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 导语】生活中,我们偶尔会遇到这样的孩子:大人说话,他爱答不理;见到长辈不问好;动不动就发脾气,或者骂人、打人……孩子的这些“无礼”行为,让不少父母头疼。阳光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吕营认为,他们的一些不礼貌行为,可能还传递了一些其他信息。如何引导孩子礼貌待人,“耐心”和“正确的方法”缺一不可。
“无礼”行为一:遇见长辈不打招呼
不少孩子碰到邻居或者父母的朋友时,要么低下头爱答不理,要么躲到妈妈身后。这种情况若偶尔出现,可能是因为当时孩子把注意力放在了别的地方,还有可能是针对特定人物和场合。父母应该从孩子的表现去观察,了解他们不主动打招呼的原因。但若是不分场合的普遍性习惯,那就需要特别注意了。吕营说,年纪越小的孩子,遇见不太熟悉的人,第一反应往往是警戒与退缩,这是自我保护的自然反应。这时,父母可以通过“宝贝,这是住在隔壁的李阿姨”等介绍开始,将孩子自然地拉入大人的社交圈。千万不要动不动就用“怎么不叫人?没礼貌!”这种口气来责备孩子。
“无礼”行为二:与人交谈不直视对方
一些孩子跟大人说话时,眼睛总是盯着地板或者玩手里的玩具,回答大人的问话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看起来很没有礼貌。其实,在孩子眼里,比他们高大的成人,尤其是不熟悉的人,是令人生畏的。如果孩子天性害羞,这样的要求会更困难。因此,不要期待害羞的孩子转性成为外向活泼的人,学习一些技巧能够帮助他们降低人际焦虑感。如果孩子害羞,可以用这样的话来引导他:“你低头不看阿姨,阿姨不知道你在跟她说话。”当孩子有所改变时,父母要立刻做出回应:“你刚刚说话时看着阿姨,很棒!”很可能家长提醒十次只能成功一次,但你也要保持耐心,看见孩子进步,就要立刻给他鼓励。另外,父母跟孩子说话时,可以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慢慢培养,就会形成习惯。
“无礼”行为三:打扰别人打电话
电话铃声一响,大多数小孩子就会兴奋地抢着接,但刚一拿起又转身跑了。如果不让他接电话,他又哭个不停;你正在接电话,孩子突然大喊大叫,或者制造麻烦打断你的谈话。对小宝*说,电话是个新鲜玩意儿,他们好奇又好动,所以喜欢抢着接电话。可是,当他们跟一个看不到、摸不着的声音说话时,他们又会感到害怕。吕营建议父母可以通过游戏,教孩子基本的电话用语:“请问你找谁?”“谢谢,再见!”“你等等,我去叫妈妈”……7岁以下的孩子接电话时,大人在场,因为他们可能无法正确传递信息。当孩子大一点了,可以在电话旁放好纸笔,让他们自己记录来电者的信息。
怎样对待孩子无礼行为?.doc正在阅读:
怎样对待孩子无礼行为?04-21
有时也会想念你作文800字12-31
2016初中七上历史作业本答案07-21
2017年房地产估价师考试真题及答案:2017年房地产估价师考试报考条件06-01
孝道作文800字11-06
2022年浙江台州市妇女儿童医院10月招聘编外工作人员公告【9人】10-13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作文400字07-02
2017年山西工商学院各专业学费01-17
西安银行招聘考试公共基础复习题库含答案(Word版)11-05
三年级小学生记事作文350字6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