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导语】一轮复习中,考生依据课本对基础知识点和考点,进行了全面的复习扫描,已建构起高考语文基本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和思维方法。二轮复习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要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依据考纲,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找准自己的增长点,提高复习备考的实效性。©文档大全网为你整理了《高三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希望可以帮助你学习!
1.高三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中国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学、历法、农学和医药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②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③训练学生注重考古等文物资料的运用,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推论中国四大发明产生的便利,在老师引导下理解中国古代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②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我国在数学、天文学和农学上的成就,在老师引导下探讨中国古代的科技结构,并分析其原因;
③学生通过对比东西方在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联系所学知识,探讨中国古代科技长期而在近代迅速衰落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生通过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萌发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②学生通过探讨中国科技在近代迅速衰落的原因及其影响,树立科学精神,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
(1)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
(2)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
【学习难点】
(1)分析科技发展的原因
2.高三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1.条件
(1)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2)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3)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进程
(1)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制成单动式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
(2)80年代,瓦特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能够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
3.影响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3)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
(4)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蒸汽机广泛应用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1)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蒸汽动力的应用,直接导致了蒸汽机车、轮船的发明,带动了铁路的出现,开辟了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2)带动了许多工业部门的发展。到19世纪40年代,欧洲国家和美国都普遍推广使用了蒸汽机,蒸汽机不但在纺织、采矿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还被推广到冶金、印染、机械、化工等一系列工业部门。
(3)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带动了机器技术体系的成熟及各类产业组织数量的增加,产业技术及机器生产向城市聚集,吸收了大量农业人口流入城市,开始了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
(4)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它改变了人类以人力、畜力、水力作为主要动力的历史,引发了人类历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完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使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
(5)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进步。蒸汽机的应用为实现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变革提供了强大杠杆。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瑞典等国先后实现了从手工作坊到机械化大生产的变革,这是人类劳动组织形式的重大改变,在这之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
(6)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革。蒸汽机的应用和机械工业的发展,既造就了庞大的无产者队伍,同时也养肥了资本家,使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日益XX成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
3.高三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求真务实,探究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20XX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复习依据
1、内容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湖北卷)文科综合》考纲、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主要素材;考试大纲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
新课改下的高考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三、复习方法
1、时间安排:20XX年暑期—20XX年2月底(一轮复习)
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习,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析):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习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习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四、具体要求
(一)瞄准高考,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模式。
1、改一讲到底,不训练学生能力。
调动学生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老师重在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边讲边练,这样才能做到训练及时、训练充分
2、改只有知识教学,没有材料教学。
高考无题不材料,如果课堂不进行材料教学,学生就不能形成材料处理能力。
3、改只有纯知识的梳理、分析,没有解读高考考点及其要求。
每堂课都应有高考的考点解读、考题回顾、考情预测和模拟训练。以高考的感觉和要求去指导教与学。否则这是严重的教学不到位,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高考考的许多是老师讲不到的,需要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单凭老师讲授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在训练中参与和培养)
(二)落实常规
1、认真备课。
认真编写教学案,优化整合,既有专详,又有高考链接、材料教学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2、分层教学。
知识的深浅是有层次的,思维的发展是按层递进的,学生的素质也是有层次差异的,因此实行分层教学,梯度推进,中下等生能接受,上等生能发展,全体学生皆都能得到提高。
3、作业检查。每天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并进行批改或检查,关键在于督促学生在课后练,巩固和深化知识,这是落实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
4、周考月考。知识巩固和思维深化,除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外,还须通过周考、月考去强化。周考、月考也是我们教学时段要检查的内容。要强调的是,周考有的改为周练,练不如考,考对学生的压力感、速度训练和答题规范养成远远超过练。其次,不管练习、周考、月考,有练有考就必须讲评。只有讲评,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错误,思路才能得到升华。
5、自习辅导。晚自习读历史是历史学习巩固一个重要的时间保证,但要学生读历史,就必需历史老师能下班辅导。历史老师晚自习下班辅导,有利于学生释疑解难和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还会对学生学习历史产生感情压力和督促作用,这自然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巩固。
4.高三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②理解:19世纪以来各类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各流派的基本特点以及各流派之间的关系。
③通过欣赏各流派名画,提高美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
2、过程与方法
①问题探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各类美术流派形成的原因;
②情景再现:分组讨论并请学生介绍各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③历史比较:对比各类美术流派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各类美术流派既有对原有艺术的继承,又有个性。这些艺术家立足于社会现实,对艺术执著追求,对生活无限热爱,从而创作出不朽的XX之作;
②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及代表作品。
难点: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艺术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教学工具
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看教学视频《西方绘画中的女人》。
提问学生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为什么视频中不同时期的女人肖像会有那么大的区别。
18世纪末到20世纪西方绘画出现的主要五大流派是什么?
