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智成长的规律介绍

时间:2022-12-27 21:00: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 导语】幼儿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并且在生命的初始就已经存在。在这伟大的规律中,幼儿个体为了成长,会不断地显露出“内在需要”,驱使着幼儿主动地接触环境,以达到成长的目的。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儿童心智成长的规律介绍 篇一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早在1943年的论文《人类激励理论》就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该理论问世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在人力资源行业,教育行业,流动人口管理,青年教师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心理学,企业薪酬制定等方面都有运用。

  但是在管理和教育一个孩子的时候很多家长往往不注重了解孩子心理,不注重或者没办法帮助孩子的长远发展做出规划!导致很多家长不合格,这种不合格的家长正在社会上批量的生产孩子。

  从事儿童与家庭研究三十年期间,史坦堡博士发现,某些教养原则与健全的儿童发展之间关联密切,这些原则普遍适用于所有的家庭,无论收入、种族与家庭形态。

  这些原则包括:

  1、父母的作为很重要(父母会对子女产生重大影响;孩子并不只是基因的产物);

  2、制订规则与约束(如何规范孩子的生活,以及如何处理因规定而引发的冲突);

  3、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性(帮助孩子在做决定时仔细考虑,不要轻易为子女做决定);

  4、确立教养子女的目标(鼓励孩子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帮助他们成为有能力、有责任感、有安全感和爱心的人)。

  如果你希望一岁多的儿子不必再依赖尿布,就必须容忍他经常和你唱反调,因为这两件事都衍生自同样的心理根源。如果你希望十三岁的女儿在与朋友意见相左时,能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那你就必须接受她有时也会顶撞你,因为在自己跟别人意见不同时坚持立场,正是她智力发展的结果。唱反调固然很烦人,好辩也很讨厌,但它们都是孩子正在成长的征象。这是值得高兴的事。

  因此,为了当个有效率的父母,你必须让自己进入孩子的心智年龄。你必须了解,在目前这个发展阶段,孩子的思考方式如何、他有些什么感受,以及他经历了哪些事情。因为可能就在刚刚过去的短短六个月之内,他的想法、感受与关注便已经改变了。

  举例来说,当你女儿四岁时,如果你能够像幼儿园小孩般地思考,就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哪几种教育策略会奏效,哪些却行不通。假如你能了解,是什么因素促使十岁大的儿子开始如此在意隐私,那么,当你没敲门就进入他的房间,而令他大发雷霆时,你将知道该怎么响应。你是否曾在十六岁的年纪,无可救药地陷入一场单相思?如果你还记得当时的感受,那么,当孩子跟你讨论起这个话题时,你就比较有把握说出恰当的话。

2.儿童心智成长的规律介绍 篇二

  “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

  1.工作法则

  “只有儿童会把他的激情、全部的人格力量完全地投入到自我建构中去。如果儿童不能把他全部的人格力量投入到自我建构中的话,儿童的成长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使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活动就是“工作”。儿童在专心地做完自己所选择的工作后,表现出极度的愉悦、平静与宁静。

  成人一定要为孩子创造合适的工作机会,让他们在日常生活的锻炼中吸收成长所需的养分,以此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建构。

  2.秩序法则

  “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包括教育在内,唯有在秩序中,才能顺利地发展。”

  热爱秩序是幼儿的一个特点。对于幼儿来讲,秩序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就像呼吸需要空气一样,当它得到满足时,就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快乐。

  幼儿的秩序感以2岁为高峰,其后的几年里持续发展。这个时期,幼儿会以秩序感为中心运用智慧,进行区分、类比的操作,因此,如果没有秩序,幼儿会没有方向感和安全感。所以,秩序必须体现在预备好的环境中的每一个环节。

  3.独立法则

  “独立”是儿童成长的目的之一,也是成长的必要条件。孩子们潜意识当中渴望摆脱大人的摆布和干涉,自己发展他的生命,成为一个自信而有力量的人。

  除非有退化的倾向,否则孩子的本性对自己机能上的独立有直接且热切的要求。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动机越来越强烈。“谁若不能独立,就谈不上自由。因此,必须引导幼儿个体自由的最初积极表现,使幼儿能通过这种活动走向独立。”这个时期,如果对儿童过于溺爱,什么事都替他做,反而会造成儿童的依赖性。

  4.自由法则

  自由是儿童成长的自然法则,是科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如果要建立一种科学教育,首先必须使儿童获得自由,使儿童的天性得到自然表现。

  这种自由不是放任或为所欲为,也不是散漫。孩子不仅可以做他喜欢的事,而且要做正确且有益的事情。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选择权。但是自由需要建立在纪律与秩序的基础上。幼儿必须在自由的基础上培养纪律性。

  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必须服从老师,老师不允许做的孩子就不敢做,这看起来好像是很有“纪律”。很多人认为这叫“他律”,这样的“他律”是不会持久的。孩子们虽然是自由的,但教具的选择、工作的过程都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律性。比如,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的工作毯上工作,而不能去打扰别人;学会等待,不和别人抢教具;有秩序,工作结束后主动把教具放回原来的位置等,相比传统教育的“他律性”培养,更加注重孩子“自律性”的培养。

3.儿童心智成长的规律介绍 篇三

  一、释放天性

  每个小孩应当能尽情自由,发展他的愿望,在玩耍和工作上应当活泼,能表现自己的情感,能护卫自己,能冒险,能处理事情,能寻求,能满足自己所需要的想法等。这一切只要有充分的休息,十足的睡眠,便可以得到。

