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敦煌舞蹈《伎乐天》“S”形动态特征

时间:2022-07-20 10:15: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谈敦煌舞蹈《伎乐天》“S”形动态特征

摘要:通过敦煌舞蹈的编排与学习,被敦煌舞蹈的美所深深触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更深一步的学习。逐步开始了解敦煌文化的必要性和敦煌舞蹈中“S”形韵律的地位。通过学习演出中的经历论述“S”形韵律的动态艺术特征,结合当前敦煌舞蹈的发展进程,多角度阐述敦煌舞标志性动作之一的“S”形体态的重要意义并展望敦煌舞蹈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敦煌舞 “S”形态特征 艺术风格 一、敦煌舞动作的起源——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泛指存在于敦煌石窟中的壁画,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舞萌生于中国艺术土壤上的浪漫主义乐舞,它舞蹈中渗透着华夏固有的宗教幻想。敦煌舞蹈是建立在壁画的基础上,通过舞蹈家们对壁画中人物的姿态融入了古典舞蹈韵律二度创作出来的。 二、敦煌舞蹈的风格

敦煌舞蹈与汉唐舞蹈很相似,都有“S”形态的舞姿、花形手,给人一种笑不露齿、含蓄典雅的感觉。敦煌舞蹈独立于其他的民间舞蹈或古典舞蹈,“S”形态不仅是敦煌舞蹈的标志,还是敦煌舞蹈不可或缺的风格特征。这样一种包含了宗教特色的舞姿,在艺术表现上给予欣赏者天外飞仙的遐想空间,在表演时也给舞者带来了不小的难题。

三、敦煌舞蹈的艺术特征

1.“S”形韵律的肢体艺术特征。敦煌舞蹈的“S”形动态特征中在于肢体上的道弯,舞者不单单只需要体现身体的“S”形态,而手臂上的“S”形也是敦煌舞蹈特征的标志之一,“S”形态的动作中包含了手臂、肘、胯、膝、足及肢体曲线组成的造型,所以在敦煌舞蹈中根据表现的内容取舍或组合这些弯曲的部分。

2.“S”形韵律的动态艺术特征。在舞蹈家们的不懈努力下,敦煌舞姿走出壁画,从静态的绘画艺术转化为具有独特舞姿的动态艺术。肢体的“s”形舞姿是敦煌舞非常显著的外部特征。“S”形韵律的动态特征,概括地来看分为六种形态:“S”形柔和小曲线,是在松胯基础上形成的富有阴柔之美的曲线;“S”形大曲线,是通过下沉、冲肋、出胯形成肢体S形三道弯大曲线;直角三位体“Z”形曲线,是在立胯基础上推跨、冲肋形成富有阳刚之气的直角曲线;四道弯曲线,是在“S”形三道弯基础上进而扩展延伸,提胯冲肋低头侧抬腿形成的;五道弯曲线,是在四道弯基础上调整头的角度(歪头)而形成的;拧身曲线,即转身下沉形成拧身起伏的一种螺旋式的舞姿曲线,升降要像拧麻花一样。 四、通过学习对敦煌舞蹈的理解与总结

1.浅谈舞蹈作品《伎乐天》的创作来源和背景。舞蹈作品《伎乐天》是与编导老师在一年的时间里反复修改动作以及音乐中创作出来的敦煌舞蹈作品,刚开始用的背景音乐比较有强烈的节奏感,动作也比较有张力;通过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重新对敦煌舞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首先在背景音乐上做了一个新的改变,音乐来源于《丝绸之路》,节奏平稳缓慢,却不失节奏性,给人端庄却不失神秘感。所以在音乐上给舞蹈作品得到了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2.与编导老师共同创作中对敦煌舞新的理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气质美与心理美的结合,这是在生活中体现的标准:而在舞台上,就是生活的夸张,是肢体和情感融为一体的表现。作为一个舞者,接触舞蹈的过程,无论是中国古典舞、芭蕾,还是民族民间舞的课堂上,肢体动作是一直被强调的,


再提及情感的融入。然而笔者认为情感是至关重要的,有情感的舞姿才是有生命力的。

3.舞蹈作品《伎乐天》“S”形动态特征。一是注重圆的表现;这种圆曲的美蕴涵在整个作品的连接过程中,凸现出了中国古典的审美规律。二是神情的内敛十分重要;通过了解敦煌文化的背景领悟到敦煌文化是与佛教有着深厚渊源的,而敦煌文化吸引人的也正是宗教带来的这种神秘。所以在表现敦煌舞蹈时不能像表现其他民族舞蹈那样地直接,内敛与含蓄才符合舞蹈自身的气氛,舞者应做到身心合一才不会被看成是会做动作的机器,每一种舞蹈要配合相应的情感才不会貌合神离。敦煌舞是一种很有文化底蕴的舞蹈,因此要求舞者需要文化背景和感情深度的心灵,微敏而深沉。

4.展望敦煌舞蹈的发展。在敦煌文化兴起的同时,对舞蹈标准的设立除了靠教学书籍的统一,还依靠比赛评选活动来宣传正统的敦煌舞蹈文化。没有史料的抽象,壁画的片断所难倒,它善于继承,更善于创新,从一滴水里看到一个世,掌握绘画领域里神似的原则,领会敦煌壁画里无数的舞乐造型的一半规律,惊醒了大胆地再创造一崭新的敦煌风格的舞蹈语言,创造出中国古典舞蹈的有一心形势。为舞坛添了一段新花;为中国长远悠久的舞蹈艺术开辟了新径。敦煌舞蹈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舞蹈,它所蕴含的价值,它所拥有的美丽,仍然似一个辽阔的天空。 参考文献

[1]贺燕云 敦煌舞蹈训练与表演教程[M].2009,(3)。

[2]贺燕云 从敦煌壁画复活的神奇舞蹈[J].艺术评论,2008,(5)。

[3]张琼 敦煌舞蹈和民间舞蹈中的三道弯分析[J].大众文艺,2009,(3)。 [4]冯百跃 论舞蹈动作技术与动作技能[N].贵州大学学报,2006,(2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10736b1f5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