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 导语】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一、教学内容
PEP三年级上册Unit 1 Hello! A Let's talk, Let's play, Let's sing
二、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能听懂,会说Hello. Hi. Goodbye. Bye-bye. I'm...
2. 能力目标:通过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以及道别等情景,让学生在模仿、学习、
表演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自然与真实运用的目的。
3. 学习策略
(1)以活动为途径,渗透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让
学生能把所学的内容主动联系实践,在生活中使用
英语。
(2)通过小组竞争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通过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4.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
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
三、学情分析
由于三年级是小学
英语的始开年级,所以在开学的第一次课也就是上节课老师与学生讨论了学习
英语的意义,激发了学生想学
英语的兴趣和愿望,同时让学生初步接触了一些最基本的
英语课堂组织用语,如Stand up. Sit down. Follow me 等。本节课学生是第一次正式接受
英语课的学习,教师需要呵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开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Hello/Hi. I'm...
2. 教学难点:元音字母I在单词I、Bye、White 中的发音。
五、教具准备
1. 将教师用书后所附的本套教材主要人物的图片复印或剪下,涂色后制成头饰。
2. 为Let's play中的击鼓传花
游戏准备相应的道具。
3. 本课人物的幻灯片、《迪士尼神奇
英语》光碟、录音机、本课录音磁带、奖品贴画。
六、教学过程
1. 热身(Warm up)
T: Hi, boys and girls. Look, what's this?
Ss: CD/VCD/DVD.
T: Cool. You're great!(做动作:竖大拇指表扬学生。)你们知道的
英语知识真不少!Yes, it's a VCD. It's Magic English. (展示给学生看)
T: Do you like cartoon(动画片)?
Ss: Yes.
T: Let's watch it, then tell us what can you see?What can you hear?
T: What can you see, boy?(Ask one student to answer.)
S1: 我看见有小飞侠、米老鼠、唐老鸭、阿拉丁……
S2: 我看见有Snow White和七个小矮人……
T: What can you hear, girl?
S3: 我听见米老鼠说:“Hello! I'm Mickey...”
S4: 我听见说:“Hello! Nice to meet you! ...”
设计意图:因为是孩子的第一节
英语课,所以我采用活泼、富有吸引力的卡通片来增强他们对
英语学习的兴趣。首先由孩子平时生活中所熟悉的VCD入手,我选用了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Magic English动画片,由于迪士尼神奇
英语中的人物、动物都是孩子最感兴趣、最喜欢的,再加上让学生自我挖掘已知道的
英语,消除了畏惧心理,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
英语学习兴趣。所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孩子学到了知识、也消除了对
英语学习的恐惧。
2. 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⑴ T: Today, Miss Li will make some friends. 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s?
Ss: Yes.
(The teacher walks to a student.)
T: Hello, I'm Cami (My English name). What's your name?(教师将手伸向该下学生,做出请他回答的手势。)
S1: Hello! I'm Wang Jiaqi.
T: Hello, Wang Jiaqi.(教师友好地与该学生握手)
S1: Hello, Cami. (对该学生进行奖励,将小贴画贴在该同学身上。教师也可以和她拥抱一下表示友好。)
T: I'm...(提醒并纠正I'm的发音,应为/aim/不能读成/em/)
Then the teacher walks to other students and greet them in the same way.
设计意图:老师与学生交朋友,旨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对学生适当地评价,更能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鼓励他们大胆开口说
英语。
(2) 用介绍朋友的方式出示这节课中的主要人物,让学生熟悉他们的相貌和名字。 T: Now you have many friends. Do you want to make more friends?
Ss: Yes.
① 通过幻灯呈现本课人物 Sarah、Miss White、Mike和Wu Yifan的图片。
T: Hi, kids. Look, this is Sarah. This is Miss White. This is Mike and this is Wu Yifan. They are all my friends. (将名字带读几遍)
② Ask several students to come to the front and put on the headdresses of these
characters: Sarah, Chen Jie, Mike, Miss White to practice "Hello! I'm ..."
③ The teacher takes out a headdress on which is Sarah. The teacherputs it on and says, "I'mSarah." Then the teacher walks to a student.
T: Hello! I'mSarah.
S7: Hello, Sarah!
T: Goodbye.
S7: Goodbye.
T: Hi, boys and girls. Is he cute?(师竖大拇指)
S7: Yes.
T: Yeah. I think so. Super!
设计意图:从熟悉的教室内的同学过渡到书本上的新人物,层层递进。漂亮的幻灯及有趣的头饰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鼓励其他学生对该学生和老师的表现进行评价,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气氛。
⑶ 听录音来展示并跟读Let's talk部分的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三年级是
英语学习的起始年级,因此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
英语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先整体感知录音,手指认读,既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也加强对学生认读能力的训练。
3. 趣味操练(Practice)
⑴ 击鼓传花
教师先讲清规则:全班分为两大组,教师有节奏地敲击小鼓,两组学生同时开始传花,当教师的鼓声停止时,两组各有一名学生拿到花,这时,拿到花的学生就说Hello/Hi, I'm ...
⑵ 情景表演:表演A部分对话
教师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然后安排四人小组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击鼓传花这个
游戏进一步巩固本课的重点句型,同时情景表演也为不同程度的孩子提供了表现的舞台。
⑶ 学唱歌曲:Hello!
4. 任务实践(Task-based Teaching:Make friends.)
