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红色的报春花读后感三年级,小学三年级语文《红色的报春花》教案

副标题:小学三年级语文《红色的报春花》教案

时间:2021-08-30 00:56: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年级# 导语】《红色的报春花》这篇课文讲述了达尔文小时候把白色的报春花变成了红色的。课文是运用人物的对话来告诉读者整个故事发生的经过。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红色的报春花》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语文《红色的报春花》教案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认读本课4个生字;积累若干词语;理解词语“赐给”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3.理解课文最后一句“我的花园里又多了一种新的报春花,英国又多了一种红色的报春花”的含义。

  4.感受达尔文“敢想、敢说、敢做”的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感情。

  5.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实验报告了解报春花变红色这一现象中的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感受达尔文“敢想、敢说、敢做”的品质。

  教学难点

  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最后一句“我的花园里又多了一种新的报春花,英国又多了一种红色的报春花”的含义。

  教学准备

  1.按常规预习课文。

  2.自由查找一些关于报春花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报春花”

  1.(出示“报春花”的图片)

  课前,同学们都已预习过了课文。这就是课文中提到的——(报春花)。你能用一句话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报春花吗?

  在集体交流中,教师梳理归纳:

  报春花也叫“迎春花”,在早春时节开放,有黄、白两种颜色。

  2.老师这里也有一句句子,描写了美丽的报春花:

  出示:

  早春的花园里,一簇簇白色的、黄色的报春花,在阳光下怒放。

  指导读好句子。

  3.可是,在我们的课文中,报春花却变成了红色。

  揭示课题:46、红色的报春花

  齐读课题(注意读出奇怪的语气)

  说明:预习作业是为了学生学习新课做准备。预习作业的布置重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即对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能读一读想一想,能有意识地关注即将进行的学习任务,并不是要求学生对新授的内容进行自学。因此,我在课前布置了按常规预习课文和收集报春花图文资料的任务。课堂上,教师可以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梳理归纳并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进入

  1.报春花怎么会是红色的呢?请你自己轻声读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地说说原因。

  2.学生交流:小达尔文把白色的报春花变成了红色。

  白色的报春花被小达尔文变成了红色。

  3.听记句子,学习生字。

  (1)课文中有这么两个生字:豪赐指名读,交流记字方法,齐读。

  (2)小达尔文说了这么一句话,让我们一起来听记,注意写好这两个生字:

  小达尔文自豪地说:“爸爸,这不是大自然赐给的,是我让它改变了颜色。”

  校对出示,指读。

  试着给句中的“赐”换个字,意思不变。(赏、送)

  你怎么知道的?“赏”和“送”哪个更好?查字典寻找答案。

  (赐:给,特指上级给下级,或长辈给晚辈。)

  (3)齐读句子。这就是指——红色的报春花

  说明:让学生思考“报春花怎么会是红色的呢?”通过自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地说说。学生表述的语言可以是不同的,但都感知了课文的大致内容。接着,老师带领学生完成课后听记练习,目的是为了将完成练习、巩固字词、训练听记三者合一,以便接下来整体进入了课文,展开深入阅读。

  三、深入学习,读文析句

  1、小达尔文为什么要对爸爸说这红色的报春花“不是大自然赐给的”?这与他和爸爸之前的一番对话有关。默读课文第2—8节,用直线划出写小达尔文所说、所想的句子;用浪线划出写爸爸说的话。

  (1)指名分节读句,交流所划句子;注意纠正读音,读通句子。

  (2)默读两人的对话,思考:小达尔文为什么要对爸爸说这“不是大自然赐给的”?

  交流,重点学习:

  “那是不可能的。花长成什么颜色,那是大自然赐给的,不能按照人的意愿生长。”

  联系上下文,说说:这里的“人的意愿”是指什么?

  (“要是红的、蓝的、黑的都有,那该多好啊!”)

  小达尔文希望报春花的颜色是——(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

  他的这个愿望是多么美好,充满了遐想!指导读好这句句子。

  (3)可在爸爸看来,花儿的颜色是大自然——(赐给)的,不能随便改变颜色。难怪爸爸说小达尔文是个(敢想敢说)的孩子。再读对话,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小达尔文是个敢想敢说的孩子?

