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全国卷1-2017年甘肃高考历史专项练习试题(五)

副标题:2017年甘肃高考历史专项练习试题(五)

时间:2023-10-30 01:43: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选择题

1.(2016·吉林质检)宋代词人柳永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与乐伎、乐工往还,无心于仕途,自称“白衣卿相”,虽然他后来考取了进士并做了屯田员外郎,还是轻视功名,沉溺市井,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心投入适应市井需要的词的创作。柳永这种类型的文人的出现,说明(  )

A.文学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

B.政府不限制词人的创作

C.宋代词人多沉溺于市井生活

D.唐诗宋词并称古典文学高峰

【试题解析】结合史实可知词的出现体现了文化的平民化,柳永的经历印证这一变化,故A项正确;B项不能体现题意主旨,C项表述与事实不符,D项与题干无必然联系,均排除。

【答案】A

2.(2016·银川一中高三第五次考试)“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甲骨文写法如下图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

A.甲骨文主要记载农业活动

B.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

C.商朝时已经有了四季之分

D.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的根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早期农业的发展状况。 图片中甲骨文形象地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农业生产情况,C项正确。甲骨文是目前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主要指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A项错误。中国原始农业出现于距今一万年前,B项错误。D项与材料不符。

【答案】C

3.(2016·哈尔滨三中测试)阎立本在高祖武德九年(626年)画的《秦府十八学士图》及后来所画的《永徽朝臣图》都是描绘当时文臣谋士的大型作品。贞观十七年(643年)画的《凌烟阁功臣图》,更是继汉代麒麟阁及南宫云台画功臣像后为表彰功臣勋将而进行的重要创作。这些作品的主要功能是 (  )

A.表彰功臣勋将

B.为巩固政权服务

C.描绘重大事件

D.歌颂王朝的威德

【试题解析】题干中绘画的名称和内容,主要描绘了唐代文臣谋士及功臣勋将的事迹,其实质是为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为巩固政权而服务,故选B。

【答案】B

4.(2016·三明质检)《庄子·天下》篇记载:“惠施(人名)有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其中“书”的材质应为(  )

A.龟甲兽骨        B.丝帛

C.竹木简 D.植物纤维纸

【试题解析】《庄子·天下》是战国时期的著作。龟甲兽骨是殷商时期的,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书”的材质是丝帛、竹木简,竹木简笨重,而丝帛轻,又从材料“其书五车”可以判断是竹木简,故B项错误,C项正确;植物纤维纸出现在西汉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C

5.(2016·海口调研)《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义军见严纲兵来,都伏而不动;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  )

A.依据正确,结论正确

B.依据错误,结论正确

C.依据正确,结论错误

D.依据错误,结论错误

【试题解析】三国演义属于小说,有虚构的成分,仅仅用《三国演义》作为依据是不充分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药用于军事是在唐末宋初的战争中,所以“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的结论错误,故D项正确。

【答案】D

6.(2016·南充质检)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以说明(  )

A.唐代战争时使用突火枪

B.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

C.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D.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

【试题解析】宋代才出现突火枪,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唐末已经出现“发机飞火”,反映了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故B项正确;材料与地理大发现和欧洲无关,故C、D两项错误。

【答案】B

7.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使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关于指南针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战国末期的《韩非子·有度》中,当时称指南针为(  )

A.指南鱼 B.司南

C.指南车 D.罗盘

【试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战国时期出现了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故B项正确。其他三项名称均是北宋以后才出现的,故均可排除。

【答案】B

8(2016·河南郑州高三质检)古书多以绵长的卷轴形式呈现,到宋朝则多为单页,并“作蝴蝶装,直立架中如西书式,糊浆极坚牢”。藏书者也随之显著增多,家藏万卷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印刷术的革新 B.造纸术的改进

C.装订技术的提高 D.科举制的盛行

【试题解析】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宋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促进了书籍的制作。应选A。

【答案】A

9.“从春秋到清同治十一年,史书记载了985次日食。从汉代到公元1638年,史书记载了112次黑子。从汉代到明代,史书记载的新星是90个。从公元前240年到1910 年,哈雷彗星共出现29次,我国每次都有记载。”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古代科学家勇于思考的精神

B.古代科学家持续实践的精神

C.古代科技重视经验的总结

D.古代中国的天文历法世界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依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在持续观察天象,故选B项。“勇于思考”“重视经验的总结”“世界”的说法在材料中都不能体现。

【答案】B

10.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人强烈的审美愉悦。下列文学作品,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

A.《离骚》 B.《子虚赋》

C.《论语》 D.《诗经》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时期南方文化的特点。《离骚》是我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大量运用神话故事,描绘了神奇瑰丽的境界,故选A项。《子虚赋》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所作,在时间上不属于先秦时期,排除B项。《论语》是孔子门人记录孔子言行,孔子是北方人,排除C项。《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排除D项。

