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作为昆曲伴奏音乐的主奏乐器,在与昆曲相生相伴的漫长过程中,其美学品格的形成受到昆曲艺术的深刻影响。
昆曲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昆曲是昆山腔融合北曲与弋阳腔、海盐腔等南曲诸腔于一炉,并加以提炼,其音乐上的艺术成就是巨大的。经过明代魏良辅改良后的昆曲唱腔更加清柔委婉,称为“水磨调”。在唱腔上,所谓调用“水磨”,是指将曲调设计得委婉细腻,像“水磨”的效果那样软绵滑润。
昆曲的演唱对于字声、行腔、节奏等有极其严格的规范。在字声、行腔上,注重声音的控制以及咬字发音并对字音严格要求,平、上、去、入逐一考究,每唱一个字,注意咬字的头、腹、尾,即吐字、过腔和收音,并有“豁”、“叠”、“擞”、“嚯”等腔法的区分以及各类角色的性格唱法。使音乐布局的空间增大,变化增多,其缠绵婉转、柔曼悠远的特点也愈加突出。
在节奏上,节奏速度的徐疾,音乐的板式节拍,除了南曲“赠板”将四拍子的慢曲放慢一倍外,无论南北曲,都包括通常使用的三眼板、一眼板、流水板和散板。具体表现为放慢拍子,延缓节奏,以便在旋律进行中运用较多的装饰性花腔,除了通常的一板三眼、一板一眼外,又出现了“赠板曲”,即将4/4拍的曲调放慢成8/4,它们在实际演唱时自有许多变化,一切服从于戏情和角色应有的情绪。
昆曲在器乐编配的织体、横向旋律润饰手法(润腔)上有其独特的讲究由于以的笛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上赠板的广泛使用,以及它本身受吴中民歌的影响而具有的“流丽悠远”的特色,使昆腔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著称。
可以说,正是这种细腻委婉的“水磨腔”,塑造了昆剧演唱的美学特色。
昆曲经明代魏良辅等人的革新后,创立了的“水磨调”。与此同时,也确立了笛子为主奏乐器。昆笛演奏在与昆曲演唱的水乳交融中,形成独特的演奏特点,表达了深邃的意韵,这些都使昆曲音乐更加典雅秀美、妩媚迷人。
(1)昆笛是在与昆曲声腔的融合中形成自己的美学品格
少儿长笛学习:昆曲笛乐初探.doc正在阅读:
少儿长笛学习:昆曲笛乐初探05-27
小学生写人英语作文范文:我的爸爸02-28
校园艺术节开幕式主持人串词03-30
精选儿童绕口令:连念七遍就聪明06-04
2023安徽宣城市人民医院(皖南医学院附属宣城医院)第三批次招聘9人公告08-01
[2017审计报告真实范文]2017年整改报告范文02-13
2017年吉林成人高考高起点史地真题及答案(Word版)10-10
2016年广东广州市海珠区海幢街道招聘城管协管员公告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