  板书:敢想敢说

  交流,并读好句子。

  (4)同桌练习分读父子俩的这番对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交流朗读,指导读出小达尔文人小志气大、敢想敢说、自信以及不服气的语气来。

  分男女生对读。

  说明:这一环节重点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策略。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用多样的形式读书。如轻声自由读;边读边思考;读读找找说说;分角色展开对话朗读等等。在这过程中,读的要求逐步提高,从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到读懂课文的语言文字,最后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

  2.小达尔文不仅敢想敢说,还真的这么做到了。难怪他——(引读“听记句子”)

  (1)他是怎么变出红色的报春花的呢?默读课文第9—11节,找到有关内容。

  出示有关内容:

  “这很简单,昨天下午,我折了一束白色的报春花,把它插在红墨水瓶里,今天,它就变成红艳艳的报春花了。”

  (2)熟读这段话,按提示用第三人称来说说小达尔文变出红色报春花的做法。

  出示:

  一天下午,______________。第二天,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说话。

  (3)那你认为报春花是真的变颜色了吗?

  (不,那是达尔文染成的。)

  板书:染

  (4)现在,你觉得小达尔文还是个怎样的孩子?联系课文内容简单说明理由。

  板书:敢做

  说明:这里,教师通过多种语言训练,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从静下心来默读,到熟读练习转述,再到阐述自己的读文感受理解基础上的感情朗读。每次语言训练的要求明确具体,层层递进。同时找准课文内容理解上的突破口,精心设计具有一定思维容量的思考题,组织学生联系课文中的有关段落、词句,联系自己的已有经验展开思维训练。

  3.当爸爸看到这红艳艳的报春花时有什么表现呢?带着问题再读第9—11节,试着这么说说,出示:

  爸爸看着这束红色的报春花。(怎么说/做/想)

  (1)紧扣“惊奇——惊喜——激动”进行交流、读句。

  穿插学习生字:恭插

  (重点指导“恭”的下半部是“心”的变形,“插“的右半边与“鼠”作比较,并进行书空。)

  (2)小达尔文并不是真的种出红色的报春花,爸爸为什么又说“我的花园里又多了一种新的报春花,英国又多了一种红色的报春花。”?

  师:“新的报春花”指的是——(染红的报春花),不是真的开红花。

  既然没有,为什么父亲又说多了一种新的报春花?在原来的基础上深入想象说话。

  [出示]

  爸爸看着这束红色的报春花,欣喜地想:这孩子从小就,将来一定会。

  (3)小结:这种希望被爸爸称之为(红色报春花、新的报春花),预示着英国生物学界的春天即将到来。

  说明:围绕“爸爸看着这束红色的报春花,__________。(怎么说/做/想)”这个问题,学生依托这一提示,经过了读读、找找、说说的学习过程,体会爸爸的语言、神态、心情,则可使语言训练从积累到运用,并进一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流畅性。而后,在这一提示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想象,理解“我的花园里又多了一种新的报春花,英国又多了一种红色的报春花。”的深刻含义。

  四、质疑释疑,学后存疑

  1.自己轻轻读读课文,想想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逐一探讨问题,释疑或存疑。

  (1)白色的报春花浸在红墨水中,为什么会变成红色?

  可以通过电脑简单演示“花变红的过程”,即“毛细现象”。

  (2)达尔文是什么人?

  资料补充介绍达尔文,及其重要成就。

  了解长大后的达尔文就是英国生物学界的希望。

  (3)爸爸说“花长成什么颜色,那是大自然赐给的,不能按照人的意愿生长。”可小达尔文却真的做到了。那爸爸的话是对还是错?

  这个问题同样很有价值,不过先不忙下结论。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来看,爸爸的话并没有错。但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基因技术的发展,这已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了。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等课后去寻找答案!

  说明:“学贵质疑”,当学生纷纷提出了问题的时候,这也说明学生在静下心来,仔细阅读。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小达尔文的爸爸却由红艳艳的报春花看到了达尔文的希望,英国的希望。达尔文正是凭着敢想、敢说、敢做的品质挑战爸爸的话,坚信自己的想法,大胆做,终于变出了红色的报春花,用行动告诉爸爸“我一定能”。

  2.完成“语言直播厅”

  小达尔文让红色的报春花变成了红色,你也想试试吗?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尝试做一次小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

  说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时间,组织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做实验,进一步了解“毛细现象”的科学原理。这也提高了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2.小学三年级语文《红色的报春花》教案

  一、教学目标

  我把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学习本课4个生字,在预习时通过查字典理解“赐”的意思,掌握“插”的书写笔顺。

  2、了解故事的内容,通过品读词句,感受达尔文的“敢想、敢说、敢做”的科学品质,从而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我的花园里又多了一种新的报春花,英国又多了一种红色的报春花”的含义。

  3、通过动画演示,了解报春花变成红色这一现象中的科学知识。

  同时在阅读课文后,我们不难发现,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

  1、感受到达尔文所具备的科学思维,体会他“敢想、敢说、敢做”的科学品质。

  2、理解“我的花园里又多了一种新的报春花,英国又多了一种红色的报春花”这句话的含义。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学习重点。