  二、约束冲动

  每个小孩也应当训练如何约束自己的冲动,与别人合作,能服侍人像自己被人服侍一样。训练儿童约束自身应当用开导的方法,不可无理地压制,不要阻塞他们的精力,而是要使他们的精力有组织有系统地用于正途上。

  三、专心致志

  每个小孩应当对于他应做的事情专心去做。要能在短时间内用心学习,不可耗费时光。时时应当警醒活泼,不应心怀怨恨。每日都是心思纯洁。不可为过去或未来的事情忧虑。

  四、用心学习

  每个小孩应当有一种固定简单的工作;决断应当清楚敏捷,以全副心力去对付,不可自相矛盾或烦恼。要使工作成为有秩序的日常程序。

  五、抗挫能力

  每个小孩应当训练如何应付小的困难问题,意外的不幸、困难、失望,在人生的道路上总是免不了的。我们的天性已有许多方法去应付这些困难,问题也是由这些天性的帮助去应付它们。当一个人需要朋友的时候以及想由烦恼中拔出时,他便会要感受到痛苦、惧怕、忧愁、愤怒,种种情感。由训练去应付困难是必不可少的。

  六、团结合作

  每个小孩应当和别的小孩一起参与各种活动,如工作、玩耍、吃食,甚至争斗,以及成群结队、交朋友、打假仗等,都是与小孩有益处的,因为这些都是社会的背景。小孩由家庭、学校和玩耍中,而得到吸收和发展的社会训练的机会。

  七、尊重他人

  每个小孩应当知道他是依靠别人的;应当有人去爱他并被他所爱,有人去看管他,保护他,使他对宗教有信仰,能敬畏天地的主宰,这些不单是在礼拜日便教训他,而是整个星期中时常引导的。

4.儿童心智成长的规律介绍 篇四

  第一,0-2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初始阶段。孩子刚生下来,内心世界没有一个完整的认知模式。也就是一张白纸,父母把它画成什么样儿,它就是什么样儿。儿童最先发展的是触觉,在胚胎里就开始发展,然后是嗅觉、视觉和听觉。所以孩子刚开始的时候,什么东西都要摸一摸,碰一碰。和孩子触摸也是交流,我们不要以为和孩子讲话就是交流,对两岁以前的孩子来说,讲话是最不能交流的,因为他是听不懂的,他的左脑还没有发展。

  我们过早地使用人类生成的音乐,图形,直觉模型,包括言语刺激孩子会造成孩子初始状况智力的迅速衰减。比如我们要记住那么多狗叫是非常费劲的,但是只记住"汪汪"却很容易,因为神经系统有一个特征,当它能够用最简单的分类来处理的时候他就用最简单的而不用复杂的。但是这样就限制了孩子探索世界的脚步。

  所以让0-2岁的孩子多亲近自然,接受自然的滋养,正是提升孩子心智能力的途径。也是时期,错过了就不会再有。

  因为我们知道大自然的声音是那么美妙,像风声、雨声、田野的蛙声、林中的鸟鸣声、大海的波涛声、黄河的咆哮声是用任何乐器都无法模仿的。在西方很多妈妈会在孩子出生的三天,带着孩子去大自然闻青草味儿。因为孩子的嗅觉发展最快,所以要带孩子去闻各种各样的味道。当他用触觉、嗅觉感受风的吹拂、水的打击远比让他在家里看图片效果要好得多。研究那些天才的人群后发现:这一群人早期语言能力都不太好,正因为没有语言的限制,他们对世界感觉系统维持着高度的敏锐。

  我们父母要让0-2岁的孩子人类文化的教育和刺激不要超过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的教育要在自然中形成,不然到那时候知识改变了,我们就落后了。因为知识是无穷无尽,浩如烟海的,但是我们不能给他很多,我们只能教孩子如何去探究知识。

  人自然的天赋有四方面:色彩、结构、音乐、记忆。只有在这四方面突出的叫”天才“。所以不要在2岁之前给孩子过多的书本知识。

  第二,3-7岁是右脑高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所有的行为都是学习。在心理发展方面,我们一直主张孩子应该以游戏为主导的方式学习,而不是以坐着板凳规规矩矩的方式学习。不要在孩子7岁以前过度刺激他的文字能力。在7岁之前,可以发展言语,但尽量不要发展文字。这个言语跟语言是不一样的,语言是一个文字系统,而言语就是我们说话。孩子什么时候接触文字比较好呢?

  在他7岁以后,这时他的左脑开始发育,7-11岁是左右脑共同的发展期。这时候右脑越来越饱满,左脑开始欣欣向荣,他可以认识大量的文字,并且将它归类,以后孩子遵守规则变得就容易了,但是你让7岁之前的孩子做到这一点很难的。

  第三,孩子11-15岁时右脑几乎发展饱满。我们右脑的发展不能用那些系统分类的完整文化刺激,而是要用散乱的、片断的、零散的、边缘化的、非中心的、非系统的方式去刺激,注意右脑不是学习,而是刺激。

  第四,15岁以后是左脑的高速发展期。这个孩子这个时期的孩子都喜欢模型,喜欢推理。孩子学数学,学物理变得就比较容易了。

  第五,16岁以后人类的智力结构差不多形成了。这个时候在开发智力就已经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家长就需要把孩子的自主权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孩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MxV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