【答案】A

11.(2016·嘉兴模拟)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在清朝,讽刺小说反少有,有名而几乎是的作品,就是《□□□□》。……讽刺小说贵在旨微而语婉的,假如过甚其辞,就失了文艺上底价值……所以讽刺小说从《□□□□》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其中的“《□□□□》”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试题解析】关键信息:清朝、讽刺小说、旨微而语婉。解答本题应从时间信息与小说特点两个方面分析。从时间上看,《封神演义》《三言二拍》为明代小说,A、B排除;C、D都是清代小说,但《聊斋志异》是志异鬼怪故事,不符合题意,而《儒林外史》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符合题意,故C正确。

【答案】C

12.以下有关绘画艺术特征的点评,与下图所示名画相符的是(  )

赵孟《古木竹石图》

A.“造型写实”

B.“境生象外画中诗”

C.“捕捉光与色彩的变幻”

D.“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

【试题解析】观察图的标题和图片可以看出是文人写意画,文人写意画的特点是讲究神韵意境,B符合题意。A是现实主义画派特点,C是印象画派的特点,D是现代主义画派特点。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自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纸一直是人类交流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更是所有科学和文化进步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盖世有质文,则治有损益;故礼随时变,而器与事易。既作契以代绳兮,又造纸以当策。……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若乃六亲乖方,离群索居……援笔飞书,写情于万里,精思于一隅。

——《晋书》卷五十一《纸赋》

材料二 造纸术西传过程一览表

时间 重大事件 时间 重大事件 793年 大马士革开办了造纸厂 1405年 由法国传入比利时 900年 造纸术传入埃及 1494年 传入英国 1150年 阿拉伯人渡过地中海,在西班牙的沙提瓦城建起了一座造纸厂 1567年 传入俄国 1189年 由西班牙传入法国的耶洛城 1586年 传入荷兰 1276年 阿拉伯人通过地中海,经西西里岛在意大利建立了造纸厂 1694年 由荷兰传入美国  ——根据王连科的《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编制

材料三 18世纪之后,欧洲各国的纸张生产,逐步从手工劳动方式向机械操作过渡,改进了工艺,提高了效率和质量,翻开了造纸工业新的一章。………(但是我国在纸发明以后)1700年内一直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直到1881年(清光绪七年)在上海成立了由美商出面经营的华章造纸厂,中国才有了第一家机器造纸厂。

——王连科《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

(1)材料一中“作契以代绳”“造纸以当策”各指什么?分析纸在人类文明演进中的地位和作用。(10分)

(2)请指出材料二中一处明显的史实错误并说明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纸术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6分)

(3)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18世纪之后欧洲“翻开了造纸工业新的一章”,而中国却长期“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的原因。(10分)

【试题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解答关键是对“作契以代绳”“造纸以当策”的正确理解;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第一、二小问,须依据所学知识逐一排除;第三小问应从欧洲的文化、艺术、思想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来思考。第(3)问,可从18世纪后欧洲、中国的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

【答案】(1)“作契以代绳”是指用文字来替代结绳记事;“造纸以当策”是指用纸来替代竹木简牍。地位和作用: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2)错误:“1694年由荷兰传入美国”。理由:因为1776年美国才建国。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及,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

(3)欧洲:18世纪后欧洲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工业革命的展开推动了造纸术从手工劳动方式向机械操作过渡。中国:封建制度和传统观念阻碍了科技进步;长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使新的生产方式未能得到正常发育,从而使造纸术一直停留在手工业阶段。

2.(2016·江苏百校联考)汉学家埃狄纳·巴拉兹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然而之后中国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

材料二 宋代的领导地位源于一系列的因素,从技术上的发明、从普遍的教育到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上一个1000年的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大的国家。

——乔纳森·斯彭斯《新闻周刊》

材料三 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于伟大的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受着彻底的破坏。

——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宋代文学艺术领域的平民趣味。(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具体史实指出宋代领导地位形成的因素。(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的原因。(10分)

【试题解析】第(1)问,注意设问中的时间限制“宋代”和角度限制“文学艺术”,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宋词的流行”“散曲的出现”和“风俗画的盛行”等结论。第(2)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逐一分析。第(3)问,结合北宋时期的政治科技与思想情况概括归纳。

【答案】(1)文学: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宋代散曲等。艺术:《清明上河图》等风俗画是当时画坛亮点。

(2)因素:宋代科技发达,活字胶泥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等;教育普及,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出现了程朱理学等新的哲学流派。

(3)原因:政治上仍然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科技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理学思想后来日益走向僵化;蒙古的入侵打断了这一进程。

2017年甘肃高考历史专项练习试题(五).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9La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