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 导语】这是一个只承认强者的时代,而学习正是赋予了我们做强者的原始资本。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学好知识。过程一定是苦的,可真正的强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煎熬,抗得住*。©文档大全网高一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精心整理了《高一上册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希望可以帮到你!
【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
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
3.山东省被称为“齐鲁之邦”,起源于()
A.内外服制度B.古代地名C.西周分封D.汉初封国
4.西周时期,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问题是()
A.西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B.西周的青铜器数量比较少
C.西周的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5.下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
6.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7.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8.秦始皇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规定:只有皇帝一人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这些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便于发布命令B.增强皇帝的神圣感
C.便于控制兵权D.否定周王的*
9.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出现“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的现象。这说明当时()
①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②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③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④分封制有利于加强主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10.唐朝时刘晏长期掌管国家财政大权,为官廉洁,被称为“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的一代良相”。据此判断,刘晏供职的部门应该是()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直隶省
1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史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A.九品中正制、科举制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监察制D.三省六部制、监察制
12.“丁兰,河内野王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邻人有所借,木母颜和则与,不和不与。后邻人忿兰,盗斫木母,应刀血出。兰乃殡殓,报仇。……帝嘉之,拜中大夫。”该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13.A.二十等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3.下列措施中,使*皇权得到不断加强的是()
①三省六部制的建立②丞相制度的废除
③清朝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4.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墇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有的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朱元墇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朱元墇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提示了快乐的源泉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15.下列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中央行政决策机构B.皇帝挑选亲信、重臣担任军机大臣
C.军机大臣只能跪奏笔录D.军机处的设立者是雍正帝
16.“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17.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城邦。这些城邦的基本特征是()
A.地域辽阔,农业发达B.法制健全,等级森严
C.小国寡民,独立自主D.中央集权,分权制衡
18.古希腊城邦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意味城邦的主人是()
A.全体奴隶主
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的男性
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19.古希腊人进行殖民活动的原因不包括:
A.地少人多,粮食不能自给B.海港众多,交通便利
C.为了称霸欧洲D.航海业和海军发达
20.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最重要的区别是()
A.文化的兴盛程度B.贵族的权力大小
C.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D.国家首领的多少
21.雅典民主制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主要体现在①差额选举制②任期制③议会制④比例代表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2.在雅典城邦时期.任命官员,必须最终通过什么权力机构确定()
A.五百人会议B.十将军委员会
C.陪审法庭D.公民大会
23.辩论是雅典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民大会只是辩论场所,不作出决策
B.辩论是公民行使自己权力的重要方式
C.公民大会辩论客观上促进文化发展
D.辩论的氛围益于苏格拉底等大师的成长
24.罗马共和制主要由三层机构组成,包括()
①执政官②公民大会③元老院④民众法庭⑤保民官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③④⑤
25.《十二铜表法》规定:“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B.维护平民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26.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出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以下有关《十二铜表法》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该法的公布是平民的胜利
B.该法没有给平民阶层带来任何好处
C.是广大奴隶积极斗争的结果
D.审判量刑有法可依限制了贵族特权
27.屋大维实行的元首制,其实质为()
A.君主制B.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
C.共和制D.公开的君主*
28.《十二铜表法》的编纂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A.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
B.给平民带来了好处
C.按律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
D.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29.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30.关于查士丁尼法典的表述,不正确的()
A.它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B.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瓦解
C.用法律规范了人们的行为D.有利于复杂社会问题的调节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
材料二:云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谈迁《国榷》
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钱穆《国史新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试评述此举的意义。(8分))
(2)结合上述材料,简述我国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分别是什么。(12分))
