1、智慧有别,没有上下高低之分;
2、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长有意识的重点培养;
3、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某些不足进行补缺。关键在于:家长要善于发现和善于引导。
而现代科学已经表明,学龄前儿童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大脑神经发育功能有极大的开发潜力。所以,开发智能的儿童早期教育就当仁不让的由家庭教育来承担和进行。
3.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
即教育孩子言语、行为讲究谦虚恭敬。文明礼貌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它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对孩子的礼貌教育不仅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保证家庭幸福的需要,更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家庭礼貌教育的内容包括:
(1)教育孩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待人要诚恳、谦虚,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2)教孩子学会文明语言。
(3)培养孩子具有磊落大方的行为举止。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要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从现在抓起。家长应从思想、道德、情操、气质上都能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好榜样。
二、公共道德教育
简称“公德”或称“社会道德”。指社会全体公民公认和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人们公共生活的道德规范,对社会风气有广泛、持久、深刻的影响。其内容包括:遵守公共秩序、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团结友爱、相互尊重、讲究卫生、保护文物、爱护公共设施、救死扶伤、反对环境污染等。我国宪法规定:遵守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的共同义务。对孩子的公德教育要从小抓起,逐渐养成他们讲究公共道德的习惯。家长对子女进行公德教育应以身作则,起榜样作用:要防微杜渐,从小事入手。
三、品德教育
广义的品德教育是指思想品德教育,即道德教育。包括政治品质、法制品质、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狭义的品德教育是指道德品质的教育,即把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观念和行为规范转化为孩子思想意识、态度和行为的教育。家庭品德教育偏重于后者,一般是指在处理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人与人、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准则教育。其主要内容有团结友爱、诚实、勇敢、遵守纪律、文明礼貌、勤劳节俭等优良品德。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榜样的作用,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训练他们的道德行为。
四、诚实教育
教育儿童老老实实,不弄虚作假。它对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对树立良好的人际交往观念,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有重大意义。其内容包括:
(1)对祖国、对人民忠心耿耿。
(2)对待师长、同学和朋友赤诚相见,表里如一,言而有信。
(3)对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图虚名。
(4)作风上,言行一致,讲真话,不弄虚作假,不欺骗说谎,有了错误,大胆承认,不文过饰非。
(5)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其基本途径是:
(1)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注意观察了解孩子,对其不诚实行为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3)要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和缺点,鼓励他们知错改错。如果孩子说了谎,家长应先找出说谎的原因后,再进行教育,切忌简单粗暴。
五、友爱教育
指家长教育孩子对家庭成员和同辈伙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它有助于儿童保持人际间的良好关系,正确处理相互间的矛盾和冲突。其主要内容有:
(1)启发同情心,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
(2)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和行为。
(3)培养互相谦让、尊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
(4)养成礼貌待人,友好相处的习惯。
六、同情心
指对他人的需要、欲求和愿望的理解,对他人的困难或不幸的同情和怜悯。它是人道主义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它可限制利己动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家长要通过具体事例来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1)反对那种对人无情、以至残忍的态度。
(2)要培养孩子救死扶伤、救人危难、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人道主义精神。
(3)要孩子做到对有生理缺陷和呆傻的人不讥笑、不捉弄、不欺侮。
(4)教育孩子爱护小动物,帮助有困难的人,对自己的同学和同胞应该关心爱护、宽厚相待,即使对犯了错误的人,也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帮助他们重新进取。
4.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
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
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
正在阅读:
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11-20
冰雪节作文500字10-13
2022年山西运城高考网上报名系统入口(2021年11月5日开通)09-05
2018山东滨州阳信县教师招聘报名入口【招110人】04-11
辽宁2023年同等学力考试成绩查询时间:8月中旬公布02-23
2023年5月广西商务英语BEC中级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及入口[5月19日起]03-02
2021年西藏税务师成绩复核时间:2022年3月1日截止03-26
认识见习报告范文04-10
4一6岁成语故事五篇02-07
谈欢喜作文600字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