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资格# 导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于考试而言,每天进步一点点,基础扎实一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一点点。®文档大全网为您提供了“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精讲:第六章”,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文档大全网!
一、经营管理的含义(P175)
【经营管理】是出版社根据党和国家的出版方针,适应消费者需要和出版物市场的变化,采取相应对策,以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筹划、配置资源,组织出版物生产与销售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我国出版社的经营管理,既有一般企业的共同性,又有意识形态方面的特殊性;既要在党和国家出版方针的指导下,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又必须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既要富有经营活力,又必须保证导向正确,坚持“两为”方向,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化,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二、出版社经营的目标和决策(P176)
(一)经营目标:
经营目标是企业根据主、客观条件制定的希望达到的预期效果。【多出优质图书,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增强经济实力,是出版社经营的基本目标。】
出版社经营目标体系主要包括:7个
1、社会效益:采取积极的措施,传承优秀文化,为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保持出版社健康地可持续发展。
2、出书定位: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
3、合理的出书规模和结构:
①规模体现:目标期内的出书总品种数和总字数。规模合理是指为保质保量的出版这些图书而必须投入的生产力要与本出版社的生产能力相适应。
②出书结构:包括出书门类比例和门类中各个层次的比例(初版书、再版书以及重印书的比例,重点与一般图书的比例,各类图书盈利能力及其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这关系到出版社的品牌形象,是出版社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
4、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地位:
市场竞争地位指标:发行总码洋、销售总收入、目标市场占有率、出书质量等级、出版社评估等级
品牌形象地位:指出书的总体特色及其品位,市场竞争的优势领域、以及标志性、代表性的图书、作者等在读者中的形象地位。
5、盈利能力:利润率、资产保值增值率、销售利润率等指标表示。
6、发展速度:指标有:年出版量增长速度、经济效益提高速度、出版规模扩大的水平、产品开发和创新的水平、管理和技术能力优化的程度、员工工资和福利待遇提高的程度等。
7、人力资源开发:指标有:各类人员的合理结构比例、高水平专业人员的比例、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员工培训费用的投入、人员流动比例等。
(二)经营决策及其步骤(P178):为实现经营目标对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选择。
经营决策受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制约。外部环境有: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受其影响的图书市场环境;内部环境主要是自身的资源状况。
决策过程包括:确定目标、明确问题、找出原因、收集数据、提出方案、方案评价与选优、方案实施与监控七个步骤。
三、出版社管理的职能和种类(P179)
(一)管理的基本职能:领导职能、组织职能、计划职能、控制职能,作用是协调集体活动以实现出版社经营目标。
(二)出版社管理的种类:
1、按管理范围划分:整体管理、具体环节管理、项目管理
2、按管理对象划分:计划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著作权事务管理、行政管理等
四、出版社管理机制(P181)
出版社管理机制:是指为了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而建立的内在运作方式。
(一)目标管理:是出版社围绕工作目标组织制订、实施相应规章的管理机制。
1.特点:使所有的部门和岗位都明确自己所应承担的目标责任,并围绕目标的实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内容:确定目标管理的工作方向、重点和预期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建立目标项目及其评价体系,组织目标管理的实施,对目标实施结果进行考核评价并相应的予以奖惩。
3.层次:3个层次