  1、指导朗读课题。

  教学开始,我出示了漂亮的报春花的插图,并配以优美的文字加以渲染,目的是指导学生读好课题。学生受到了感染,满怀希望地读好“报春花”,报春花只有黄色和白色两种,今天却要看到“红色的”,真是难能可贵,所以更要读出“红色报春花”的难得一见。

  2、提出学习重点。

  很自然,由“红色的报春花”引出了这么一个人——达尔文,而课文第一节正是告诉我们他是一个“敢想、敢说、敢做”的人。这节课我们就是要去感受他的“敢想、敢说、敢做”,这是,我又不失时机地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他的“敢想、敢说、敢做”又与他今后成为一名科学家有什么关系呢?

  说明:学生情感的激发,重在教师的引导,如何在课的开始,就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能积极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呢?教学中就采用了视觉和听觉的共同刺激,一旦将文字与音乐、与漂亮的景物相联系,那么原本抽象的文字符号就变成了一个个生动的音符,能让人读出不同的味道。

  课的开始,提出学习重点,能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的目的、指向也就更明确了。也就是让学生明确这节课我们要知道什么,理解什么,体会什么。

  (二)品读课文,体会达尔文的“敢想、敢说、敢做”。

  达尔文的敢说、敢想、敢做从文中的字字句句中都能感受到。一个人的说、想、行之间是有必然的联系的,我们从达尔文说的语句中就能体会到他的想法,更能知道他的做,它们是相互融合的。所以,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也不能把这三者割裂开。如果在这三者的教学上平均运用时间,就会使教学缺乏层次感,教学时间也不够。在细读教材之后,我发现“敢说”在教材上比较容易把握,而在“想”和“做”上则可做更深入的挖掘。

  1、指导朗读,体会“敢说”。

  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小达尔文自豪地说:“爸爸,这不

  是大自然赐给的,是我让它改变了颜色。”它通过达尔文的语言直接写出了他将白色报春花变成红色的,所以我抓住这句话,通过理解“自豪”这个词,引导学生体会达尔文是个敢说的人。我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读文找到其他体现敢说的句子,教师引读,使学生在朗读中自然体会达尔文的“敢说”。(出示相关引读内容)

  说明:朗读中教师的引读如穿针引线,尤为重要,文章中蕴涵的情感、道理,可以通过以读代讲的方法在教学中解决。

  2、深入研读,体会“敢想”。

  (1)仔细读文,找到描写想法的句子。

  整篇课文中只有一句话直接写出了达尔文的想法,难道只有这一处吗?正所谓“言为心生”,达尔文敢这样说,他必定是这样想的。学生通过仔细读课文后,发现其实达尔文说的话就是他所想的内容。

  (2)品读“想法”,体会达尔文具备的科学思维。

  结合本学期学过的科学家的故事,结合课后引导学生阅读的相关故事,我们发现所有科学家的成功都与“想”有关,世界上的许多伟大发明就源于刹那间的奇思妙想,源于事物之间的联想、源于某些猜想,更离不开科学家对实验过程的设想、对实验结果的预想。看起来简单的“想”,却能读出不同的含义。顺势,我就把这些表示想法的词语出示在黑板上。(出示)那么达尔文的想法中又能让人读出什么呢?学生在讨论后,品读出了这些想法:

  (出示内容)

  (3)引读“想法”,体会“敢想”的科学品质。

  最后,再由师生配合读这些句子,仍然是通过教师恰当的引读,进一步体会达尔文“敢想”的科学品质。我是这样设计的:

  (出示内容)

  说明:对词句的品读,对三年级学生而言十分重要。教师在课堂中适时地渗透品读方法,对他们而言,犹如握住了打开阅读大门的金钥匙。在这里,学生对达尔文想法的品悟,有联系生活实际,如“奇思妙想”;有联系上下文,如对实验结果的“预想”等。

  3、语言训练,体会“敢做”。

  正如一开始所说,达尔文的敢说、敢想和敢做其实是融为一体的,有想才有说,而做又是想和做的必然结果。所以,我们从达尔文的言语中、想法中就能了解他的做法。在明确了这一点后,我又设计了这些方法,带领学生透过文字的背后去了解他的实践过程,去体会过程中的艰辛与困难,这为感受达尔文的品质打下了铺垫。

  (1)比较方法的不同,了解科学现象。

  请学生读文后找到达尔文原先设想要实验的过程和最后他获得成功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出示内容)

