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在《从前慢》中说过:“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子变得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半世之别两重天,处于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中的我们,再也看不到像木心诗中所言的场景了。早上一醒来,就匆匆吃完早饭出门,挤上拥挤的地铁,在令人窒息的微小空间中,拿出手机,开启了“碎片化”的生活。
趁着一些零碎的时间看了本书,背了几个单词,在中午闲暇时,刷了一会儿微博。这些“碎片化”的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们浮躁的心理被这个“方便”的时代所激发出来的。现在的书店,最显眼的位置放的一般都是:教辅书,畅销书,养生书,而那些文学巨著并不那么热门。与此同时,现在还出现了许多听书软件,说是能让你二十分钟听完一本名著,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相比从前,在古典音乐大为风靡的启蒙时代,贵族们听一次音乐就要好好打扮,坐着马车来到音乐厅中,一听就是好几个小时;而现在只是在空闲时间听个三五分钟,那时与现在的生活方式大相径庭。所以,现在的人们是越来越耐不住性子的,急功近利导致了“生活碎片化”这个现象。
退一步讲,从短浅的目光看来,碎片化的确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效率上的提高,但这也是在某种角度上是这样的,当你为自己的高效生活而欣然自得时,殊不知,你可能也失去了很多。你用十分便捷的APP听完一本名著,仅用了20分钟。你为此沾沾自喜。可你真的获得了名著的精髓吗?白岩松在《白说》中有一句话能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名著的伟大,并不在于它的中心思想,而是在于细节,那种'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细节。"音乐亦是如此,现在的便利让我们一听即过,无更多思考。所以,像这样的人文因素,不能与碎片化相融。
在这个阅读与浮躁齐飞,艺术与便利一色的时代中,做些看似"无用"的事情好像显得犹为重要。黄公望在迟暮之年用了六七年的时间画了一幅《富春山居图》,送给了一个叫无用的僧人,为自己的无用生活做出感慨。可在这几十年后,这幅与"无用"息息相关的画出名了,不仅出名而且名垂青史,而当年那些大官贵人先进又漂于何处?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是否多年之后,这样碎片化的生活会如上述的那些达官贵人一般销声匿迹于历史的洪流之中?
我不得而知。
正在阅读: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1000字11-05
精彩的运动会作文500字06-25
高三生物选修二知识点整理02-06
幼儿英语:小班英文自我介绍05-06
德国留学读高中条件06-05
初中写景作文大全:第一次游泰山06-16
2022年山东济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查询入口05-20
2018年北京初级经济师考试报名入口:中国人事考试网【已开通】06-29
以爱为话题的作文600字01-01
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复习11-17
好书伴我行作文800字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