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 导语】2021年三支一扶考试备考正在进行中,为了方便考生及时有效的备考,那么,®文档大全网为您精心整理了2021年云南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备考知识点汇总,供大家关注。如想获取更多三支一扶考试模拟题及备考资料,请关注®文档大全网的更新。
【篇一】2021年云南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备考知识点汇总
考点一: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和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首先,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政治权利而不是政治自由。其次,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主体是公民,那么出现“人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表述有误。
考点二: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1.国籍条件: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那么没有中国国籍的人非我国公民,不享有选举权。华人和华裔不具有中国国籍没有选举权,但是华侨具有中国国籍选举权。
2.年龄条件:必须年满18周岁。那么未满18周岁的公民没有选举权。
3.政治权利条件:必须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如果只是犯罪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还会有选举权,比如张三在服刑期间未剥夺政治权利还能进行选举。
根据刑法第56条和第57条的规定,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对象主要是以下三种犯罪分子: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需要注意精神病患者有选举权。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
考点三:我国选举权的原则
1.普遍性:凡是年满18周岁且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都有选举权。
2.平等性:每个选民在每次选举中只能在一个地方享有一个投票权,不承认也不允许任何选民因民族、种族、职业、财产状况、家庭出身、居住期限的不同而在选举中享有特权,更不允许非法限制或者歧视任何选民对选举权的行使。这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在选举制度中的具体体现。
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我国选举法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
4.秘密投票(无记名投票):该原则与记名投票或以起立、举手、鼓掌等公开表示自己意愿的方法相对立,是指选民不署自己的姓名,亲自书写选票并投入密封票箱的一种投票方法。
【篇二】2021年云南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备考知识点汇总
一、市场失灵的含义
市场经济,或称市场取向的经济,是指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当前,在市场经济这一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如果当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不能实现资源的配置的情况出现,我们就认为这一情况属于市场失灵。
二、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
1.垄断
垄断指一个行业里有且只有一家公司(或卖方)交易产品或者服务。垄断行为是指:排除、限制竞争以及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规模经济和政府特许是垄断形成的两个主要原因。此外,资源的独占性如优越的地理位置、稀缺的矿产资源等也可能导致垄断现象的出现。
垄断产生垄断价格,导致低效率,损失经济福利,而且,为获得与维持垄断地位,垄断企业将进行非法的“寻租”活动,导致经济福利进一步减小。
2.外部性
外部性又称为外部经济,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即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负外部性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3.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私人物品”的对称。不能由私营部门通过市场提供而必须由公共部门以非市场方式提供的物品或劳务。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其对其他人的供应,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非排他性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
4.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指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不对称信息可能导致诸如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出现。
2021年云南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备考知识点汇总.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