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电子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课件【三篇】

副标题: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课件【三篇】

时间:2021-10-26 06:45: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件# 导语】课件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课件,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课件不必有固定的形式。下面是©文档大全网整理分享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篇一】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课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7个会认字,学会本课生字以及新词;理解“斑驳陆离、罢了”等词的意思。

  3.通过理解感悟重点词句,理解课文重点句子的意思。

  4.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理解感悟重点词句,理解课文重点句子的意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出示荷叶图,要求学生说说当自己看到一池碧绿的莲叶时,会想些什么?导入:当作者看到玄武湖的田田莲叶就会心生感动,想起祖母,为什么呢?学习了课文《莲叶青青》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朗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想知道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和新词。

  3.教师分发学习纸条,巡视。

  4.检查自学情况:

  (1)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组词。

  (3)重点指导书写“斑、缸、替”。

  5.找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解决环节一质疑中容易解决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小组内互动交流。

  2.反馈分段情况。(教学预设:)

  第一段(1):写作者由玄武湖那一望无际的田田莲叶勾起了对祖母的回忆。

  第二段(2-4):回忆了祖母每年在自家的院子里种植荷花的情景。

  第三段(5-7):写祖母把自己喜爱的'荷叶剪下来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疮。

  第四段(8):照应开头,写我看着一池的莲叶想到了祖母,令“我”感动。

  3.指出回忆祖母令“我”感动的事的部分,并再次概括内容。

  4.谈感受,朗读。

  提出学习任务: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画句子。

  2.展示自己积累到的诗句。谈谈作者找不到自己想要的诗句的原因。(那些句子都不能与祖母相比,“我”只想到祖母。)

  3.朗读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斑驳陆离”;了解作者的心事,感情朗读句子。(预设:对祖母的思念,作者由景到人,触景生情。)

  提出学习要求

  五、小结。

  感悟作者对祖母的思念之情。

  小结:引导学生体会“我”对祖母的思念。

  六、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把5-7自然段多读几次。

  2.抄写生字。

  

【篇二】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课件

  教学要求

  1、认识并学会9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通过课文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理解“一望无边、左邻右舍、念念有词”等词语。

  3、学习课文第1段。

  教学准备课文中的插图、生字卡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2、解决上面质疑中容易解决的问题。

  三、检查读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练读。

  2、分自然段读课文。

  3、再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反馈学习情况。

  3、各个小组修改各段意。

  4、重点引导朗读描写“祖国”喜爱莲叶的语句。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定小组朗读第一段。

  2、自主学习第一段,并针对第一段提出质疑。

  3、我喜欢莲叶吗?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喜欢,我生出了许多感动,心里急急忙忙地寻找着合适的句子。)

  4、那么,为什么作者偏偏找不到自己要的诗句呢?

  5、你知道我的心事是什么吗?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通过课文的学习,观察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的长相,抓住特点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1、学习课文第2段。

  讨论:A祖母喜爱荷花吗?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B找出课文中体现祖母让我吃惊的语句,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我的感受。

  C看着祖母这样地照顾荷花,有什么感受?并体会了什么?

  D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地看看祖母,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分析这句子的修辞手法。

  2、学习课文第3段。

  A出示提纲。B让学生自学。C反馈学习情况。

  3、学习课文第4段。

  A全班一起朗读第4段。B你读懂了什么?你理解最后一句话了吗?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7莲叶青青

  下大工夫

  爱惜莲叶守、欣、喜

  让、欣赏

  祖母分享快乐

  倒贴茶水

  乐于助人、剪叶治疮

  念念有词

  

【篇三】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课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3.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会认生字,掌握理解新词语。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前准备]

  课前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莲叶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进行资料展示。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荷叶的画面。这是什么?

  资料:荷花:又名莲花、水芝、水芙蓉、莲。睡莲科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花期6月-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月-10月。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

  你看到荷叶,你会想起什么?有什么感受?

  [此处设计意在于鼓励学生说话,不拘于形式,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和思考。]

  作者望着那一望无际的田田莲叶,会生出许多感动,想起自己的祖母。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

  3.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

  4.结合生活实际、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含义。

  斑驳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欣喜:欢喜快乐。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念念有词:指人不停的自言自语。

  5.分节指名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意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已有知识自主学习,整体感受课文。]

  6.组词语:

  斑() 玄() 疮() 啸() 潇()

  班() 弦() 创() 萧() 箫()

  三、质疑解难。

  1.自读全文。找出不理解的问题。

  2.学生交流,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问题。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1)为什么看到一池莲叶,“我”就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

  (2)祖母为什么能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爱的荷叶?

