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23课《诗词曲五首》]八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教案

时间:2024-03-06 04:54: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案# 导语】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文档大全网小编整理了八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教学目标:
  1、知道古诗中典故的作用
  2、知道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及作用
  3、体会诗中诗人的情感变化,理解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古诗中典故的表达作用
  2、知道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及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诗人的情感变化,理解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
  教学时间:1课时
  教材分析: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一篇优秀之作,感情真挚深切,沉郁中见豪放,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到未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波澜起伏,发展极其自然,充分显示出结构的巧妙,又恰当用典,含义十分丰富,耐人寻味。诗中借用景物描写,创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人生哲理。做到了景、情、理三结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片源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意义,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学生分析:
  对古诗文可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特别是古诗的分析能力还比较的薄弱。《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篇比较复杂的古诗,结构内容分析上涉及到典故和借景抒情两个知识点,情感体会上诗人的情感也是不断地变化。所以,需要通过对这首诗细致的分析,使学生具备能从诗歌的结构上分析出诗人情感的能力。还有对于学生来说,新的知识必须从概念上加以解释清楚,使他们能识别典故和借景抒情,并通过对两者作用的分析,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媒体:笔记本电脑、多媒体
  教学策略:
  自由诵读法:反复朗读诗句,体会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体会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美和音乐美。
  教学过程:
  板书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情感变化 凄凉地(地点)二十三年(时间)弃 愤慨 伤感 苦闷 典故 空 翻似 (世态变迁、物是人非) 生疏 惆怅 无奈 借景抒情 沉舟 (残破) 千帆 (生机勃勃) 昂扬 乐观 积极 病树 (旧) 万木 (新)
  长精神 与友人共勉 哲理/现实意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篇二:赤壁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有关情况。
  2.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之战》。
  3.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教学过程
  导入——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昔日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枕还酹江月。
  写作背景——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介绍赋的有关知识。
  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篇三:过零丁洋
  教学目标:
  1、解律诗特点,初步把握律诗基本常识。
  2、认真看注解,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在诵读中较准确地把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难点: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
  美读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辅助手段:
  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相关图片、背景音乐等。
  预习要求:
  1、朗读全文,体会本篇的感情。
  2、搜集有关爱国的古代诗词、歌词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例。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可是在我们祖国几千年的历,有无数的先烈在为它捍卫奋斗,把自己的生命与情感奉献给我们的祖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倾听伟人文天祥的心声,感受他的爱国豪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当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为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
  诗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虽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从容就义。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
  三、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一)范读。(采用多媒体画面配乐朗诵。学生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
  (二)指导学生朗读。
  1、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诗,大家评议(指导学生从节奏、咬字、感情、重音等方面来评价)。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后两句要节奏放慢但要大声。)
  2、全班齐读。
  四、看注解,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一)学生边看注解,边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板书出示补充注解,理解字词的意思。
  遭逢:遭遇,指被朝廷选拔。 干戈:古代兵器。
  寥落:荒凉冷落。 四周星:四年。
  身世:个人的遭遇命运。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汗青:史册。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制作竹简时,用火烘烤青竹片,水分冒出如汗水,所以称竹简为汗青。
  五、把握全诗意思。
  (一)总体把握: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明确: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这一点学生比较容易把握,不必花太多时间)
  (二)具体把握:小组讨论交流,组织班级交流。
  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在交流中穿插幻灯投影,介绍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正确理解诗歌内涵。)

篇四:水调歌头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掌握词中的生字生词和苏轼的生平及其相关的文学知识。 2、了解苏轼创作这首词的背景。
  3、体会词的大意,感受词中富于想象力的语言。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 方法过程目标:
  1、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价值目标:
  1、掌握词中苏轼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苏轼喜爱人间生活,对离人的祝福之情,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词中情景交融的手法及丰富的想象。 三、教学准备:
  1、放音机、课堂教学磁带 2、小黑板、生字卡片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设想:
  在授课时先以朗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欣赏词人笔下神奇且富有感情的月亮。进而品味其优美的语言,最后感受作者抒发的美好情怀。

