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长笛:曲笛与梆笛风格初探

时间:2023-10-03 05:19: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可以说明早在张骞通西域之前约半个世纪,笛类乐器已经在我国境内得到流传。隋唐时期,关于笛已有大横吹,小横吹的记载。宋朝,笛在民间音乐中的地位已经很重要。当时民间有种音乐表演形式叫做“鼓笛曲”,鼓和笛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件乐器。另外,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也多记载了笛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如南宋杨万里的诗《安乐坊牧童》:“前而骑牛渡溪水,后儿骑牛会问事,一儿吹笛笠簪花,一牛载儿行引子。”这些诗句反映了笛子演奏已经渗入民间,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流传。明、清时期,笛子在民间音乐中应用得更加普遍,已经成为了江南丝竹、十番鼓、十番锣鼓等许多乐种中的主奏乐器,并在许多戏曲、说唱伴奏与民间器乐合奏中不断的发展它的演奏艺术。笛子的形制,一般是竹制管身,管身上开吹孔、膜孔、两个(或四个)出音孔以及六个按音孔。

  膜孔上蒙以芦膜或竹膜,吹孔左端堵以笛塞,横吹。笛子在全国流行的形制很多,但主要是曲笛(昆笛)和梆笛两种。曲笛长于伴奏昆曲以及南方各种地方乐中的合奏;梆笛则用于梆子腔伴奏以及北方各地方乐种的合奏。正是这两种笛子的风格各异,造成了我国笛子演奏艺术风格产生了南北两派的区别。曲笛主要流传于我国南方,主要是江、浙、闽、粤一代。代表曲目有陆春龄演奏的《小放牛》、《鹧鸪飞》、《欢乐歌》、《中花六板》;赵松庭演奏的《三五七》、《早晨》以及江先谓的《姑苏行》等乐曲。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是江南曲笛演奏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曲笛演奏风格的形成,与盛行于上海市内、市郊的丝竹乐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其演奏特点,音乐圆润甜美,悦耳动听,气息控制细腻,音量强时亮而不刚,弱是柔而不涩,有着很高的造诣。陆春龄改编演奏的《鹧鸪飞》原为湖南民间乐曲,后曾经以丝竹乐合奏及箫独奏等多种演奏形式在江南广为流传。

  五十年代陆春龄将它改编为笛曲,成为了曲笛代表性的优秀乐曲。该曲以民间板式变奏的原则,将原曲一小节的旋律扩充为两小节,并以细腻的加花手法,使旋律优美流畅,富有抒情性、歌唱性。江南曲笛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赵松庭,其曲笛演奏艺术的发展,建立在广泛的戏曲音乐基础上,有着深厚的民间音乐基础。他的曲笛艺术不仅具有昆曲典雅秀丽的吹奏特点,又有乱弹、高腔热闹、粗犷、活泼、流利的演奏风格。

少儿长笛:曲笛与梆笛风格初探.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Z78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