①宏观层次:以出版社为单位的目标管理。一般由出版社的上级主管部门设立指标体系。目前实行的主要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益”的评估考核。社会效益指标主要由:办社方向、出书结构与质量、优秀图书比例、队伍建设与制度建设等方面构成;经济效益指标由:销售收入、利润、成本控制、净资产增值率、资产利润率、资金周转率、资产负债率等方面构成。
②中观层次:以部门为单位的。以整个出版社宏观目标的分解和结构优化为基础,并着眼于微观目标的组合,主要在编辑、校对、出版以及发行等部门实行。
③微观层次:以个人或项目小组为单位的。主要在编辑、技术编辑、校对、发行业务员中采用。设定的目标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有一定激励力度。
(二)岗位责任管理:在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根据一个单位的整体目标和任务,细化各项工作任务,用制度的形式把它科学地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
1.实施岗位责任制的关键是:科学、合理地定岗定员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
2.岗位责任制的类型:
(1)以定量考核为主的制度:适用于发行和校对部门。(业务数量和质量评估)
(2)以职能考核为主的制度:适用于总编室、财务、人力资源、行政、后勤、信息资料等部门。(定性目标责任制)
(3)定性和定量考核结合的制度:适用于编辑和出版部门。
(三)项目管理:包括全过程管理和职能管理两方面。(P184)
1.全过程管理:六个过程
①项目的计划与设计:任务包括确定项目名称与目标,项目组成员,初步确定出版项目计划,进行项目可行性调研。成果是形成:图书立项申请书。
②项目的计划审定:任务有确定项目及项目组,确认出版流程,确认出版详细计划和阶段目标,确定实施所需的基本条件等。成果是:选题论证书。
③项目的出版实施:任务有组织和协调人力和其他资源,组织和协调申报选题、签订合同、编辑加工整理、设计、校对、印刷、发行等一系列环节的任务与工作,激励项目团队完成既定的工作计划,按时按质出版图书。
④项目的控制分析:任务有制定标准,监督项目的实施情况,分析差异和问题,采取纠偏措施等管理活动。
⑤项目的总结:任务有出版项目移交准备工作,出版项目完成总结和出版项目文件整理与移交等。还要收集反馈信息。
⑥项目的效益评估与结算。
2.职能管理:9个方面
①项目的综合集成管理:包括制订图书项目的集成计划及计划需要变更时的控制程序。
②范围∽:包括图书出版、营销工作所包括的各项工作的确定、实施和核实,并将计划分解成阶段目标按照集成管理的要求去控制,管理好图书出版各个环节范围的变动。
③时间∽:包括决定出版活动顺序,制定可以完成图书出版进度计划并进行时间控制,保证图书出版按时完成。
④成本∽:包括确定出版项目需要投入的资源种类;项目资源投入的数量和时间,制定项目资源供应计划的项目成本管理活动;为项目各项具体工作分配和确定预算与费用定额;通过费用管理,将成本控制在计划和预算范围内。管理工具有:费用估算技术、曲线法、生命周期费用分析技术和预算技术等。
⑤质量∽:包括确定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和为此所做的工作计划和安排;对各种结果进行监督,检验是否符合有关的质量标准,并设法消除那些造成不良后果的原因;在图书组稿、编辑、印制、发行过程中严把质量关,以使项目能够达到有关的质量标准。管理工具有:质量标准控制技术、基准点法、流程图表等。
⑥人力资源∽:包括采取内外部招聘的方式确定项目组成员并分配工作,努力提高项目管理班子作为一个集体发挥作用的能力;选取适当的管理模式,提高项目组的运行效率。
⑦沟通∽:包括协调策划、审读、编辑加工、发行等项目参与者对于交流和沟通的要求,明确信息的内容以及交流的方式,理清出版社、著作权人、合作方和读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方式。
⑧风险∽:包括风险识别;量化;回避。
⑨采购∽:包括明确图书生产时间,需要采购的材料及采购方式,编制详细可行的项目采购询价、订货、签订合同的计划并一一实施,确保采购的各种资源能够在需要的时间到位并符合要求。
(四)不同管理机制之间的关系:
岗位责任管理和目标管理是目前出版社管理两种基本机制,项目管理是正在兴起的新的管理机制。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目标管理确定工作努力的方向和实现目标的原则,强调的是工作的目标和预期的效果。岗位责任管理为实现目标提供保证,强调的是员工在本岗位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目标管理着眼于出版社整体工作,岗位责任管理是将目标落实到人,是目标管理的分解和细化。对个人而言,岗位责任与其应达到的目标又是一个整体。
项目管理是采用新管理模式对重点出版项目的全程、全方位管理。
对于管理者来说,实施目标、项目或岗位责任管理,目的都是为了明确出版工作的规范和要求,使各项实际工作尽量不出现偏差,以保证生产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6.2出版社计划管理
一、计划的作用:(P189)4个方面
(1)优化出书结构
(2)确定出书规模
(3)全面整合营销【营销的核心是提高读者和市场的满意度,扩大市场份额】
(4)协调全社行动
二、计划管理的内容:6个
根据计划涉及时间的长短,分为长期、年度、季度或月度计划。
根据计划的类型,分为编、印、发、财务等专项计划。
(一)选题计划:选题计划是出版社一切计划的基础
(1)年度选题计划:又称年度出版计划
(2)长期选题计划:又称选题规划
(二)年度出书计划:全年所准备出版图书的计划,包括初版、再版书和重印书两部分
