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电子课本_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说课稿

时间:2024-06-29 01:27: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一# 导语】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文档大全网高一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说课稿》,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

  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正弦定理》。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

  面介绍我这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

  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也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

  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而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

  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因此,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识非常重要。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知识水

  平,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内容,推证正弦

  定理及简单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问题。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察与逻辑思维能力,能体会用向量作为数形结合的工

  具,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情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创造平等的教学氛围,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

  的交流、合作和评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激发学

  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及证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

  解的个数。

  二教法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的特点,为是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空破难点,以学业

  生的发展为本,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讲遵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

  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

  本探究内容,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

  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突破重点的手段:抓住学生情感的

  兴奋点,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以及及时地鼓励,使

  他们知难而进。另外,抓知识选择的切入点,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所需的知

  识特点入手,教师在学生主体下给以适当的提示和指导。突破难点的方法:抓住

  学生的能力线联系方法与技能使学生较易证明正弦定理,另外通过例题和练习来

  突破难点

  三学法:

  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

  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

  质的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动手尝

  试相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形成

  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四教学过程

  第一:创设情景,大概用2分钟

  第二:实践探究,形成概念,大约用25分钟

  第三:应用概念,拓展反思,大约用13分钟

  (一)创设情境,布疑激趣

  “兴趣是的老师”,如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

  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节

  课由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工人师傅的一个三角形的模型

  坏了,只剩下如右图所示的部分,∠A=47°,∠B=53°,AB

  长为1m,想修好这个零件,但他不知道AC和BC的长度是

  多少好去截料,你能帮师傅这个忙吗?”激发学生帮助别

  人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进入今天的学习课题。

  (二)探寻特例,提出猜想

  1.激发学生思维,从自身熟悉的特例(直角三角形)入手进行研究,发现

  正弦定理。

  2.那结论对任意三角形都适用吗?指导学生分小组用刻度尺、量角器、计

  算器等工具对一般三角形进行验证。

  3.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猜想:

  在三角形中,角与所对的边满足关系

  C

  c

  B

  b

  A

  a

  sinsinsin

  

  这为下一步证明树立信心,不断的使学生对结论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

  性。

  (三)逻辑推理,证明猜想

  1.强调将猜想转化为定理,需要严格的理论证明。

  2.鼓励学生通过作高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

  3.提示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能把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继而思考向量分

  析层面,用数量积作为工具证明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4.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证明正弦定理,布置课后练习,提示,做三

  角形的外接圆构造直角三角形,或用坐标法来证明

  (四)归纳总结,简单应用

  1.让学生用文字叙述正弦定理,引导学生发现定理具有对称和谐美,提升

  对数学美的享受。

  2.正弦定理的内容,讨论可以解决哪几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3.运用正弦定理求解本节课引入的三角形零件边长的问题。自己参与实际

  问题的解决,能激发学生知识后用于实际的价值观。

  (五)讲解例题,巩固定理

  1.例1。在△ABC中,已知A=32°,B=81.8°,a=42.9cm.解三角形.

  例1简单,结果为解,如果已知三角形两角两角所夹的边,以及已知两

  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都可利用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2.例2.在△ABC中,已知a=20cm,b=28cm,A=40°,解三角形.

  例2较难,使学生明确,利用正弦定理求角有两种可能。要求学生熟悉掌握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时解三角形的各种情形。完了把时间交给学生。

  (六)课堂练习,提高巩固

  1.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45°,C=30°,c=10cm

  (2)A=60°,B=45°,c=20cm

  2.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20cm,b=11cm,B=30°

  (2)c=54cm,b=39cm,C=115°

  学生板演,老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答。

  (七)小结反思,提高认识

  通过以上的研究过程,同学们主要学到了那些知识和方法?你对此有何体

  会?

  1.用向量证明了正弦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它表述了三角形的边与对角的正弦值的关系。

  3.定理证明分别从直角、锐角、钝角出发,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猜想、实验、归纳等思维方法,最后得到了推导出

  正弦定理。我们研究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不仅收获着结论,而

  且整个探索过程我们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强调研究性学习方法,注

  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八)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要求第三边,怎么办?发现正弦定

  理不适用了,那么自然过渡到下一节内容,余弦定理。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内

  容。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证明正弦定理的方法以及正弦

  定理可以解决的两类问题。

  【二】

  首先,虽然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教学辅助技术和工具很多,而且,刘老师也确实恰到好处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了PPT和几何画板,这对于更精确、形象而又直观地研究函数图像有很大的帮助。然而,让我很敬佩的是,刘老师同时也没有因此而放弃我们传统的尺规作图的教学,她通过自己的作图带领学生经历了一次很好的函数性质研究过程。从而也体现了她良好的数学业务功底以及对数学学科知识的很高认知水平。

  此外,刘老师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教学过程中推理的严密性也非常值得我学习。她的课堂教学语言非常简练,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废话。对学生的问题总是能非常简洁而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对于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以及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在研究正切函数奇偶性的时候,当学生完成了奇函数的证明后,刘老师能够继续指出,让学生思考有没有可能是一个偶函数?从而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推理演绎过程的严密性。在这里,稍微有点遗憾的是,有学生提出是奇函数了就不会是偶函数时,教师可能因为没有听到的原因,没有针对这个问题把学生的这个错误纠正。

  第三、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通性通法的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在类比思想的引导下,基本自主地完成函数图像和性质的研究。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其实类比的思想方法是始终贯穿其中的。教师一开始就让学生类比正弦函数的定义来得到正切函数的定义。虽然在类比过程中,正切函数的定义得出有点快,但是整个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对的。因为,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数学思想和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的学习,这才是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最有用的。如果说稍微有些遗憾的地方,就是在课的最后小结部分显得有些仓促和慌乱,没有能很好的利用课堂小结这个环节将整堂课所涉及到的那么多研究的方法进行总结。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说课稿.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cMk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