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能量,多余部分在肝脏和肌肉处合成肝糖元和肌糖元储存起来,血糖降低时,肝糖元可以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还有多余的糖可以转变成脂肪,某些氨基酸。
2.脂肪可以在皮下结缔组织肠系膜等处储存起来,也可以再度分解成甘油,脂肪酸,然后氧化分解或者转变为肝糖元。
3.氨甚酸被吸收后,一是被直接合成各组织蛋白质、酶和激素,二是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三是通过脱氨基作用,分解成含氮部分(可转变成尿素)和不含氮部分(可氧化分解,也可合成糖类,脂肪)。
4.糖类、脂肪、蛋白质三者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可用图解表示成糖类与脂肪和蛋白质双向转化,蛋白质向脂肪单项转化;三者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只有在糖类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三者之间还相互制约,正常情况下,人和动物主要由糖类氧化分解供能。
5.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80~120mg/dL,血糖含量低于50~60mg/dL时,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低于45mg/dL时,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需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6.当肝功能不好或磷脂的合成减少,脂蛋白合成受阻,脂肪堆积在肝脏形成脂肪肝,多食含卵磷脂较多的食物可以预防。
7.人体每天必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主要因为蛋白质不能储存。动物性食物中氨基酸种类较齐全,豆类蛋白质中赖氨酸的含量较丰富。
1、选材:人或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原因:没有细胞器没有细胞核没有细胞壁
其他材料:蒸馏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2、原理:细胞内的物质有一定浓度。把红细胞放入清水中,水会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吸水涨破,使细胞膜内的物质流出来,除去细胞内的其他物质得到细胞膜。
3、方法和步骤
⑴将红细胞稀释液制成装片。
⑵在高倍镜下观察,盖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⑶红细胞凹陷消失,体积增大,最后导致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
⑷利用离心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2.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遗传现象(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般是男性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一定是其母亲传给致病基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大多具有世代连续性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3)伴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患者全部为男性;致病基因父传子,子传孙(限雄遗传).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_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_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范围内,有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种.
2、病毒:属于生物,无细胞结构,它们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生活和繁殖后代,所以是具有生命的生物体,细菌病毒又称噬菌体,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者可能是RNA.
3、应激性:是指生物体对外界刺激发生一定反应的特性。需要时间短。(如:蛾、蝶类的趋光性)。
4、反射:是指多细胞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如:狗见主人摇头摆尾),属于应激性。
5、适应性: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
6、遗传性: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表现出相似的特性。
7、细胞学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8、生物工程学:以生物科学为基础,运用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来加工或改造生物材料,从而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或生物制品。
9、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性性状: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杂种一代(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4、性状分离: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纯合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
杂合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
9、分离定律: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
正常的温度:37度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7、蛋白质功能:
①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运输载体,如血红蛋白
④传递信息,如胰岛素
⑤免疫功能,如抗体
1.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_,产生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在细胞质基质进行;第二阶段,_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在线粒体中进;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而形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条件是酶)。
2.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进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在不同酶催化作用下,分别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转变成乳酸,反应式分别是C6G12O6---C2H6O+2CO2+能量(条件:酶)和C6H12O6----2C2H6O3+能量(条件:酶)。
1.水
水在细胞中含量最多,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相结合,叫结合水,大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形式存在,叫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是各种反应的介质,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能够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2.无机盐
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状态存在细胞中,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和酸碱平衡。
3.糖类
糖类主要由C,H,O3种化学元素组成,根据水解情况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糖类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4.脂质
脂质主要由C,H,O3种化学元素组成,很多脂质还含有N和P,脂质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
5.蛋白质
蛋白质主要由C,H,O,N4种化学元素组成,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氨基酸分子的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那个键叫做肽键,表示为-NH-CO-。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的化合物叫二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的化合物叫多肽。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每种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目不同、排列次序不同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蛋白质具有以下多种重要功能: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催化、运输、调节和免疫。
6.核酸
核酸由C,H,O,N,P等化学元素组成,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根据核酸中所含五碳糖的种类不同,核酸可分为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和核糖核酸(简称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正在阅读:
高一生物科目必修二知识点10-14
一次有意义的语文活动作文700字10-14
2021年广东汕尾经济师报名入口已开通(8月2日-8月11日)08-09
我的数学老师作文800字08-28
我的家乡作文650字08-28
2021年吉林四平专升本考试时间(2021年4月18日)07-03
2022北京市密码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招聘公告04-22
2017年广西高考报名时间考试科目公布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