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时间:2023-02-18 21:37: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二# 导语】因为高二开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识肯定有一定的欠缺,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计划,更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会白白流淌的,收获总是自己的。©文档大全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一下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助你金榜题名!
15379535588027510.jpg

1.高一下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神经调节的内容

  是机体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调节特点: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基本调节方式: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神经调节的特点

  1、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且把兴奋传导出去。

  2、神经调节可基于电位变化。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分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就发生一次很快的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3、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

  4、神经调节作用比较迅速而精确。

2.高一下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硫酸能腐蚀哪些金属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许多种金属,当然包括铝。稀硫酸主要体现氢离子的氧化性,也就是酸性,它会与氢之前的金属反应,不能与氢之后的金属反应。浓硫酸就不同了,不仅有强酸性,也体现强氧化性。在常温下,浓硫酸会使铁,铝钝化,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这种氧化膜结构复杂(中学不要求掌握)能够保护金属。所以冷的浓硫酸能用铁瓶盛放。

  铜和浓硫酸能在微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体现强氧化性),硫酸铜(生成盐,体现酸性),水。在加热条件下,浓硫酸会与铁,铝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铝或硫酸铁(铁的量不同,生成物也不同,这一点高考喜欢考)。同学要注意,浓硫酸与金属反应,不会置换出氢。

3.高一下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植物生长素是由具XX和增大活性的细胞区产生的调控植物生长方向的激素。其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主要作用是使植物细胞壁松弛,从而使细胞增长,在许多植物中还能增加RNA和蛋白质的合成。调节植物生长,尤其能刺激茎内细胞纵向生长并抑制根内细胞横向生长的一类激素。它可影响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生长。

  植物生长必须要经过种子萌发,然后种子抽生出花芽来,再到植株生长开花的阶段,最后结出果实来这四个阶段。只有经历这四个阶段之后,植物的生长才算圆满,然后来年接着重复这一生长规律。

4.高一下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1、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举例: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性状分离: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Dd×dd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2、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即Dd×Dd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Dd×dd1Dd: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DD×DD或DD×Dd或DD×dd

  3、分离定律的实质:减IXX后期等位基因分离。

5.高一下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一、相关概念:

  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

  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二、氨基酸分子通式:

  三、氨基酸结构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四、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五、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②催化作用:如酶;

  ③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

  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六、有关计算:

  ①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②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肽链数

高一下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CZam.html

微信扫码分享

下载全文
搜索大全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