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小学教育目的就其本质来说,是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但是,由于社会制度、经济条件、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小学教育目的的内涵也不尽相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2.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小学教育阶段,其教育对象是6~12岁的儿童,而儿童期是一个人一生中发展最关键的时期,这段时期的身心发展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小学教育要适应并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因此,小学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理想
从根本上说,教育目的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一种观念性的东西,它反映的是教育者在观念上预先建立起来的关于未来新人的主观形象,因此,教育目的是一种理想。这种理想同政治理想、社会理想等紧密结合在一起,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如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要素主义教育目的、永恒主义教育目的、存在主义教育目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