一、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整合课本知识)
二、图片展示,学以致用(根据情况学生可独立、讨论、合作完成)
(一)新古典主义
1.《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苏格拉底之死》赏析
2.提问:看到了这类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为什么大多以英雄为题材?
答案(1)思想内容上,强调理性,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
(2)表现形式上,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3)美术技巧上,强调素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注重以线造型,色彩的作用及其气氛的创造不甚重视。
(4)*时期时期社会动荡,人们需要英雄主义鼓舞斗争勇气
(二)浪漫主义
1.《自由引导人民》赏析
2.提问:这幅画的作者是谁,看到这类画的什么特征,这类画为什要画成这样?
答案:(1)德拉克洛瓦(法国)
(2)注重表现人的感情和画面整体的完整,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
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2)拿破仑统治结束后,(波旁王朝复辟(1815—30年代))人们对启蒙思想宣传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寄托。
(三)现实主义
1.《拾穗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赏析
2.两幅画的作者分别是谁,这个流派的作品有什么共同特征,为什么?
答案:
(1)米勒法国《拾穗者》;列宾XX《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注重表现社会现实;同情社会下层人民的疾苦;表达民族忧患意识。
(3)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因此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
(四)印象画派
1.《印象-日出》、《向日葵》、《梵高-自画像》、《静物》赏析
2.这种流派的画和现实主义从取材和视觉上有哪些不同,为什么?
答案:
(1)取材上,更趋向于大自然;视觉上,一扫现实主义的沉闷,更加鲜亮、明快。
(2)①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光学领域出现新成就,即“颜色是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
③一批青年画家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反抗保守陈腐的主题思想。
(五)现代主义
1.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赏析
2.提问:能看懂这幅画吗,这种流派的画有什么特点,这幅画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特点?
答案:(1)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艺术上更趋于极端化。
(2)①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
②快节奏生活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
二、课堂练习
1.选择题部分
2.美术作品鉴赏能力练习。
小结:
19世纪以来的西方美术史表明,各个美术流派之间是互相对立、互相补充的关系,未来发展的趋势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艺术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既要有继承,又要有创新。艺术创造即使是曲高和寡的,最终也要为世人所认知、所理解,只有这样的艺术才是有生命力的。
课后小结
19世纪以来的西方美术史表明,各个美术流派之间是互相对立、互相补充的关系,未来发展的趋势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艺术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既要有继承,又要有创新。艺术创造即使是曲高和寡的,最终也要为世人所认知、所理解,只有这样的艺术才是有生命力的。
课后习题
新古典主义美术和浪漫主义美术产生的时代背景有什么不同?它们的表现方式有什么重要差异?
答案提示: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时期,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思想宣传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美术创作的领域,就是浪漫主义美术的出现。
新古典主义美术主张绘画要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中寻找创作题材;在表现形式上,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浪漫主义画家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感情表现;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却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5.高三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秦能统一中国的原因和秦朝的历史地位应从客观上的需要和可能两方面探索秦统一的原因。
(1)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④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
⑤长期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2)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
①秦国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秦国新兴地主力量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
③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
④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秦具备完成统一的主客观条件。
(3)历史地位
①结束了长期XX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②开创了对中国历史有深远影响并被后世继承的政治、经济制度。
③秦朝因XX而亡,给予汉及后世统治者以深刻教训。
④秦修筑的万里长城是影响深远的古代伟大工程。
高三年级下册历史教案.doc正在阅读:
高三年级下册历史教案03-04
四年级秋天的田野作文350字【八篇】09-30
没有父亲的父亲节祝福语简短独特:父亲节简短的祝福语摘抄12-20
2023年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说明11-25
孩子上大学祝福语红包寄语07-02
坚守精神的月亮作文700字01-05
国庆节诗歌-渔家傲·国庆兼颂抗洪胜利04-02
2021年广州市越秀区工商联招聘辅助公告:2021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工商联招聘公告08-26
有关传承雷锋精神的作文500字12-13
天津2021年10月韩国语能力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及成绩单打印入口【已开通】09-11
亲子活动方案6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