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2017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考前模拟试卷

副标题:2017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考前模拟试卷

时间:2024-01-25 21:16: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档大全网为大家提供2017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考前模拟试卷,供各位考生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题)
1.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 )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D.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
2.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 )
A.学校教育制度
B.社区教育制度
C.终身教育制度
D.职业教育制度
3.作为一名教师,最需要拥有的注意品质是( )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4.下列关于气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B.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
C.气质同性格一样,有好坏之分
D.气质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
5.关于师生关系,“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卢梭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
6.各种动机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小学阶段,儿童的( )
最为突出。
A.认知内马区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内部动机
7.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 )
A.以学生发展为本
B.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C.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D.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8.关于知识和智力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的
B.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C.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D.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越高
9.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A.谈话法
B.讨论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10.学习英语单词“house”时,用中文“耗子”来帮助记忆,这是一种( )。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精加工策略
11.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 )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A.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抓好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开展多种多样的班级活动
1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 )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13.我国进入21世纪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 )
A.《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14.影响教师课堂管理的情境因素是( )
A.班级规模
B.班级性质
C.班级类型
D.班级特征
15.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A.教育终身化
B.教育现代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优势
16.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 )
A.认知
B.需要
C.客观现实
D.个性
17.教育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的是(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夸关纽斯
18.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标本,参观工厂属于( )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现场直观
19.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 )的原则。
A.德育为主、教学为辅
B.德育为主、全面安排
C.教学为主、德育为辅
D.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20.义务教育实行____领导,_________统筹规划实施,____为主的管理体制。( )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乡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二、判断题(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并在相应的题后括号内打“√”或“×”。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空间
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 )
2.古代斯巴达教育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心理是客观的。 ( )
4.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条件的。 ( )
5.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先快后慢。 ( )
6.课外辅导主要是针对基础差的学生。 ( )
7.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 ( )
8.是不是面向全体学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 )
9.教材是对课程计划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 )
10.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叫
形成性评价。 ( )
11.教育学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 )
12、教育目的包括两个层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
13.课程计划是规范性地确定学科教学目标、内容范围、顺序的指导性文件,是
编写教科书和测评教学质量的依据。 ( )
14.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
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15.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班主任了解了学生。 ( )
16.遗传素质具有先天的相对稳定性,同时也有某种可塑性。 ( )
17.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 )
1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最早颁布的一部教育法律。 ( )
19.教育同生产劳动的分离始于原始社会。 ( )
20.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三、案例分析题(本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某县第一中学初二(3)班学生王某,语文数学两门课程基础差,平时学习不认真,上课不是讲话就是睡觉。王某学习成绩不好,但热爱劳动,经常自愿帮助同学、教师打扫教室、办公室等。班主任刘老师与语文数学两位任课教师商量,决定王某可以不上语文数学课,其他同学上语文数学课时,王某去教师办公室打扫卫生。王某听后非常高兴。
问:班主任刘老师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2.小丽、小莲姐妹是××乡中学初二、初一学生。2003年暑假,其父为筹钱给家人治病,通过其姑妈介绍姐妹俩到一个体老板李×处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家访,家长拒不说明俩姐妹去向,有时还恶语相向。乡义务教育执法组的同志了解此情后,先后三次上门做工作,均无效果,于是乡执法组将其父请到乡政府参加学习班,通过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其父母明白了不送子女读书属违法行为,愿意改正错误,让俩姐妹读书。
问:
(1)姐妹俩父母的行为为什么违法?违反了什么法?
(2)个体老板李 ×的行为违法了吗?违反了什么法?
四、论述题(本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促进迁移?
五、作文(40分)
长期以来,师道尊严使不少教师习惯于挺直腰板、板起面孔。挺直的腰板使教师认为自己能高瞻远瞩,早已不属于偶尔的蹲身。然而,我们的教育要适应孩子的发展,怎么可以不倾听他们的心声呢?请以“蹲下身来,倾听孩子们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
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本题考查对时事政治的了解。
2.A【解析】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3.C【解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注意自己讲课的情况,还要观察学生的反应,维持课堂秩序等,所以对注意的分配要求较高。
4.C【解析】气质是人的天性,无所谓好坏。
5.C【解析】赫尔巴特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起主宰作用,强调教师的权威,形成了传统的“教师中心论”。