  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了两者的不同其实就在于两个动词“浇”和“插”,由于“插”是生字且它的写法要提醒学生的注意,在这里我又教了“插”的笔顺。其实,这两个动作的变化是十分重要的,恰恰说明了达尔文运用了科学的方法使实验获得成功。这是怎样的科学方法呢?学生十分感兴趣,于是我配以动画演示解释了这种科学现象——虹吸现象。(出示内容)

  2、想象说话,体会科学品质。

  从当初的设想到最后的改变方法,这中间可能发生些什么呢?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填空题:(出示内容)

  在试验中,达尔文可能,于是他改变了做法。

  那么遇到困难后,达尔文又会怎么做呢?随后,我又出示了:

  在试验中,达尔文可能,遇到困难后,他可能,于是他改变了做法。

  通过对达尔文在实践过程的想象,帮助学生体会到达尔文尽管遇到许多困难,但他敢于尝试、敢于实践的品质。此时,我又出示了这句话:小达尔文自豪地说:“爸爸,这不是大自然赐给的,是我让它改变了颜色。”学生此时齐读这句话,便能深入理解这“自豪”背后的含义了。

  说明:课文虽然以人物对话为主,讲的是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但是在课文中出现的科学现象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通过动画演示,形象地让学生了解了“虹吸现象”这一科学现象。这也为体会达尔文的“敢做”的品质进行了铺垫。

  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达尔文的科学品质,设计有坡度的语言训练非常重要。根据教学内容,抓住课文内容的留白处,对“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怎样解决困难”进行想象说话,扎实有效地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更是渗透了德育。

  (三)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其实,课文学到这儿,学生已体会到了达尔文的“敢想、敢说、敢做”了,可课文最后爸爸说的一句话:“我的花园里又多了一种新的报春花,英国又多了一种红色的报春花。”是什么意思?又如何让学生能理解呢?为此,我设计了两步:第一,出示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达尔文长大后取得的成绩,知道达尔文是个伟大的科学家。(出示)第二,在师生配合朗读中了解当时英国科学界可谓人才辈出,而达尔文靠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那么,达尔文小时侯对事物钻研的精神不正预示着他将成为英国科学界的希望吗?(演示教学过程)

  通过这样的师生配合读,学生自然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最后,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声,我以这样一句话结束课文:达尔文虽然没有培育出真正的红色报春花,但是,在爸爸的心里,在所有人的心理,他预示着——(生读:英国生物学界的希望)教学结束,课堂里余音缭绕,此时教师无须多说一个字,学生在如此富有感染力的朗读中理解了课文的内涵:正是由于达尔文具有敢想、敢说、敢做的科学品质,长大后成为英国的科学家。

3.小学三年级语文《红色的报春花》教案

  一、教材分析

  《红色的报春花》记叙的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小达尔文把一束白色的报春花插在红墨水瓶里,使花儿变成了红色,并以此向爸爸证明了花的颜色不是大自然赐给的,自己可以改变花的颜色。字里行间,无不让我们感受到了小达尔文“敢想敢说敢做”的可贵品质。

  作者以时间的推移顺序记叙了小达尔文和爸爸之间的两次对话。第2——8节是写有一年春天里的一天,小达尔文突发奇想,要改变报春花的颜色,受到了爸爸的制止,但小达尔文很不服气;第9——11节是写小达尔文果真把白色的报春花变成了红色,并告诉爸爸自己是怎么改变花的颜色的,令爸爸激动万分。

  这篇课文的对话描写生动具体,体现出了小达尔文的鲜明个性。正是小达尔文从小敢想敢说敢做,才为其将来在生物学界的卓越成就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在一、二年级的识字学习中,学生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能较熟练地根据拼音学习生字,读准字音;根据偏旁部首区分字义,记住字形。因此,进入三年级学习的学生识字量比较大,并基本具备了自学字词的能力,查字典、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已经成为他们理解词语常用的方法。但教师并不能因而放弃字词教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的比较、辨析和运用。

  多数学生能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少有顿读、唱读、一字一顿等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能抓通过文中的重点句、品词析句等方法理解课文的中心,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创设环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在集体中交流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三、关于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一:会正确认读本课4个生字;积累若干词语;理解词语“赐给”的意思。

  本课需在阅读中认识“赐、恭、插、豪”4个生字,虽然数量较少,但各有侧重:“赐”可以用换字法在语言环境中进行理解,并通过查字典进行验证;“恭”和“插”注重书写笔顺的指导;课后,可以通过复习巩固的练习,出示“赐、踢、剔、惕”“恭、巷”和“毫、豪”等几组词,说说字音、字形和字义上的异同,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和运用字词。