篇五:山坡羊 潼关怀古
  【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散曲,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题目是什么?潼关怀古,下面请大家齐读课文,会背的就背诵课文。 学生读。
  【通过字词,解读文本】
  1、解释字词(学生读、解释,老师补充提问)
  问一下大家,预习过了吗?好的,那我来个很简单的检查,我这里有一些词语,都是课文里的,看谁知道他们的意思。记住想说就说。
  山河表里 踌躇 宫阙 苦
  ◆ 山河表里
  什么意思?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这里的表是什么意思?表就是外面。
  山河表里的顺序应该是山表河里,
  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诗就是一幅画,你可以想象,这里有座山,还有一条河,山的外面,河的里面是潼关路。(教师画,学生修正)你们再看这幅画,觉得我这样画对不对?和聚、怒两个字矛盾。(解读聚和怒)
  潼关的里面是峰峦如聚的华山,外面是波涛如怒的黄河,可见潼关地势非常?险要,潼关而且因为险要,而显得很重要,潼关就这样从一个险要的关口,变为兵家必争的战场。
  ◆ 宫阙
  宫阙是什么意思?宫殿。实际上,宫、阙还是不同的,宫阙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如果宫阙被毁,那国家肯定已经灭亡了。
  课文提到的宫阙是谁的宫阙,秦汉的宫阙,是秦汉百姓的宫殿吗,不是,是秦汉皇帝的宫阙。
  假设让你们班级同学去建咸阳宫要多少年?
  花几十万人建成的秦宫不到一百年就毁了?不久汉朝开始了,又建了宫殿,然后汉朝的宫阙怎么又变成土了。
  ◆踌躇
  什么意思?本来是犹豫不决的意思,这里是心里不安,不愉快的意思。望了西都,心情怎么就不愉快呢?我发现古代的诗人很有意思,西望长安的时候心情总是很不愉快。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辛弃疾《菩萨蛮》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
  南登霞陵岸,回首望长安。王粲 《七哀》
  这些诗人原来是为自己壮志未酬而伤心,而是什么让张养浩心情踌躇呢?
  与其说是伤心秦汉的宫阙变为了土不如说伤心建宫阙的百姓的苦。
  ◆ 苦
  这个太简单了,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请组个词就来解释。
  读最后一句。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你觉得什么事情给百姓带来痛苦、苦难?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被许多人称赞,请比较下面句子,你们觉得好在哪里?
  A、兴,百姓福;亡,百姓苦。妙在独特的理解。
  B、兴,也任他;亡,也任他。妙在忧国忧民。
  2、读课文,造句。下面请同学来造个句子,从上面词语中任意挑选词语造一个句子,造句之前请大家再读课文。根据课文,围绕苦字
  小结:(出示原来的地图, 和板书)说,我也造个句子,兴,山河表里潼关路上有白骨;
  亡,秦汉宫阙废墟堆里有冤魂。此时此……刻,对于百姓的疾苦,张养浩的内心情感是如何呢?假如是你站在潼关,看到这样的情景,你的心情会如何?
  二、朗读体验
  对百姓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愤怒
  下面请大家自由的朗读课文,仔细体会张养浩的情感。
  那就带着这样的情感去读文章,同时看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学生朗读)
  元曲本来是用来唱的,山坡羊属于中吕唱调,唱调是这样“高下闪赚”。虽然我们现在不会唱,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朗读,通过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这种效果。听录音。
  听录音。
  三.古诗创译
  下面就请你把对张养浩,对潼关怀古的体会,用自己的语言,借助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示例:
  是谁,放纵着自己贪恋的目光在山水间游弋
  是谁,指点着山山水水展示一种占有欲
  那些峰峦和波涛,就是所谓的江山
  帝王的名字,就写在山水之间
  江山还是那个江山
  帝王的名字变了又变
  一个名字,写出来就得糟蹋多少百姓
  死者的浓血,还有生者的眼泪

八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教案.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AZ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