(3)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的观点。(2分)
3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段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精彩演说
材料二图一“通途”图二雅典居民比例
材料三(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芴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伯利克里所阐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4分)
(2)请写出材料二漫画“通途”交通禁行标志的具体含义,结合材料二两图以及材料一,如何理解这句话:“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6分))
(3)依据材料三,苏格拉底所评论的是雅典怎么样的民主形式?他的态度如何?理由是什么?(8分))
【二】
卷一(共16分)
一.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2..家谱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中国古代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A.宗法制B.禅让制C.礼乐制D.郡县制
3.“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与此吻合的历史时期应是()
A.秦朝初期B.秦朝末期
C.西汉初期D.唐朝初期
4.唐朝中央的三省中,负责审议的是()
A.门下省B.中书省C.尚书省D.中书门下省
5.明内阁和清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6.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A.维护国家统一B.发展社会经济
C.防御侵略D.加强民族团结
7.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
8.以下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御史台②都察院③刺史④中书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卷二(共34)
本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4分。
二.选择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9.先秦时期的社会管理者通过对节庆时间、场合、仪式的安排等有意或无意地对治下百姓进行管理和教化。夏商周三代的岁时节庆一脉相承,在人们参与节庆活动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人产生了共同的时间观念和时间体验。由此可见,先秦节庆()
A.束缚了百姓的思想及其生活B.提升了人们的族群认同
C.宣示了夏商周政权的合法性D.娱乐性取代了教化功能
10.《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这说明宗法制()
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
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11.“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这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是()
A.君权神授B.天人合一
C.皇权至上D.大一统
12.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在咸阳为他们建造了新的宫殿把他们置于中央政府的监视之下。秦这样做从根本上是为了()
A.集中全国优势人才资源B.实现权力和社会财富均衡分配
C.促进咸阳经济发展D.全面推行郡县制,巩固秦统治
13.钱穆说:汉代宰相是*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D.皇权不断加强
14.“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宋史中的省略号应是()
A.通判B.中书门下C.枢密院D.三司
15.赵冀《檐曝杂记》中说:“则军机大臣面呈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这则材料主要体现出“军机处”的特点是()
A.行政效率较高B.机构键全庞杂
C.人员位卑权重D.监察功能强化
16.“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它”是指()
A.西汉中、外朝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指
C.元朝行省制度D.明朝内阁制度
三.非选择题(18分)
17.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8分)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4分)
(4)据材料四,概括说明这种制度的影响。(6分)
卷三(共50分)
本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分。
四.选择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8.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19.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
20.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而亡,但在中国历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
A.消灭六国B.制度创新
C.修筑长城D.严刑峻法
21.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22.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柳宗元在此强调的是:()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23.史学家邓嗣禹说:“历代名臣贤相,十之*,盖从此孔(科举)穿过,不能谓末得人才也,然以盖世奇才,有不尽出身科场者。”这说明科举制()
A.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B.禁锏了人们的思想
C.难以全面地选拔人才D.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
24.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25.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B.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
C.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
26..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27.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史记》的记载B.民间的传说
C.史家的研究论文D.秦简的记载
28.据《唐会要》载:“贞观年间,皇子李恪因为打猎时踩坏了庄稼,遭侍御史刘范*.据此推断当时()
A.中央监察机构职能增加B.御史监察受到皇权的庇护
C.司法制度逐渐发展完善D.监察不回避贵族统治集团
29.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30.明朝开国第一考,中进士的全是南方人,结果引发北方士子的强烈不满。朱元璋亲自督导彻查此案,结果并未发现科场舞弊,最后只能以增设北方士子恩科来平息*动。这一事件反映了()
A.科举制难以选拔实用型人才B.科举制不利于教育公平
C.经济发展影响教育水平D.*体制容易引发科场舞弊
31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五.非选择题(22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诈(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燧《千百年眼》
材料二、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
——据钱穆《秦汉史》整理
材料三、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时期王国对中央构成哪些方面的威胁。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9分)
(3)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9分)
高一上册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doc正在阅读:
高一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一上册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08-02
时代在变化作文900字11-14
学炒菜作文500字08-20
爸爸,您能多陪陪我吗作文450字10-08
2021年上半年河北中级银行从业资格免考申请时间:3月31日至5月8日06-30
歌手大赛主持人开场白台词大全,歌手大赛主持人开场白04-29
2018年福建专升本考试将于6月30日举行考生需6月12日前递交申请06-11
第一次包饺子作文800字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