  目标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阅读教学从整体出发,在初步感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当堂听记课后练习中的一句句子:“小达尔文自豪地说:“爸爸,这不是大自然赐给的,是我让它改变了颜色。”并以此分两大板块学习课文:“小达尔文为什么要改变花的颜色”和“小达尔文是怎样改变花的颜色的”。

  目标三:理解课文最后一句“我的花园里又多了一种新的报春花,英国又多了一种红色的报春花”的含义。

  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展开想象说话,突破难点,扎实有效地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感悟了深奥的思想内涵。

  目标四:感受达尔文“敢想、敢说、敢做”的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感情。

  教师展开多层次的阅读,有感情地朗读、品味小达尔文和爸爸之间的对话,了解“小达尔文为什么要改变花的颜色”和“小达尔文是怎样改变花的颜色的”。这样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达尔文“敢想、敢说、敢做”的品质;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的感情。

  目标五: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实验报告了解报春花变红色这一现象中的科学知识

  这是本单元学习重点的课后延伸,借此学生不仅进一步了解了“毛细现象”的科学原理,还提高了仔细观察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四、关于教学设计

  (一)预习反馈,整体进入。

  学生在课前进行了预习,收集了一些关于报春花的图文资料。教师请学生用一句话来介绍报春花,学生借此不仅反馈了自己课外的知识,还可能会自然而然地把文本中预习到的内容反馈出来。即使学生没有提出,老师也可以提供给学生,并指导朗读。

  揭示课题后,教师请学生用一句话说说报春花为什么是红色的?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对大致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而后听记的句子是课后练习,不但将完成练习、巩固字词、训练听记三者合一,而且又整体进入了课文,为接下来的深入阅读、体会达尔文的品质提供了一个突破口。

  (二)深入学习,读文析句。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必须体现一定的层次性,目标要求应逐步推进。

  例如第2——8小节的学习:第1次读(全文)——读准句子中的字音,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第2次读——默读,边读边按要求划有关句子。学生交流读,检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3次读——边读边思考:小达尔文为什么要对爸爸说这

  “不是大自然赐给的”?并围绕重点句子进行朗诵指导,把句子读好。第4次读——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出这番对话中,父子俩不同的语气。学生对这么循序渐进的的4、5遍读应该并不感觉枯燥、乏味。这时,文本中的内容自然在学生的记忆中生成了。

  教学中,教师应该比较注意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时间独立思考和学习。比如,在出示阅读要求后,必定留有一个间歇,让学生看清要求,以便更顺利地进入自主学习。在学习本课第9——11节时,教师请学生用第三人称说说小达尔文改变报春花颜色的过程。这里渗透的是语言转述能力。学生通过熟读课文有关内容,了解他的做法,再向大家介绍这个过程。学生将有一个从不会到有点会,再到大部分会的学习过程。因此,这里的教学是从扶到放,利用课文语言,抓住关键句子,在实践中掌握转述的方法。起先是自己读文,找到达尔文说的话,是为了而后的转述做准备。在找到之后,我出示一个说话提示“一天下午,____________。第二天,________。”将尝试学习的机会留给了学生,最后,不少学生自然而然地将熟读内容用转述的语气表述出来。

  (三)质疑释疑,学后存疑。

  在学完本课后,教师先请学生再读全文,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在交流之后,教师随机归纳梳理:有的问题当场讨论,由学生自己解决;有的问题需借助媒体演示,揭示科学原理;有的问题一时无法解决,可以放到课后存疑……

  教师让学生回味全文、提出问题的这个过程,是以一个平等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交流活动中,决不轻易肯定或否定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共同学习、研究,使得课堂中有更多的教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机会,鼓励让学生把自己读文的独特感受,对一些问题的不同见解或不解的困惑说出来。在更深更透彻地理解文本的同时,教师也将“课堂”变成学生主动求知的“学堂”。“学贵质疑”,当学生纷纷提出了问题的时候,这也说明学生在静下心来,仔细阅读。

  (四)实践活动,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而不是对语文知识的反复讲解,也不是用练习反复操练来进行。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就是激发学生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动手做做实验,查阅有关资料,并相互交流所得,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生活态度。在《红色的报春花》一课中,学生对虹吸现象比较感兴趣,教师除了制作多媒体,进行形象直观的演示,还可以请学生结合课后语言直播厅,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做一次实验,填写一份实验报告,并向大家作报告。这样,学生在动动手、动动脑、动动笔、动动口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仔细观察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还增长了知识,扩大了视野,获得了启示。

小学三年级语文《红色的报春花》教案.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cu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