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辅导资料-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三篇】

副标题: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三篇】

时间:2024-03-03 07:55: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二# 导语:】本篇是®文档大全网为您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三篇】,欢迎大家查阅。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1、分类:凸透镜、凹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如:老花镜,远视眼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如:近视镜。

  2、名词: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光心的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焦点和焦距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5、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折射光线过焦点;

  (3)入射光线过焦点,则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二、生活中的的透镜

  1、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实像和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实像和物体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虚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和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三、探索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倒正放缩虚实像距应用

  u>2f倒立缩小实像f

  u=2f倒立等大实像v=2f

  f2f投影仪、幻灯机

  u=f无像

  uu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情况总结:

  ①两个分界点: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焦点;成放大、缩小像分界点:两倍焦距处。

  ②当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实像变大;当物体从透镜向焦点靠近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大,虚像变大。

  ③实像与虚像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的交点,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四、眼睛和眼镜

  1、眼睛:眼球好像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眼睛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近视眼及其矫正: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方,到达视网膜时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近视眼要戴凹透镜矫正,是利用了凹透镜能使光发散的特点。

  远视眼及其矫正: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远视眼要戴凸透镜矫正,是利用了凸透镜能使光发散的特点。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用凸透镜做物镜,用凸透镜做目镜,物镜的焦距很短。物距大于物镜焦距并小于物镜二倍焦距,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该实像相对于目镜来说相当于一个物体,相对目镜的物距小于目镜的焦距,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像是倒立的)

  2、望远镜

  开普勒望远镜(课本中讲到的):用凸透镜做物镜,用凸透镜做目镜,物镜的后焦点与目镜的前焦点重合。物距大于物镜二倍焦距,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物镜在物镜焦点附近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该实像相对于目镜来说相当于一个物体,相对目镜的物距小于目镜的焦距,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实像放大。(像是倒立的)

  伽利略望远镜:用凸透镜做物镜,用凹透镜做目镜。

  望远镜物镜的直径较大,可以会聚更多的光线,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

  视角: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物体对眼睛的视角越大,眼睛看到的物体就会越大。

  第四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计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1、温度计

  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

  ①温度计的原理: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②分类及比较: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量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2、摄氏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单位:开(K)。换算关系T=t+273K。

  3、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

  1、物态变化

  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这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熔点和凝固点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的熔点,不同晶体的熔点一般不同。熔化图像。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凝固图像。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改变;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改变。

  三、汽化和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1、沸腾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水的沸点是100℃。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2、蒸发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3、液化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液化放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四、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常温下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一、电荷

  1、电荷

  带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

  摩擦过的物体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

  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装置。原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

  2、原子的结构原电荷

  原子结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所有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原电荷。1e=1.6×10-19C,任何带电体带的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3、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常见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等。

  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常见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

  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叫自由电子。金属导电,靠的就是自由电子。

  4、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的物体约束电子的能力不同,在摩擦起电过程中,约束电子能力弱的物体因为失去电子,有了多余的正电荷而带上了正电,约束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因为得到电子,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两个物体所带电荷是等量异种电荷,电荷总量没有发生改变。

  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路中有电流的时候,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定向移动。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按照这个规定,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2、电路的构成

  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4、三种电路:①通路②开路③短路

  三、串联和并联

  1、串联和并联

  串联:把元件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

  并联:把元件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

  2、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四、电流的强弱

  1、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

  电流就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I表示,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

  1A=1000mA、1mA=1000μA

  2、电流表的连接

  ①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②电流从电流表的正(红)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黑)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测量值。

  3、电流表的读数

  ①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测量时,必须明确电流表的量程。②确定电流表的分度值,即表盘的一个小格代表多大的电流(选用0—3A量程时,每个小格代表0.1A)。③接通电路后,看看表针向右偏过了多少个小格,就能知道电流是多少。

  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I=I1=I2=I3=……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I=I1+I2+I3+……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三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T55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