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经典名句及翻译|经典道德经名句及翻译分享

副标题:经典道德经名句及翻译分享

时间:2022-03-06 22:04:0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能力训练# 导语】《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下面是©文档大全网分享的 经典道德经名句及翻译分享。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出处:《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翻译讲解】: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感悟】老子提出了“真善美”之说,这是《老子》五千言的精辟结语。


  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翻译讲解】:我有三件宝物永不放弃:一是慈爱,二是俭约,三是不逞强好胜。


  【感悟】老子提出“三宝”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慈爱是“三宝”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活上节俭及为政简约,是“三宝”的关键;“不敢为天下先”,才能处处争先,这是老子“三宝”的核心。


  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翻译讲解】:善于为将帅的人从不夸逞勇武;善于作战者不轻易冲动发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与敌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


  【感悟】“处下”与“不争”是老子思想的重要方面。此处结合用兵、用人,阐述了“不争之德”,强调“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在军事上的运用。


  4、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翻译讲解】:两军势均力敌,哀痛的一方胜利。


  【感悟】哀兵必胜,军队在悲愤与压迫面前,战斗力。


  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翻译讲解】:当人民不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大乱的威胁将要到来。


  【感悟】赢得民心,关注民生,是社会安定的根本。


  6、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翻译讲解】: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从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从不自显尊贵。


  【感悟】自知自爱,是人的自身修养达到很高境界的体现。


  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翻译讲解】:当人民连死都不怕时,还会怕你以死相威胁吗?


  【感悟】治理国家,当施仁政。以暴治民,民必反也。


  8、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翻译讲解】:坚强者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者属于富有生机的一类。


  【感悟】弱可能转强,而强还会转向衰落。


  9、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翻译讲解】:柔弱胜刚强,没有不知道的,但很少有人能做到。


  【感悟】柔弱胜刚强。世人皆知而不能行。众人难以做到的事,往往是品行高尚的人所追求的目标。


  10、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翻译讲解】:江海永远处于(百川)最低处,能纳百川,故能为河谷。


  山海争水,水必归海。只有善于为下,善待他人,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戴和支持。


  【感悟】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篇二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翻译讲解】: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一定是因为有的丑恶;天下皆知善之所以为善,一定是有了恶。


  【感悟】美与丑,善与恶相对立而存在。


  2、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翻译讲解】:深知本性雄强,却守持雌柔,(将成为)天下所归的沟溪。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将成为)天下的范式。深知身份荣耀,却安守卑辱的位置,(将成为)天下归附的川谷。


  【感悟】此句成为历众多名士的诉求。


  3、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


  ——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翻译讲解】:塞信私欲的通道,关闭情感的门户,终身不会窘困。


  【感悟】老子此语,道出洁身自好,抑欲生安的道理。


  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出处:《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翻译讲解】: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感悟】老子对“道”作了总结性论述。“天之道,利而不害”,是老子的自然观。“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他的政治观。


  5、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翻译讲解】: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


  【感悟】器小易满,海纳百川。浅陋的人才居功自傲,做大事的人总是谦虚的。


  6、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翻译讲解】: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然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想不到的困难。


  【感悟】一诺千金,言出则必行。遇事思虑周详,才能成竹在胸,成就大事。


  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翻译讲解】: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感悟】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人们尽管把他装饰得很漂亮,但用后就扔掉,不是爱他,也不是恨他,人们对待刍狗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圣人无偏爱,还百姓以自然。


  8、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章


  【译解】天下万物生于(看得见的)具体事物(有),而具体事物(有)由看不见的“道”产生。


  【感悟】这是老子关于宇宙观的诊断。


  9、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章


  【翻译讲解】: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感悟】这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是一样的道理。


  10、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翻译讲解】:天道对人无所偏爱,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人。


  【感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道无为而任自然,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良的人。



  篇三


  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翻译讲解】: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感悟】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翻译讲解】: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感悟】老子主张“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飘风、骤雨不能持久,故尔:*是不会持久的。


  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译解】委曲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感悟】以上六句是古代成语,老子主张用辩证的思想,来认识和把握社会生活的变化。


  4、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出处:《道德经》第十六章


  【翻译讲解】: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感悟】只有符合于自然,才能体现主宰万物的道,只有符合于道,才能久远。


  5、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翻译讲解】: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感悟】《老子校诂》云:“重谓寡欲自重,轻谓纵欲自轻,二者皆以治身言。静谓清静无为,躁谓急功好事,二者皆以治国言。”


  6、物壮则老。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章


  【翻译讲解】:事物达到强盛之时,也就走向衰老。


  【感悟】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7、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翻译讲解】:天下最柔的东西,反而能驰骋穿越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中。


  【感悟】“柔弱胜刚强”,这是老子对自然的感悟,深刻提示了“道”的本性。


  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八


  【翻译讲解】: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感悟】这是老子具有辩证思想的名言。要正确对待祸福,从不利中看到有利,有利中发现不利。*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引用了这句话,说明了“好的东西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9、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翻译讲解】:处理困难的事,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要从细微处做起。


  【感悟】只有由易入难,积少成多,才能成就大事。


  10、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翻译讲解】: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感悟】对天下大事难事,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没有办不成的。往往有为的人,从不大而化之一做事,却成就了大事。小事不做,大事不成!


  


经典道德经名句及翻译分享.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MBv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