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试卷_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拾穗》教案三篇

副标题: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拾穗》教案三篇

时间:2024-08-20 00:03: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案# 导语】《拾穗》是北师大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主体课文,是一篇看图学文,是对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同名油画的赏析。©文档大全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材分析

  《拾穗》描绘在收获的季节,在田野上三位农家妇女拾穗的情景。表现了在十九世纪的法国,在收获的季节,劳动人民的辛劳。课文按照一定的顺序(总―分、远― 近)进行描绘,同时把三位拾穗的妇女描写得栩栩如生,传达出看图作文基本特点和要求,为学生独立写看图作文做好铺垫。

  课前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拾穗的实践活动或让自己的父母就是农民的同学课后跟同父母一起下地拾穗。

  教学目标

  1.了解《拾穗》这幅画的时代背景和画家米勒。

  2.引导学生欣赏油画《拾穗》,了解课文内容,懂得看图作文的要求。

  3.抓住三位妇女捡拾麦穗时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4.结合课外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联想,培养学生积极了解农民生活的意识行为和对美好的动作情态的审美情趣。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1.抓住三位妇女捡拾麦穗时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2.结合课后资料以及生活感受,谈谈自己在结合生活欣赏作品的感受和联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流程

  一、欣赏油画,交流资料

  1.学生交流实践生活后的感想。

  2.结合生活说说你对《拾穗》这幅画的理解。(学生交流)

  3.老师简介米勒,学生了解课文的背景。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己解决不认识的字词。

  2.听录音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重点写了什么?老师还可提醒一年级上册所学古诗,哪一首同样表现了农民劳动的艰辛的。(《锄禾》等)

  3.结合学生的表达,及时地总结文章表达的意思。

  1段:收获的季节里,田野上麦子堆好、捆好的情景。

  2~5段:三位妇女捡拾麦穗的情景。6~7段:简介作者,评价画特点。

  三、图文结合,精读感悟

  1.自己默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地方,结合图看一看,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想法。

  2.学生自由朗读,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3.学生分小组交流,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地方,然后摘抄下来。

  4.老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抓住三位妇女拾穗的语段,引导学生理解画家在对其动作、神态的栩栩如生的描绘中表现出来的同情,同时更有艺术家活灵活现的描绘中的美景以及一种浪漫的情怀,如:“她手脚麻利,捡拾……”

  5.再读2~4自然段,带着欣赏的思想和眼光捕捉生活中的这些动作情态。

  6.再次欣赏油画《拾穗》把你的感想写一写。

  四、拓展延伸

  1.推荐欣赏米勒的油画《播种》、《晚祷》。

  2.仿写:①自己拾穗②观察他人在劳动时的动作情态的作文。(自选一题)

篇二

  一、欣赏导入

  1.出示油画,交代作者。

  2.让学生说一说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按一定的顺序)

  3.引出课题。

  二、初读感知

  1.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读书情况: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汇报课文讲了什么事,并完成填空:

  (课件出示:本文是对同名油画《 》的赏析,主要写了在( )季节,( )的情景。)

  三、品读感悟

  1.从哪里可以看出“收获”了?(指名读第一段中相关的语句)

  (过渡:可这收获的季节属于农民吗?我们接着学习)

  2.图文对照,边读边用“________”划出描写第一位妇女拾穗时的语句,用“~~~~~~~”划出描写作者由看到的实物产生的联想。

  (课件出示:中间的是位中年人,夕阳照射在她结实的后背上。那宽宽的肩膀,那戴着套袖的手臂,一看就知道她是一位从小担水背柴、十分能干的人。

  我们看不见她的脸。 她正深深地弯着腰,一手攥着一把麦穗,另一只手还在捡拾。她埋头苦干,因为她承担着生活的重担,她知道多捡拾几把麦穗就能为家里的晚餐增加一碗麦粥,或者早餐多一两片面包。)

  (指名读相关语句---抓住重点词谈体会---有感情的朗读)

  3.总结学法,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二、三位妇女拾穗时的情景。

  (自学——汇报)

  4.米勒的油画有什么特点呢?(学习第7自然段)

  5.米勒为什么能创作出如此逼真、传神的油画呢?(读第6自然段和课后材料)

  6.讨论:“收获”属于农民吗?

  四、交流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

  1.欣赏米勒的其他美术作品。

  2.吟诵《悯农》。

  六、结课:

  (课件出示: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

  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爱迪生)

  板书设计

  拾 穗

  收获 拾穗 特点

  麦香弥散 弯 攥 有远有近

  麦垛堆起 搜寻 动静结合

  趴 伸 拿

  辛苦、艰难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规范书写生字,理解词义。

  2、通过重点理解三位妇女捡拾麦穗时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3、能够图文对照地理解课文,使学生领悟看图学文、看图写文的方法。

  重点难点:

  1、能够图文对照地理解课文,使学生领悟看图学文、看图写文的方法。

  2、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

  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油画《拾穗》。

  教法学法:

  导读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收获”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拾穗》。(板书:拾穗)“拾”是什么意思?“穗”是指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 弥散 晚餐 监督 遵循 搜寻 逼真 偷窃 欣赏 充满

  三、理解课文内容

  1、从课文中的哪一部分看出收获了?

  麦香混合在尘雾中,弥散在田野上,远处堆起了金*的麦垛,一片丰收的景象。我们来欣赏油画《拾穗》。

  2、欣赏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文中作者也对这三位妇女拾穗时的情景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

  默读课文2-4段,边读边画出描写三位妇女动作、神态的句子。

  4、说说你画的句子

  5、再读课文2-5自然段,结合课文中的词句, 谁来说说你的感受和联想?收获的季节属于她们吗?她们能享受到收获的幸福吗?

  6、同学们刚才结合油画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幅画的?

  7、指名读第6、7段

  由于米勒对劳动的辛苦有切身的感受,因此这副画画得十分逼真,认真地欣赏会产生丰富的感受和联想。

  四、作业

  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这幅油画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出示课文插图)还记得这幅画吗?你能简单的来介绍一下这幅画吗?今天,让我们一起再走进课文,感受一下作者是怎样将画面内容写具体的。

  二、回顾课文,指导写作方法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画面主要内容的段落,自由朗读,说说作者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刻画、描写的?(动作、神态)

  2、指名学生说。(板书)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出了什么?为什么能从中体会出农民的辛苦和他们生活的艰难?在抓住动作、神态对画面中的人物进行描写之前需要怎么样?板书(仔细观察)。

  3、小结:只有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刻画,就会使你的文章具体生动。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写作方法。还可以抓住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刻画、描写?(语言、心理活动)我们应该学习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这样你的文章也会具体生动。

  4、除了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之外,这三段中还有哪些语句你认为写得比较好?

  5、第二、三、四自然段中,哪些语句描写了画中的人物?哪些语句是课文作者的推想?

  6、小结:结合画面内容及当时的情景展开合理的联想也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它会使你的文章更感人。

  7、今天,我们就学习运用这种方法进行一次小练笔。

  三、创设情景、指导练笔

  1、请两位学生将地面的纸花扫干净,其他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2、说说你都观察到了什么?

  3、把你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并加入想象。

  四、交流、评议

  1、小组交流。

  2、指名读,说说好在哪?

  3、从文章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总结延伸。

  我们一起欣赏了《拾穗》,领略了米勒画中的收获,那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又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中间:承担生活重担

  拾穗 右边:腰落下毛病

  (收获) 左边:艰苦生活刚开始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拾穗》教案三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0T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