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经典句子精选

时间:2022-09-09 07:14: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能力训练# 导语】《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下面是©文档大全网分享的道德经中的经典句子精选。欢迎阅读参考!



1.道德经中的经典句子精选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翻译讲解】: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一定是因为有的丑恶;天下皆知善之所以为善,一定是有了恶。

  【感悟】美与丑,善与恶相对立而存在。

  2、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翻译讲解】:深知本性雄强,却守持雌柔,(将成为)天下所归的沟溪。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将成为)天下的范式。深知身份荣耀,却安守卑辱的位置,(将成为)天下归附的川谷。

  【感悟】此句成为历众多名士的诉求。

  3、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翻译讲解】:塞信私欲的通道,关闭情感的门户,终身不会窘困。

  【感悟】老子此语,道出洁身自好,抑欲生安的道理。

  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出处:《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翻译讲解】: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感悟】老子对“道”作了总结性论述。“天之道,利而不害”,是老子的自然观。“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他的政治观。

  5、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翻译讲解】: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

  【感悟】器小易满,海纳百川。浅陋的人才居功自傲,做大事的人总是谦虚的。

2.道德经中的经典句子精选

  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翻译讲解】:以正道治国,以奇计用兵,与民休息安定民心才能臣服天下。

  【感悟】治国须正,用兵须奇,顺应自然,才能达到无为而治。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用兵、平天下的基本策略。

  2、见小曰明,守柔曰强。——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翻译讲解】:察见几微叫做明,守持柔弱叫做强。

  【感悟】有为者当明察秋亳,而对外又能守持柔弱。

  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翻译讲解】:最完善的,总让人感到有什么缺失的地方,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最充盈的好像空虚,它的作用没有穷尽。最正直的好似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拙笨,最善辩的却好像有理说不出。

  【感悟】老子认为,事物达到的境界,其表现形式将归于自然。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八

  【翻译讲解】: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感悟】这是老子具有辩证思想的名言。要正确对待祸福,从不利中看到有利,有利中发现不利。

  5、治大国若烹小鲜。——出处:《道德经》第六十章

  【翻译讲解】:治理大国就像烹煮小鱼(一样的道理)。

  【感悟】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的方略。毛传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矣。”

3.道德经中的经典句子精选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出处:《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翻译讲解】: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感悟】老子提出了“真善美”之说,这是《老子》五千言的精辟结语。

  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翻译讲解】:我有三件宝物永不放弃:一是慈爱,二是俭约,三是不逞强好胜。

  【感悟】老子提出“三宝”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慈爱是“三宝”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活上节俭及为政简约,是“三宝”的关键;“不敢为天下先”,才能处处争先,这是老子“三宝”的核心。

  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翻译讲解】:善于为将帅的人从不夸逞勇武;善于作战者不轻易冲动发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与敌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

  【感悟】“处下”与“不争”是老子思想的重要方面。此处结合用兵、用人,阐述了“不争之德”,强调“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在军事上的运用。

  4、抗兵相加,哀者胜矣。——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翻译讲解】:两军势均力敌,哀痛的一方胜利。

  【感悟】哀兵必胜,军队在悲愤与压迫面前,战斗力。

  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翻译讲解】:当人民不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大乱的威胁将要到来。

  【感悟】赢得民心,关注民生,是社会安定的根本。

4.道德经中的经典句子精选

  1、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翻译讲解】:处理困难的事,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要从细微处做起。

  【感悟】只有由易入难,积少成多,才能成就大事。

  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翻译讲解】: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感悟】对天下大事难事,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没有办不成的。往往有为的人,从不大而化之一做事,却成就了大事。小事不做,大事不成!

  3、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翻译讲解】:做事要做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处理祸乱一定要在祸乱发生之前。

  【感悟】老子提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观点。事物在量变之中,但还未形成质变之前,有的尚处于萌芽状态,就要及早动手解决。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翻译讲解】: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感悟】揭示了量变与质变的深刻道理,只有从实际出发,一点点积累,才能成就大事。

  5、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翻译讲解】: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感悟】做事贵在坚持。谁笑到最后,谁笑得。

5.道德经中的经典句子精选

  1、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翻译讲解】: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然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想不到的困难。

  【感悟】一诺千金,言出则必行。遇事思虑周详,才能成竹在胸,成就大事。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翻译讲解】: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感悟】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人们尽管把他装饰得很漂亮,但用后就扔掉,不是爱他,也不是恨他,人们对待刍狗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圣人无偏爱,还百姓以自然。

  3、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出处:《道德经》第四十章

  【译解】天下万物生于(看得见的)具体事物(有),而具体事物(有)由看不见的“道”产生。

  【感悟】这是老子关于宇宙观的诊断。

  4、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出处:《道德经》第四十章

  【翻译讲解】: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感悟】这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是一样的道理。

  5、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翻译讲解】:天道对人无所偏爱,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人。

  【感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道无为而任自然,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良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Xa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