6.B【解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努力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家长的期待,并得到家长的赞许,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7.A【解析】我国此次实施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其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8.D【解析】知识虽然是发展智力的基础,但是知识的多少与才能、智力的高低并不等同。智力并不完全是随着知识的掌握而自然发展起来的。
9.C【解析】讲授法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于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0.D【解析】学习“house",用“耗子”来记忆,属于谐音联想法,是精加工策略的一种。
11.C【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12.A【解析】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句话就是反映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13.A【解析】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2010~2020)》。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14.B【解析】影响教师课堂管理的情境因素是班级性质。
15.B【解析】略。
16.C【解析】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
17.C【解析】亚里士多德在教育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18.A【解析】实物直观是在感知实际事物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观察标本、参观工厂都属于实物直观。
19.D【解析】略。
20.A【解析】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七条。
二、判断题
1.×【解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2.×【解析】古代斯巴达教育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是古代雅典教育教育目的。
3.×【解析】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4.×【解析】热爱学生首先要理智地爱,不溺爱、不偏爱;其次要无私地爱,一视同仁;再次,爱与要求相结合。
5.√【解析】本题考查遗忘规律。
6.×【解析】课外辅导不仅包括为基础差和因事、因病缺课的学生补课,也包括给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做个别辅导,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等。
7.√【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没有这个前提或者有缺陷,个体的身心发展水平就会受到不可弥补的影响。
8.×【解析】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9.×【解析】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10.×【解析】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叫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
11.×【解析】略。
12.×【解析】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
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13.×【解析】应为课程标准。
14.√【解析】略。
15.×【解析】了解学生并不意味着班集体的形成。
16.√【解析】略。
17.√【解析】略。
18.×【解析】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解析】原始社会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了古代社会两者才开始分离。
20.√【解析】我国法律规定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无故开除学生要负法律责任。
三、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1.刘老师的做法不合法。首先,刘老师侵犯了王某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权。其次,刘老师侵犯了王某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学生的最基本的权利。再次,刘老师知道王某在学习上的劣势以及困难,但是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构成了不作为侵权。
2.(1)小丽和小莲都是初中生,都在接受义务教育,其父将其送去打工,而且拒不履行义务。该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义务教
育法》第五条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另外,小丽和小莲父母的上述行为也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2)李×接收小丽和小莲姐妹俩在其处打工,这一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九条不得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规定。另外,小丽、小莲的年龄可能可能还不到十六周岁。李×的行为还可能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任
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1.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过程。(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这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之中。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知识为智力
活动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有具备了某一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去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2)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
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一定的智力。智力水平高,知识学得就快、就好,否则,就慢、就差。(3)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强调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忽视知识的传授,或者只向学生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忽视对学生认识能力的训练,这两种倾向都是不可取的。在教学中,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2.(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在教材的编排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仅要考虑到科学知识本身的性质、逻辑结构和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年龄特征等,还要照顾到教学时间和教法要求,力求把的教材结构展示给学生。(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关于某一学科的知识是按层次组织,以网络结构的形式呈现的。在教材的呈现上应遵循由整体到细节的顺序,使学生的知识在组织过程中纳入到网络结构中。
此外,还应加强教材中概念、原理乃至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使知识融会贯通。(3)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为了促进原理或规则的教学,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原理,让他们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培养和提高概括能力,充分利用原理和规则的迁移,这是训练
迁移最有效的方法。(4)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越多,学习迁移就更容易产生。尤其是当在新的学习方面遇到阻碍时,容易进行广泛的联想,变一般迁移为特殊迁移,从而促进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者往往都是基本知
识和技能掌握得比较好的。(5)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内容确定之后,以什么方法进行教学是教师在教
学尤其是课堂教学中重点要考虑的问题。教师应转变学生的被动局面,
通过各种训练逐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了如何学习能实现最普遍的迁移。(6)改进对学生的评价。教学条件下的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同样具有教育性,有效运用评价手段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习迁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五、作文(写作思路)
首先,考生可以从当今教育的弊端入手,说明“蹲下身来,倾听孩子们声音”的重要性。如今的教育是教师站在讲台上,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不曾有自己的话语权,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其次考生可以分析倾听孩子声音对教育的益处。如说明学生和教
师有一定的年龄差距,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难免不一,所以教师更应该倾听孩子们的声音,从他们的角度来考虑如何把课教好。最后,点题深化文章主旨。蹲下身来,不仅是一种姿态,更重要的是便于学生感受平等。认真倾听,不仅是一种教育要求,更体现了一种真诚。

2017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考前模拟试卷.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J9i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