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据相关研究发现,“90后超一半网贷”,在消费贷款群体中占比达43.48%,“以贷养贷”用户占比近三成。对于这样的数据,让热衷储蓄的父辈们来看,着实会大跌眼镜。毕竟,“靠贷款维持生活”的状态,是父辈们不敢想象的事情儿。 当然,现在人们对于贷款而言,看的比较风轻云淡。并且主流的认知上,将其奉为“超前消费”。事实上,最典型的“超前消费”就是“房贷”,到后来“车贷”也流行起来。总之,就是将未来的钱提前花掉,将未来的欲望提前透支。不过,“房贷”,“车贷”因属于大物件的购置,普遍来看还是能理解的。 但是,报道中提到的“90后超一半网贷”,还并不是“房贷”和“车贷”,很大程度上,是关于日常消费太多,还欠下的债务。最典型的例子,一些人为买“新款手机”,“名牌化妆品”,在自己收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毅然选择“网贷”,并且根本不考虑偿还能力。 于是,当个人经济财物循环出现断裂的时候,就开始“以贷养贷”,并且越陷越深。通常而言,人们称之为“拆东墙补西墙”。对于这样的“消费行为”,事实上,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超前消费”理念。因为,从根本上讲,已经违背良性循环的基本原则。 就拿“房贷”,“车贷”来讲,只要自己有能力进行长期性的偿还,事实上也是挺积极的一种消费行为。因为,对于房子,车子的购买,因涉及费用较大,大多数人,在短期内无法累积到足够的数额。所以,进行贷款购买,就成为一种很好的方式。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一边使用(房子,车子),一边偿还贷款,很好的对“时间差”(储蓄的时间)进行分解。 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一种很优化的生活配置方式。但是,大前提是,贷款者要对自己的长远偿还能力进行评估,要不然就算是短期内买到房子或车子,也并不能成为自己的财物。所以,很多时候,“超前消费”可以有。但是,要在合理可预估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入不敷出。最终,坑的还是周边人。 对“超前消费”的误解,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在国内很多年轻人在结婚前,与父母的经济财物关系,完全是依存关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支出,是父母在承担。这种情况下,作为个体,对于债务的责任感就会显得很弱。这种情况下,当自己的收入和父母的支援并不能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时,就会将手伸向“网贷”(门槛低)。 当然,本质上讲,是一种相对不负责任的状态。因为,在具体的“网贷”过程中,所出现的“大坑”往往都是父母帮填。这就导致,很多年轻人更是肆无忌惮。不过,也有一些年轻人靠自己来填补,并且当填补能力不及的时候,就会走向极端,走向堕落。 因为,在网贷中,因规则的不完善,很多年轻女性为还上贷款,不得不走上堕落的道路。虽然,这种路子并不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讲,网贷确实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羁绊。不贷款欲望难耐,贷款却会恶性循环。总之,年轻一代的“网贷口子”已经撕开,很难在短期内回到原初。 另外,对于奉行“物欲崇拜”的一代,消费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有钱的人要消费,没钱的人也要消费。从“娱乐至死”到“消费至死”,这其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好像,对于年轻一代来讲,因为,没有太多物质匮乏的体验,所以,基本的储蓄逻辑和居安思危也彻底丧失。 所以,对于物欲观念的教化,其实是一个很总要的事情儿。可惜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所有的主流观念,都在指向成功,都在期许用最好的物品,都在以消费的可能性作为自我实现。总之,消费成为成功的标志。起码,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钱不仅是数字而已,也是身份的象征。 于此,“买买买”成为当下的主要驱动。无论是现实世界的实体经济,还是虚拟世界的网络经济,都好像在潜意识中告诉人们,只要消费才能证明活着。否则,年纪轻轻不消费,到老就更没有机会。总之,潇洒走一回,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信仰。 然而,在“自我个性”的消极化,也导致“小确幸”如果难以建设,就会出现及时行乐的心理状态。总之,在负债的路上前行,就算债务永远存在,也要寻求短暂的满足。而对于延迟性满足的等待,几乎越来越没有耐心。所以,你会发现恋爱越来越难,单身越来越多。 总之,个体原子化时代,人们更注重自我的满足感实现。我们虽然不理解“为买手机卖肾的年轻人”是怎么想的,也不明白为买名牌化妆品的女生出卖身体又是怎么想的。但是,在他(她)们的认知中,可能也是在实现自我。可是,我们要知道,观念要健康,方式要持续,只有如此,人才能活得更像人。 否则,年纪轻轻就一屁股债务,年纪轻轻就开始混日子,这样的人生终归没什么好的结果。我们不反对理性的“超前消费”,但是,我们要知道不负责任的“超前消费”终将会毁掉我们的生活。消费时代确实已经到来,但是,对于个体来讲,只有真正知道自己要什么,才能更好的把握自己的财富,而非为被定义的欲望,迷失在消费主义的大潮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09e363b4b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