1.初版、再版书出书计划(由总编室汇总确定)
2.重印书出书计划(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安排长销书、近年新书和多年未重印、市场售缺而有保留价值的图书。)
3.两部分图书比例的把握:重印书越多,经济效益越好,但初版书、再版书太少,会使出版社缺乏活力和后劲。
(三)发稿计划:
1.编制:由编辑部门汇总、梳理而成。偏重于介绍图书主要内容以及把握发稿时间和估计字数,不需要填写印张等项目。
2.发稿计划与出书、选题计划的关系:
⑴同一年,出书和发稿计划是重合的;非同一年,不重合。
⑵从出书计划,可看出本计划年度的生产经营大体情况;从发稿计划,可看出下一计划年度的生产经营部分情况;从选题计划,可看出长远的生产经营大体情况。这样,就形成了三者的“梯队”结构。
(四)印制计划:要计算每种书的字数、印张和印数,大体确定装帧形式和用纸类别,估算全年的排版、制版总量,印制材料总量和印刷色令数等,并提出保证印制质量、缩短印制周期、控制印制成本的要求。
按时间顺序编制,并分阶段实施。
印制材料备料的适当、适时、节约,对于保证开印时间、出书时间和质量、获得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五)营销计划:包括全年宣传推广活动安排、全年广告投放安排、全年图书销售计划(包括发货指标,退货率控制,初版、再版和重印书的发货比例,上架率的提高,销售网点的拓展,折扣率策略等内容)。
(六)财务计划:2个方面
1.保证全年生产计划的财务计划;
2.每个具体项目的专门财务计划;设计投入产出计划、现金流转计划、融资计划等,以供决策参考。
§6.3出版物质量管理
图书质量包括:1.与图书所载内容和编校质量有关,涉及图书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结构合理性、语言文字规范性等方面的表现;2.与图书的形式有关,涉及图书在整体设计、印制、材料等方面的表现。
一、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线:原因4个
1.高质图书能净化人的灵魂,提高人的品位,鼓舞人奋发向上;能满足人学习科学知识和技术的需求;能给人学习和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能美化和充实人的生活,给人带来愉悦和满足。政治性、思想性低劣的图书,会对读者造成伤害,甚至诱发犯罪。
2.高质图书能传之久远。质量平庸、低劣的图书会被时间无情的淘汰。
3.高质图书能体现出精神产品的丰富价值。
4.高质图书能够获得“双效益”,有利于树立出版社的良好形象。如果出版低级庸俗的书,即使赚了钱,但同时导致声名狼藉,甚至被社会摈弃。
二、出版物质量管理措施(P196)6个基本,3个特殊制度
1.选题集体论证制度: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论证方法,共同把好选题关。
2.选题报请审核备案制度:列入年度出版计划申报备案,新增补报备案,重大选题的必须审核、备案。
3.三级审稿责任制度:不同审稿意见互相补充,使意见更加深刻,更符合原稿价值。三审后,才能对稿件正式作出处理。
4.责任编辑制度和编辑持证上岗制度:
⑴责编的工作内容:初审、稿件加工整理、校样的通读、对整体设计、排版、校对、印制等环节的质量监督。
⑵责编的职责:使稿件内容更完善,不仅不留原则性错误,还要在原基础上有所提高;使体例更严谨、材料更准确,没有一般技术性差错;使语言文字更通达,逻辑更严密。
⑶责编的重要性,使得必须履行注册手续并持有责编证书。
5.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足够的具有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专职校对人员。
6.出书后的评审制度:设立专门图书质量评审部门或人员。应由具有出版专业高级职业资格的编辑人员和技术编辑人员组成,定期审读和评议。出版社根据评议结果,对相关责任人员奖优罚劣。
7.其他几项制度:3个
⑴重要选题图书外审制度:适用于重大选题、学术性和专业性特别强的选题。
⑵各学科交叉审读制度:适用于大型工具书的选题。
⑶专家通读及专项检查制度:
①专家通读:合编各学科稿件作全面或跨学科的专家专门检查。对确保大型工具书编校质量尤为重要。
②专项检查:针对一些涉及全书各学科的内容。
三、高度重视社会监督机制的作用(P199)
社会监督机制包括:出版行业协会监督、其他社会团体∽、读者∽和社会舆论∽。
§6.4出版社财务管理
一、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内容(P200)
1.出版社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企业效益的化。
2.出版社财务管理的目标:利润化。
3.财务管理的内容:筹资、投资、剩余分配。
⑴筹资:资金来源有权益资本(国家投入或增拨)和借入资本(债权人的信用和贷款)两种。后者是主要对象。
⑵投资:分为长期和短期投资。图书出版是短期投资。
⑶剩余分配:纯利润的分配。需要作出预算分配方案,用于弥补亏损以及提取公积金、公益金等。
二、出版社的成本管理:直接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
财务管理的中心任务:对出版物成本加以有效管理和控制。
三、出版社的纳税管理
(一)增值税(P202)
【增值税】:是对从事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从事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分为一般和小规模纳税人。出版社属于一般纳税人,实行纳税抵扣或发票扣税法。属于“价外税”。