  (3)课题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名?……

  [通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指导重点字,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藕:草字头,左下“耒”,右下“禺”

  萧:“肃”的笔顺是横折,长横,横,竖,小撇,点,竖撇,竖

  缸:部首“缶”,字形左高右低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打破单纯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

  五、作业:

  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

  出示荷叶图。这就是一望无边的田田莲叶。[板书:莲叶]

  到了炎炎夏日,莲叶亭亭地舒展开,色泽碧绿,青翠清凉[板书:青青]

  齐读课题。

  二、学文探究:

  1.为什么看到一池莲叶,“我”会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

  ——对祖母的回忆,为什么会感动?

  2.一年又一年,“祖母对荷花下的功夫让人吃惊”。

  祖母下了什么功夫“让人吃惊”?默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相应的句子。

  3.学习小组内,试着用“当……时,祖母……”的句式说一说自己刚才画的句子。

  [充分相信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来进行创造性学习。加强语文学习的操作性、实践性]

  4.学生汇报:

  (1)当挑来河泥时,祖母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

  (2)当种下挑好的种藕时,祖母两手污泥一直到胳膊肘。

  (3)当小莲叶快要冒尖时,祖母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

  (4)当小荷叶长出来时,祖母欣喜得像看到了新生的孙子。

  (5)当莲叶长大,有人夸奖荷叶时,祖母会倒贴茶水请人观赏。

  5.读到这儿,感动我的是什么?

  ——祖母对荷叶的喜爱之情。因为是十分喜爱,祖母下的功夫才会“令人吃惊”。

  6.选择第二至四自然段中感动自己的句子练习朗读。

  小组内评读。

  看插图,祖母种荷花的表情,体会“一脸欣喜”

  再练习朗读,体现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指名读课文。

  [品味词句,引导学生感受祖母对莲叶的特殊喜爱,为下文理解课文作铺垫]

  7.祖母非常喜爱荷叶。为什么却能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爱的荷叶?

  阅读第五至七自然段。祖母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8.学生汇报:

  (1)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替那个小孩儿忍受痛苦。

  ——为人善良的老人,富有同情心。

  看插图,祖母像往常一样,热情地与一位抱小孩的妇女打招呼。

  祖母想到的是孩子的病痛。这句话怎样读?

  指导朗读。“丝丝地”语速慢,替孩子忍受痛苦。

  (2)她醒过神来,赶紧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的荷叶。

  理解词语“醒过神来”,“赶紧拿……“咔”的一声,剪下一枝的荷叶”

  ——明白女人的来意,毫不犹疑地剪下莲叶,很痛快地剪莲叶,挑的莲叶给孩子治病用。

  此时,感动你的是什么?

  ——快点剪,早些用上,孩子的.病快点好。一心为他人着想。

  怎样朗读?

  ——想象祖母剪莲叶时的情景。

  “醒过神来”,“赶紧拿”,“咔”的一声,剪下一枝的荷叶”语速快,语气坚定、不迟疑。

  (3)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的荷叶也就越来越萧条。

  ——隔几天就剪一枝,祖母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爱的荷叶,一点不后悔。可一缸的莲叶能有多少,剪的比长的快,荷叶自然越来越稀疏,没有了生气。

  指导朗读:“每隔几天,她就要……”

  (4)“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荷叶可以观赏,是我家的独特风景。荷叶也曾年年被祖母送给邻居们泡茶喝。

  可是今年给孩子治病,才叫派上了“大用场”。

  ——没了莲叶,自然开不了荷花。在祖母看来,孩子的病治好了,比看开荷花还重要。不开花就算了。

  此时,感动你的又是什么?

  ——祖母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读出祖母的语气,体会祖母的心情:“大用场”的肯定,“不开花也罢了”的淡然。

  9.祖母对莲叶有特殊的喜爱。她自己种莲自己欣赏,不送人泡茶、治病行不行?

  ——祖母一心想到的是给别人治病。自己精心种的荷花派上了大用场,更有价值。

  10.你想对祖母说些什么?

  11.练习用你的朗读表达你的心情。

  组内每人选择一段话朗读,再推荐给全班同学听。

  12.老师范读第八自然段。你猜想祖母会做什么?

  ——观赏、泡茶、治病、蒸荷叶饭、做菜“叫化鸡”……

  真是一池清凉,众人分享

  三、总结升华:

  课题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名?

  男生读第一自然段,女生读第八自然段。

  ——体会首尾呼应。表达对祖母深切的怀念,由衷的赞美。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语言,引发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

  四、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莲叶青青心生感动

  祖母善良

  十分喜莲、送人治疮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课件【三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azE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