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会考资料_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

副标题: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

时间:2023-08-11 19:07:0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分封制和宗法的基本内容(a b)
  (1)分封制
  目的:为加强和巩固周朝统治,“封建诸侯,以蕃屏周”。
  内容:①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建立诸候国。②诸候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等。
  评价:积极性: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局限性:造成了周后期诸侯割据争霸,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社会动荡。
  (2)宗法制
  内容:继承和分配制度,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联系的制度。
  特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特点)为核心 ②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③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
  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影响深远。
  (3)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的体现,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层层封授、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结合的特点。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b c)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秦的统一(a b)
  时间:前230—前221年
  过程:①灭六国 ②北击匈奴,修直道、长城 ③修灵渠,平定岭南——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④开辟“五尺道”,设官“西南夷”——进入中原政权版图的开始。
  意义:①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进入“大一统”的政治时代,有利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安定,方便各民族间交往 ②加强对周边地区政治控制,扩大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a b)
  郡县制(地方政治制度)
  产生发展:始见于春秋战国,秦始皇推广到全国;
  特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意义:①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②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③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④巩固中央集权制。
  皇帝制度(中央)
  产生: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
  特点:皇帝至上、皇权独尊、皇位世袭,君臣关系本质上是主子与奴才的关系。
  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
  1、汉朝州刺史的设置(a a)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称13州,长官叫刺史。目的: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唐朝三省六部制(a a)
  中央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目的和作用:互相制衡,有利于科学决策;三分相权,则有利于君权的集中。
  3、元朝的行省制度(a b)
  元开创行省制度,设省、路、府、州、县等地方行政区划,另设两个单列的行政区,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是宣政院管辖四川、西藏、青海地区。
  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4、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a a)
  原因:明太祖废除宰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确立:明成祖设内阁,作为皇帝处理政务的助理机构。
  影响:加强了皇权,但后来宦官参政导致明朝政治日益黑暗。
  5、清朝的军机处(a c)
  设立: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设立军机(房)处.
  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特点:简、精、速、密
  影响:提高中央集权的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c d)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为康乾盛世的
  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②严重阻碍社会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特点(c d)
  ①中央: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史实说明)
  ②地方: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压抑。(史实说明)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1、鸦片战争的背景(a b)
  ①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急需开辟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中国面积大、人口最多;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
  2、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 (a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①1840—1842年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③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④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a b)
  (1)《南京条约》 1842年8月 中英
  内容:①割香港岛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④协定关税。
  注:鸦片战争后,列强还攫取了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巡查贸易权” (破坏了领海主权), 传教权
  危害: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马关条约》 1895年 中日
  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危害:①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②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新要求,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3)《辛丑条约》 1901年9月 中国与西方11国
  内容:①赔款4.5亿两;②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③拆毁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要地;
  ④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⑥修订商约。
  危害: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b c):
  ①使无数中国居民丧失基本生存权,造成深重灾难;②疯狂掠夺人民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③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④使中国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列强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三元里抗英 (a b)
  发生在1841年5月的广州三元里,是近代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制外来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辱的爱国主义精神。
  2、黄海海战 (a a)
  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清军爱国将领:海军提督丁汝昌、“定远”管带刘步蟾、“致远”管带邓世昌、
  “经远”管带林永升,“靖远”管带叶祖珪
  结果:失去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3、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b c)
  起因:《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主要力量:邱逢甲和徐骧领导的义军以及刘永福的黑旗军。
  2.3伟大的抗日战争
  ▲日本侵华罪行(a a)
  1、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1937年)。是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
  2、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30万人遇害;
  3、日军在侵华中,公然违反国际公法,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
  4、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中国军民的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 c)
  原因: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过程:①1931年,中共发表宣言,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②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方针;
  ④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⑤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中共军队
  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意义:使抗日战争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
  2、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a a)
  正面战场:⑴淞沪会战;⑵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首次)⑶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⑷武汉会战(进入相持阶段)。⑸枣宜会战,张自忠殉国
  敌后战场:百团大战: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斗争: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c c)
  胜利时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胜利原因:①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 ②两个战场相互配合 ③中共的主导作用;
  ④海外华侨和国际援助 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互配合
  意义(历史地位):
  ①是近代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②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3、2辛亥革命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a a)
  成立:1905年日本东京。 领导人:孙中山。 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即三民主义)
  2、武昌起义的爆发(a a)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参加力量: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结果:占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的成立(a a)
  (1)概况: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2)政权的性质: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b)
  颁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目的:为限制袁世凯*,维护共和制度
  内容:①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否定君主专制制度),②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等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被选举等项权利(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权利);③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三权分立的原则)
  意义:①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 ②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近代民主化进程的里程碑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b c)
  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意义:①*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束两千年的君主专制体制,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3.3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b b )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过程:1919.5.4—6月初,中心北京,主力学生;1919.6初开始,中心上海,主力工人。
  初步成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职务,中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意义:①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
  ②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基础.