1.增值税税率:
除挂历(17%)外,一般适用13%的税率。符合规定条件的部分出版物,国家实行先征后退的办法。
2.增值税计算中的相关项目(P203)
(1)当期含税销售额:某个月出版社销售出版物的总收入。(已包含增值税税款在内)
(2)当期不含税销售额:将当期含税销售额中所包含的增值税税款分离出去后所剩下的销售收入部分,它是计算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依据。
(3)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按照当期不含税销售额和规定的增值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
(4)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额:这是指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时所负担的增值税额(含增值税)。凭相应进项增值税发票可抵扣销项税额。
(5)当期累计进项增值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和此前未抵扣完而剩余的增值进项税额之和。
(6)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扣除当期累计进项税额后的差额。
3.增值税计算步骤:采用抵扣法计算。
(1)当期不含税销售额=当期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率)【6.1】
(2)当期销项税额=当期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率【6.2】
(3)当期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累计进项税额(如果值为负数,则当期不必缴纳增值税款,多于的进项税额留待以后抵扣)【6.3】
增值税=
×增值税率-当期累计进项税额
(二)营业税:对增值税范围以外的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包括:著作权贸易收入、广告收入、管理费收入、出租房产收入)税率为5%。属于“价内税”。
应纳营业税额=有关营业收入额×税率【6.4】
(三)所得税:
1.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以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返还给出版社主管部门。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5%【6.5】
2.个人所得税:出版社要对本社支出的各种稿酬依法履行代扣所得税义务。适用比例税率。
(1)稿酬的个人所得税纳税基数:按每个人从每个品种图书(或报刊发表的每篇文章)所取得的稿酬的总收入为纳税基数。
(2)稿酬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
j不超过4000元的,扣除800元的免税额后,按20%的税率计征,并减征税款的30%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稿酬总收入-800)×20%×(1-30%)
=(稿酬总收入-800)×14%(即按14%征税)【6.6】
k超过4000元(含),扣除20%的免征额后,按20%的税率计征,并减征税款的30%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稿酬总收入×(1-20%)×20%×(1-30%)
=稿酬总收入×(1-20%)×14%(即按14%征税)【6.7】
(四)附加税费:城市维护建设税(适用差别比例税率)和教育费附加,以当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营业税额作为纳税基数计征。(分别为7%、3%)
应纳税额=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或营业税税额)×税率【6.8】
注:应纳增值税税额和营业税税额当期都有,需分别计算。
(五)其他税收:主营业务之外的收入应缴的税金,以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
§6.5出版社的发行管理(渠道建设、客户管理,是发行管理的中心环节)
发行管理的重要课题:使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环节高效运转。
发行管理对外体现在:渠道建设和客户管理。
一、发行渠道建设(P208)5个
1.渠道建设要积极主动,体现出版社自身的特点
2.深入挖掘各种渠道的价值
3.布局合理,逐步完善,长线短线结合:打基础,并且不能固步自封。
4.有重点地开发渠道
5.构建系统全面的渠道网络
二、客户管理(P210)4个
1.强化服务意识
2.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方式和手段)
3.加强客户管理的信息化
4.要充分调动客户的积极性
§6.6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结构:专业技术人员(主体)、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
一、以全员劳动合同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P211)
基本特征:科学设岗、平等竞争、全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
