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浙教版初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副标题:浙教版初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时间:2023-10-20 20:58: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数据分析初步
  1、平均数
  平均数是衡量样本(求一组数据)和总体平均水平的特征数,通常用样本的平均数去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平均数: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平均数分为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1(x1x2x3xn)一般的,有n个数x1,x2,x3,xn,我们把n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
  均数简称平均数,记做x(读作“x拔”)
  (定义法)
  当所给一组数据中有重复多次出现的数据,常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
  且f1+f2+……+fk=n (加权法),其中f1,f2,f3fk表示各相同数据的个数,称为权,“权”越大,对平均数的影响就越大,加权平均数的分母恰好为各权的和。
  当给出的一组数据,都在某一常数a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平均数公式
  其中a是取接近于这组数据平均数中比较“整”的数;• ,
  2、众数与中位数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平均数的大小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任何一个数的波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波动,
  当一组数据中有个数据太高或太低,用平均数来描述整体趋势则不合适,用中位数或众数则较合适。中位数与数据排列有关,个别数据的波动对中位数没影响;
  当一组数据中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可用众数来描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有时不止一个),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把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例1、 求下面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10,20,80,40,30,90,50,40,50,40。

浙教版初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C1J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