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点: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副标题: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点: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时间:2024-01-13 06:39: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在表述上的变化
1957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在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的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4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再次明确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2.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点: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NL6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