1、劳动聘用制度:要点是确定出版社与劳动者的人事关系。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下订立劳动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法订立的合同具有约束力。推行该制度,可以公开、公平、公正用人,促进出版社自主用人,保障劳动者自主择业,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2、岗位聘用制度:根据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强调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因岗用人、择优聘用。要点是明确员工的具体工作岗位和相应的责、权、利。实施该制度,对聘用人员定期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决定具体人员的上岗、续聘、晋升或下岗。
3、选人用人公开招聘和考试制度
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用制度(P213)
特点是:将任职资格与用人单位的具体聘用分离。
实施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用,要注意两个问题:
1、坚持科学的结构比例: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1:2:5:2
2、有明确的专业技术岗位职责要求
三、岗位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72小时的继续教育学习。
四、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1.目的:建立一个开放、创新、竞争、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群体,有效的适应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留住人、用好人,应实行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
2.如何激励:
⑴要贯彻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精神,建立以考核结果为依据的分配制度。
⑵还要用好各种激励方法。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及时发现和选拔合适的人才到合适的岗位上,让优秀的人才有施展的空间,是一种激励;通过评选,给予各种荣誉称号和奖励,是一种激励。
⑶作用:分配和激励的有效结合,有利于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6.7出版社管理信息系统
一、出版社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P216)4个
1.系统地储存和管理各种信息
2.有助于协调和控制日常经营管理活动
3.为经营管理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4.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竞争力体现在产品、市场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P218)3个阶段
1.个别流程管理信息系统:
⑴起步阶段,个别流程信息化;
⑵最常见的是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以计算机记账代替手工记账。
发行系统主要包括发行和库存管理,还有进货、销货和存货管理。
编辑和印制管理没有串联起来。
建立简单介绍出版社情况的主页网站。
⑶应用程序单机运行。
2.全社集成管理信息系统:
⑴基本标志:编务、印制、原材料、仓库、发行、财务管理统一在一个系统中,共享数据,有计划的按流程组织生产、销售和财务核算。
⑵将日常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内容资源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服务、网站服务等纳入其中,形成一个管理信息系统,也成为出版社ERP。
3.优化流程高度集成管理信息系统:成熟阶段。
⑴标志:真正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与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结合起来,将出版社内部、外部的重要资源充分的整合、利用。
⑵由多个子系统构成。
三、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应注意的问题(P220)5个
1.要制定长远规划并认真实施
2.要重视业务流程、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的调整与规范:社内每个部门、员工既是系统的使用者,又是信息的提供者。
3.要有持续的资金投入与各项保障机制
4.要充分考虑信息标准化问题
5.要考虑信息安全:一方面防止黑客攻击,一方面对内网有监控机制。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精讲:第六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