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 导语】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一次成功的实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这位教育家从手提包里拿出一个瓶子,又取出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他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个小铅锤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子头,先后把铅锤放到瓶子里。
他对三个学生说:“这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说完,他又问:“记住了吗?”三个学生齐声回答:“记住了。”
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
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教育家问这个女孩:“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
女孩如实地告诉了他。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又问。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①认识“锤、堵、获”3个字。会写“育、瓶”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验”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做人要谦让,要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课前准备
演示实验的课件。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①出示课题:一次成功的实验。
②质疑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什么人在做呢?又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
教师可以把以上问题写在黑板上。
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②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③指名读课文,互相评价。
④课文是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老师板书:实验这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每部分重点讲了什么?学生边读边想。
⑤组织交流。
a.请三个学生分别朗读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这三个部分。
b.再请三个学生分别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部分内容。
精读感悟
①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你有哪些已经解决了?
②组织学生交流已经解决的问题。主要交流以下三个问题:
a.什么人在做实验?
b.又是怎么做的呢?
c.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在交流第二个问题时,教师可演示实验过程的课件。
识字写字
①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②指导观察要求会写的字。
a.引导学生分析“绳、险、俩、堵”这4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
b.引导学生分析“瓶、顺”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右一样宽)
c.引导学生分析“育、系、茶、危、索、获”这6个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d.引导学生思考写左中右结构的“激”应注意什么。
③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即时评价。
实践活动
演示课文中这个实验的课件,鼓励学生课后与同伴一起做一做这个实验。
第二课时
继续精读感悟
①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已经理解了?
②重点引导讨论“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个问题。
a.4人小组讨论。
组长负责整理本组的意见,代表小组进行全班交流。
b.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要抓住重点语句,如: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谈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流认识到,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小女孩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关键的时刻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危;二是三个学生有合作精神。互相配合得很好。
③让学生再质疑,再释疑。
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①学生先试着自己读一读。注意体会不同人物不同的语气。
②小组内合作读一读。
③各小组毛遂自荐来读,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拓展活动
请你写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课文中的这位小女孩。写好后和同学交流,也可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
课后我就在思考,在这一节课中是否就是以学生为本了呢?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活的,是能思考、能活动的。学生不是无条件的储存器,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转化为他本人的财富,没有学生的思考和记忆,没有学生的主动努力,他们的知识就无法实现,任何人也不能代替他们学习。这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加入他们的世界,融入他们的情感,才会拥有与学生一样的快乐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