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小蜗牛》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小蜗牛》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副标题:小学一年级语文《小蜗牛》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1-09-20 08:50: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年级# 导语】《小蜗牛》这篇课文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科普童话,通过小蜗牛三次去树林里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和蜗牛爬得慢的特点。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可自然引发学生的思考、感受,进而引导学生表达。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小蜗牛》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小蜗牛》原文

  蜗牛一家住在小树林的旁边。

  春天来了,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几个蘑菇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蘑菇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全掉了。”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冬天了!你就待在家里过冬吧。”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小蜗牛》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妈”等四个字。认识2个部首。

  2、借助汉语拼音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特点。

  教学重点:

  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妈”等四个字。认识2个部首。

  教学难点:

  1、借助汉语拼音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特点。

  教学准备:

  1、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2、蜗牛图片,蜗牛生活背景,幼儿观察记录。

  3、电教器材:投影仪。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蜗牛吗?蜗牛啊非常可爱,今天我们就和蜗牛来交朋友,好不好?蜗牛啊也有爸爸妈妈,蜗牛会和爸爸妈妈发生什么事呢?

  二、认识课题

  (一)谁认识黑板上的三个字?

  (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小蜗牛》大家齐读。

  (三)有谁见过蜗牛?长什么样子?

  提出质疑,引发幼儿探究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简单的生物知识。

  (软体动物,吃植物叶子,会伤害庄稼和花草,在潮湿的环境下生活)

  (四)观察蜗牛的爬行动态,想想它们一家在干什么呢?引发情感。

  (螺旋形的外壳,半透明的柔软身体上还有花纹,两只触角非常灵活)

  (五)你能想象出蜗牛一家它们在干什么?

  (构思一副惹人喜爱的“蜗牛的一家”创作画,相互交流自己的故事。)

  三、理解课文

  (一)蜗牛我们已经很了解了,想不想到课文里去看看,讲的是什么故事?

  (二)哪位同学想读一读课文?那就让几位同学一人读一段吧?

  相机指导:蜗牛妈妈的话要读得亲切,充满鼓励。小蜗牛的动作很慢,读小蜗牛的动作时,要读出蜗牛慢行的状态。

  (三)学习课文之前啊,老师想看看你们预习的怎么样?

  出示屏幕:哪位同学认识屏幕上的字?来读一读

  相机指导读得不标准的同学的发音等。

  (四)接下来咱们做个游戏吧?看看哪些同学能最快的说出老师出示的词语,谁就是最棒的。

  (五)同学们可真棒,看来同学们预习的都很充分。

  (六)出示背景图。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小蜗牛想出去玩,咱们看看小蜗牛去哪玩了?哦,这里有暖暖的阳光,有青青的草地,有美丽的鲜花。看,谁来了?拿出蜗牛卡片,“小朋友们好,我是蜗牛爸爸,看我身上的花纹漂不漂亮啊?还有比我更漂亮的呢,你们猜是谁?”(蜗牛妈妈)还有呢?(蜗牛宝宝)。它们一家日在玩什么游戏呢?(师幼共同想象描述情景。)

  (七)今天呀,我们已经认识了蜗牛的一家,和他们成为了好朋友,那么我们下节课就一起去看看小蜗牛都在妈妈的要求下,去了哪些地方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蜗牛的一家我们还记得吗?我看看你们还记得多少?

  出示词语,指名读。

  这节课啊我们就继续去和蜗牛的一家交朋友,看看小蜗牛都去哪里玩儿了?

  二、新课

  (一)首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大声的读一读这篇课文,看谁读得认真。

  (二)表扬已经读完还能做好的同学,现在请你们拿起笔,画一画小蜗牛一共去了几次树林?

  小蜗牛每次都是什么季节去的?又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指名回答:一共去了三次树林。第一次是春天去,夏天回来;第二次是夏天时去,秋天时回来;第三次是秋天时去,冬天时回来。

  原来小蜗牛每个季节都去了树林,那么书中告诉我们小树林里一年四季有哪些明显的特点?

  春天:树发芽。

  夏天:叶子多、密、绿,草莓成熟。

  秋天:地上长满蘑菇,树叶变黄。

  冬天:树叶落光,地上有雪。

  (三)小蜗牛爬呀爬,可是每次到树林都需要一个季节的时间,这说明什么呢?

  指名回答:说明小蜗牛爬的很慢

  三、总结课文

  (一)读了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预设:时间过得很快;要珍惜时间;做事情不能太慢。

  (二)其实啊,我们知道了,蜗牛的它的习性就是比较慢,可是蜗牛也在不停的爬,我想这说明了蜗牛做事情很认真,只要认真就一定能做到,而且蜗牛也欣赏到了四季的美啊,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

【篇三】小学一年级语文《小蜗牛》教学反思

  《小蜗牛》的故事讲的是小蜗牛因爬得很慢很慢,在来来去去小树林和家中的途中,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故事。从小蜗牛告诉妈妈的短短几句话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春夏秋冬时刻变化着的小树林。讲完故事后,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去提一些情节性的问题,没有局限于故事本来的几个简短语句,而是注意引导孩子们展开联想。

  小蜗牛说:“妈妈,小树林里的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我就用启发性的语言给孩子展现一个美丽的意境:“夏天,小树林里的树木长满了绿叶,地上是碧绿碧绿的'草地,在碧绿的草从中,满是鲜红鲜红的草莓,一个多么美的世界,你好像还看到了什么呀?”

  小蜗牛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我就引导孩子想象“秋天,小树林变成了金黄色,满树的叶儿随风飘舞,轻轻落到地上,让大地也变成了一片金黄,你觉得小树林怎么样?你好像还看到了什么昵?”

  通过孩子的联想,那随四季转换不断变化着色彩的美丽的小树林,如同真的呈现在眼前一般,孩子们都为这隐含于故事中的色彩美而陶醉了。

  不足之处:有趣的故事,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并以其独具的艺术魅力给孩子们以享受。

  但孩子在听故事时,往往只注意到故事中显著的特点,易被一些表面的东西所吸引,而其中隐含着的美是不易被孩子注意,甚至易被老师所忽略的,而这些东西有的是相当有益于孩子的。在故事中,试着和孩子们一起去挖掘隐含于故事中的美,感觉是有益有趣又可行的。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蜗牛》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AE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