  2、中国共产党“一大”(b b)
  召开:1921.7.23在上海召开。
  内容:①规定党的任务*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a b)
  概况: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即党的最低革命纲领):*军阀,*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意义: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4、国民革命(1924——1927)(a b)
  (1)国共合作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革命兴起(标志——国民党一大)
  合作原因:必要性:工人运动受挫教训可能性:孙中山的伟大转变
  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合作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
  合作方式: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2)北伐战争——国民革命的高潮(1926年):
  目的: *军阀,除列强和统一中国。
  结果:从珠江流域*长江流域,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国民革命的失败
  标志:1927年,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失败原因:客观——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主观(主要原因):中共缺乏经验,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4)国民革命的意义:是近代前所未有的人民*,基本上*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5)教训: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掌握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
  5、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1927(a b)
  南昌起义: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领导;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秋收起义:毛泽东发动;起义受挫后,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井冈山进军。为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正确道路。
  6、红军长征及其意义(a b)
  原因:根本原因: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 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过程: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在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成功实现战略转移,为革命锻炼和保存了大批骨干
  7、三大战役和渡江作战的胜利(a b)
  三大战役:1948年底——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战役,消灭了国民党主力,为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军事基础
  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政府统治被*
  8、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b c)
  标志:新中国国的成立(开国大典)
  意义:①改变了广大人民的地位:结束了受奴役受剥削的历史,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由新民主主义国家开始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③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推动世界民族运动发展,增强世界和平力量。
  经验: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人民的选择。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a b)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2)内容:①确定了国名 、国旗、国歌等
  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内容)——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是施政纲领 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3)意义:为建立新中国作了重要准备。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 b)
  (1)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北京。
  (2)意义:①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③为国家的政治建设逐步展开奠定了基石 ④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a b)
  1954年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内容:①确定了国家的性质(人民民主国家)、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②规定了公民权利和义务(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机构——全国和各级人大;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③确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原则(特点):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意义: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开创人民民主新阶段
  4、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b c)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确立: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该制度确立。
  意义:是中国政治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为加强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基础,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确立与发展:
  ①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②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③1956年,“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意义: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法宝之一.。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历史条件:①统一的多民族长期存在 ②民族分布的特点决定 ③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和命运
  确立过程:①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确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③到1965年成立了五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意义: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愿望,保证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2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1、“文化*”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a b)
  (1)对公民的民主政治、人身权利和尊严的践踏。
  (2)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严重破坏
  ① 革命委员会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③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④民主党派人士受到严重的人格侮辱。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a b)
  主题报告: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中共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内容:①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②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为中心)③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中共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④重大决策:改革开放
  意义:①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的伟大转折。②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③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时代。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成就(b b)
  1、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2、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宪法:1982年全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
  3、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997年,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的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确定下来。
  4、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4、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极其实践
  1、“一国两制”的构想(a b)
  (1)提出过程:
  ①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②1981年,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主张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③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④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报告会议》通过,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2)含义: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①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构想;②是实现祖国统一的道路;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为国际上解决争端提供新途径。
  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a b)
  (1)香港回归
  ①1982年,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会谈——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香港问题
  ②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③1990年,根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起草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④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澳门回归:① 1987年,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②11999年12月20日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港、澳成功回归的原因:
  ① 前提(根本):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②群众基础:港澳同胞渴望回归
  ③关键: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性 ④法律依据和保障:联合声明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4)港、澳回归的意义:
  ①国内: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②国际: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3、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b c)
  ①1979年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开创了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②1980年后,海峡两岸交往不断加强,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交流日益频繁。
  ③1992年,“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④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通过,以推动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⑤1995年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 c)
  过程:①首次提出:1953年,中印就西藏问题谈判时,②进一步阐释: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 ③最终定型: 1955年亚非会议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②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
  2、中国代表团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a b)
  (1)日内瓦会议(1954)
  意义:①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②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2)亚非(万隆)会议(1955)
  意义:①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②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同指:共同的愿望和要求——发展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异指:社会制度、意识形态)③显示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万隆精神”)。
  5、2 20世纪70年代外交关系的突破
  1、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 b)
  原因:①亚非拉国家纷纷独
  立,支持中国恢复合法席位②美国孤立中国政策逐渐破产。
  ③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④是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外交的结果.
  概况: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意义:①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中国外交事业的重大胜利。②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
  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③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2、中日邦交正常化(a b)
  实现:1972年9月田中角荣首相访华,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日邦交正常化。
  影响: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和
  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3、中美关系正常化(b c)
  进程:
时 间
事 件
意 义
1971
  美乒乓球队访华“乒乓外交”,
  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1971
  基辛格秘密访华
  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1972
  尼克松总统访华
  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标志着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
  中美两国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
1979
  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影响:① 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打开了中国的外交困境,出现了第三次建交高潮。
  5、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研究与成就
  1、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a b)不结盟政策
  2、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会晤(a a)
  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江泽民的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首脑举行了首次会晤。
  作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发大的建设性作用
  3、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a b)
  建立:①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确立“上海五国机制”。
  ②2001年,发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性质)一一“上海合作组织”
  模式: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意义:对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RRC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