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训练# 导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可在动物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许多动物不能每日都有稳定和充足的食物来填饱肚子,所以它们忍饥挨饿的本领比人类可要强多了。下面是®文档大全网分享的十万个为什么之动物中谁的忍饥挨饿能力强。欢迎阅读参考!
【动物中谁的忍饥挨饿能力强】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们人类每天都要吃两到三顿饭,少了一顿就会让人难以忍受。可在动物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许多动物不能每日都有稳定和充足的食物来填饱肚子,所以它们忍饥挨饿的本领比人类可要强多了。
在抗饥饿方面,蜘蛛可是个中翘楚,即便一日无餐,蜘蛛也无所谓。大多数蜘蛛抗饿能力超过一个月甚至更长——这不仅是在冬季,即便是在活动期间也是如此。一只生长良好的捕鸟蛛,能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生存长达一年!
鲨鱼、北极熊、企鹅、鲸等也都是抗饥饿的高手。大白鲨饱餐之后,也许一个月不用再捕食;而北极熊在饿着肚子的冬天,甚至还能生孩子呢!不过,在耐饥方面的冠军无疑是龟类了,有一种沼泽龟可以五年不进食,许多被压在老宅底下的乌龟在多年后还是活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巨龟,与所有的龟一样,也有惊人的耐饥能力,它可以一年不吃不喝。
动物的耐饥能力,很早就被人类发现并利用,但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灭顶之灾。如龟类能长时间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存活,在没有保鲜冷藏设备时,龟肉就成了水手、海盗们的鲜活食品,棱皮龟就一度被称为“活罐头”。而加拉帕戈斯群岛的象龟也因为耐饥饿的特点,使得17世纪光顾岛上的人们,无一例外都把它们的肉当作食物,那时,一批一批的海盗船、捕鲸船、军舰接踵来到这个岛上,就是为了捕捉这种巨龟当作活食储存。因为这个原因,群岛上的巨龟被捕杀的数量,累计可达数百万之多!以至于今天,有些岛上的象龟已濒临灭绝。
抗饥饿本来是动物为了生存而对自然界的一种适应,但一旦被人类利用,却成了另一种催命符了,这种策略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动物眼中看到的物体与人类看到的一样吗】
就看到的色彩来说,许多动物和人看到的是不同的。有的动物能看见比人类更广的色彩,如鸽子可看到至少5种光谱带,可分辨出数百万种不同的色彩,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擅长分辨色彩的动物。
但有的动物看到的色彩远远低于人类,它们看世界如同看黑白电影一样,只有黑、白、灰三种,如我们常见的马、牛、羊、狗、猫、鼠类,等等。人们常说的“牛遇红即怒”其实是个天大的误会。研究证实,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辨色能力都很差,几乎不太会分辨颜色,在它们眼中,红色和蓝色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在西班牙斗牛表演中,如果斗牛士用蓝色的斗篷,依然会把牛激怒,那是因为将牛激怒的不是红色,而是晃动的斗篷。
就动物的视野来说,大多数动物的视野比人类更为宽泛。如老鹰、隼等掠食者,具有十分出色的双眼视觉和周边视力,它们能够从数千米的高空轻易地发现地面的猎物,它们有极大的瞳孔,可以让进入眼睛的光线产生的衍射干扰达到最小的程度。不仅如此,鹰眼视网膜的黄斑处有2个中央凹,比一般动物多1个,而且中央凹的感光细胞每平方毫米多达100万个,比人眼要多出6倍,这就使得鹰眼的视觉特别敏锐。
不少昆虫的运动视力也非常好。如蜻蜓的大脑运转速度非常快,大部分运动图像在它眼中都成了慢动作,只需四千分之一秒的时间,蜻蜓就能分辨出图像,这也就是为什么蜻蜓能在空中准确抓捕猎物的原因。蜜蜂的视力稍微逊色一点,但它也可以在一秒钟内将300幅图像准确地区分出来,而人类每秒只能区别大约20幅图像。
鱼类的眼神就比较差了。大多数鱼都是近视眼,它们很少能看到12米以外的物体。鱼虽然属于低等脊椎动物,但眼睛的结构却与人眼相似,所不同的是,人眼的水晶体是扁圆形,可以看到远处的东西;而鱼眼的水晶体却是圆球形,只能看见较近的物像。不过,有些鱼的眼神也让我们吃惊不小,比如射水鱼,它居然能够通过折射精确地击中水面上空的猎物,令人匪夷所思。
如果让你选择,你更愿意拥有哪种动物的视力呢?
【动物的孩子能不能一出生就见到双亲】
人从小到大,绝大多数孩子都会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而许多动物却没有这么幸运,它们一生下来就是孤儿,在面对许多未知的风险时都需独自承担。
一般来说,大多数无脊椎动物或低等的鱼类、两栖类等,从一生下来就没有见过双亲,所以才会有“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典故事。为了在没有父母的照顾下也能存活,这些动物们的妈妈会尽可能为将要临世的孩子做好准备:如蜘蛛妈妈会巧手编织卵袋,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孵化室;凶猛的螳螂会细心地为孩子创造一个防水、防寄生的螵蛸;姬蜂会把卵直接产在将要寄生的鳞翅幼虫身上,以便孩子们一出生就能吃到食物,等等。虽然这些妈妈们竭尽所能,为将要出生的孩子做了许多准备,但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仍充满难以预料的艰辛。
为了确保种族的繁衍,这些孤儿家庭一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孩子众多,是典型的广种薄收、以量取胜型,这种生殖策略叫R选择。如巨型乌贼一次能产几百枚卵,翻车鱼甚至能产上亿枚卵。这些孤儿的成活率虽然相当低,但只要有一个或者几个活下来,那就意味着整个种族得到了延续。
那些有幸得到双亲照料的孩子,或者至少是在母亲精心照料下成长的动物,一般多为比较大型的动物,如灵长类、鲸、北极熊、鹰、信天翁等。这种非孤儿动物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孩子量很少,父母辈要精心养育、照料孩子,直至它们能独立生活。
例如:蓝鲸一次仅产一个幼崽,母亲需要照料和守护幼崽达7个月之久;长吻原海豚一次产崽一个,母亲会照料1~2年;北极熊一次产1~3个幼崽,小宝宝平均4年才离家独立……这种对后代精心呵护、倍加关爱的生殖策略叫K选择。K选择的特点是生殖的个体少,但后代能得到亲代周全的照顾,子代存活率高。这种选择通常处于稳定的环境中,并且这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良好。
无论是孤儿独自存活,还是在亲代的呵护下安全成长,每一种选择都是这些动物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结果,要知道在严苛的自然环境中,能存活下来的不一定是的,但往往是最适应的。
十万个为什么之动物中谁的忍饥挨饿能力强.doc正在阅读:
十万个为什么之动物中谁的忍饥挨饿能力强10-05
人民银行招聘条件是什么?09-06
2022年重庆巴南区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考录公务员笔试、面试和总成绩公布表(第二批)09-02
重庆永川2018年考研报名流程【已公布】02-20
2022年河南濮阳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公开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工作公告【19名】09-26
幼儿园猜谜语精选五篇11-10
2020年感恩节主题活动心得体会合集10-17
我的暑假生活初二作文600字5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