教师先讲清楚要求,必须用今天学的单词、句子“Hello!” “ Hi! I'm...”“Goodbye”等和你想交的朋友交流,交流成功请互换小贴画。让学生明确这是活动也是竞赛,看谁交的朋友多。(背景
音乐:播放本单元歌曲:Hello!)
T: Well, kids. It's time to make friends. Listen carefully. It's a task and also a
competition. Please make friends by using what we've learned today like "Hello! Hi! I'm... Goodbye! " Let's look, who can make the most friends. Try hard, everybody! Ready ---- Go!
设计思路:在学习完本课的知识后给学生设计了“交朋友”的任务,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当中,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真正感知、
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在玩中学,用中学,学中用。
5. 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1) 听录音,仿读会话,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内容。
(2) 遇到老师、同学和家长时要用Hello/ Hi打招呼;分手时要用Goodbye/ Bye-bye
道别。
设计意图:“听录音,仿读会话,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内容”是本课后的巩固运用,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对学生提出用
英语打招呼也是为了
进一步培养学生学
英语,用
英语的思想。
6. 评价小结(Assessment and Summary)
数一数看谁身上的小贴画最多,谁就是今天的“小小外交官”。
T: Let's have a look, how many stickers have you got?
设计意图:数贴画并评选“小小外交官司”,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呵护,同时也是对他的激励,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和自信,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并学有所获。
【篇二】
一、教学内容:
Let’s say and Let’s sing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
英语打招呼、告别;
2.使学生会唱字母歌;
3.通过一些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
英语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灵活运用
英语的能力,养成活学活用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会打招呼
2.学会唱歌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1、
游戏教学法:学生通过
游戏掌握本堂课的单词和句型。在本课堂中,表演对话等活动对单词和句型进行操练。
2、实践行动法:以日常生活中打招呼的情景,操练学生口语能力。
3、歌唱教学法:通过教唱歌曲和随机改编歌曲,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巩固和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记得更深
刻和更牢固。歌曲使人轻松、快乐。歌曲使人记忆深刻,通过歌唱学习
英语能长久记忆。老师唱问,学生唱答,一唱一和,快唱快和,慢唱慢和,灵活贯通。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受快乐。
五、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写字母a、b、c、f、x让学生认,区别
英语字母和汉语拼音,今天学习一种新的语言——
英语。
2.介绍
英语 3.说一说,你知道的
英语词汇。那么我们今天从最简单学起。
(二)新知
1.认识图片上这个小可爱吗?它叫hello kitty。跟我们今天内容一样。
2.讲解hello、hi
3.对话练习(教师与学生对话,同桌对话)
Hello miss wang hello hello everyone Hello xxx hello/hi
反复练习,要每个人都说。
4.讲解goodbye byebye bye 再见,拜拜
5.对话练习
Goodbye misswangbyebye/bye
反复练习,每个人都说
6.hello、byebye合起来练习
7.观察
英语与汉字的写法组成上有什么不同?组成
英语单词的教字母,
英语单词就是由一个一个的字母组成。所以要学好
英语得必须掌握好26个字母。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字母歌。
播放字母歌视频,学生跟着视频学习字母歌
表演唱
8.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打招呼用hello,告别用goodbye。
七、板书设计
Hello
Hello
Hi
Goodbye
Bye
Byebye
【篇三】
教学过程
1 热身、复习 (Warm-up/Revision)
(1) 唱“Hello”歌。
/play/11147/267962.shtml
(2) 师生互相问候Hello! /Hi!
(3) 学生将胸卡戴在胸前,分别起立做自我介绍。如:
a. Hello, I’m Mary.
b. Hi! I’m Peter.
2 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 老师指着自己的英文名卡说Hello! I’m Miss/Mr?. 然后用My name’s?. 反复说三到四遍自己的名字,速度由慢到正常。接着教师对一名学生发问What’s your name? (用清晰、缓慢的语调问两遍)边问边指他/她的名卡,并可以用夸张的口型提示他/她回答My name’s?. 教师对第一个应答学生应重点表扬,并发给他/他小奖品,以次鼓励学生认真听别人的问答,努力模仿教师说的新句型。用类似的方法在教室里与学生进行问答练习,注意引导学生用My name’s?. 回答问题。
(2) 跟读、模仿What’s your name? 注意学生对name一词中 a
(3) 教道别语See you., 告诉学生其中意思是“再见”或“一会见”。教师同时可介绍一下
英语中有许多单词是一词多意,在不同情景中表示的意义不同。Welcome 还有不必表示感谢的意思,当对方说Thank you. 谢谢的时候,通常可以回答 You are welcome. 表示“不用谢”或“不客气”。学生在此简单了解一下即可,教师可在今后多说多用,起到引导、表率的作用。
(4) 听录音,放投影或通过录像、VCD来展示B部分Let’s talk 3 趣味操练 (Practice)
(1)Pair work: 可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书上Let’s talk 的对话。
(2)Let’s play中的
游戏,可请几个学生站在门外做迎宾先生或小姐,再请几个同学做嘉宾。每位迎宾者用Hello! What’s your name? 进行发问后,嘉宾须用My name’s?.答出自己的名字,方可入内。教室里的其他同学鼓掌并用Welcome! 向他(她)表示欢迎。教师注意提示学生区分发音的正、误,培养学生练习听力的能力,养成会听的习惯。在纠正发音时要适度,切不可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3)四人或六人为一个小组,先将学生自制的名卡头饰收集在一起,再由每组的“小老师”通过问What’s your name? 其他同学回答My name’s?. 的方式练习,答对的同学拿回自己的头饰戴在头上。
小学
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三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UW3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