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贾平凹始终关注生活现实,关注普通大众的生活状态,其作品具有深广的社会学价值。他的作品《废都》就是以现实为基础,,深度挖掘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透过知识分子的精神矛盾来探索人生价值和终极关怀。本文主要从知识分子的社会性烦恼、生存性烦恼以及自身本性的丧失等方面来揭示现代人失去精神家园的焦虑。 关键词:废都 知识分子 精神 社会学 90年代社会急速发展,人们在社会转型期的精神需求跟不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从而导致人们的精神空虚、迷茫。对于社会的转型,贾平凹紧抓社会情绪,保持对现实生活和生命本身的判断和理解,创作出一系列以现实为题材的作品,通过现象深度挖掘社会背后的人的心理现象和精神现象,具有重大的社会学价值和意义。 《废都》以古城西京为蓝本,以现实为背景,作品把一部分文化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揭露得淋漓尽致,揭示从“废城”到“废人的残酷现实。在社会急剧转型之际,在城市化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迷失自己而无法自拔。贾平凹针对这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关注与思考,揭示了现代都市文明对人的异化以及作家对日益丧失原始的人类关怀和他对现代城市文明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具有极大的社会学价值。 一、 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失衡 《废都》的开头就写到收破烂老头讽世的政治顺口溜来概括这个社会人的生活状况和生存境遇。“一类人是公仆, 高高在上享清福。二类人作官倒, 投机倒把有人保。三类人搞承包, 吃喝嫖赌全报销。四类人来租赁, 坐在家里拿利润。五类人大盖帽, 吃了原告吃被告。六类人手术刀, 腰里揣满红纸包。七类人当演员, 扭扭屁股就赚钱。八类人搞宣传, 隔三差五解个馋。九类人为教员, 山珍海味认不全。十类人主人翁, 老老实实学雷锋。” [1]p4 它诉说了这个社会的生存百态,借用歌谣讽刺了当今社会的一些普遍存在畸形现象。小说里描写的西京, 原本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文明古都, 到了现代之所以变“废”,实在是欲望所致, 是欲望把它变成了一座“贼城、烟城、暗娼城”,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似乎也变成“废人”, 当然也包括书中所写的一批高级知识分子。作者从现实出发,把握社会情绪,反映时代精神。文中主要以庄之蝶为首的四大闲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他们作为知识分子抛弃了应有的道德规范和标准,表面上是有身份有地位的社会名人,背地里尽做出一些男盗女娼的勾当,他们凭借自己的省份地位,到处欺蒙拐骗,弄虚作假,男盗女娼,陷人无边无际、无头无绪的人事争斗之中。这些社会现象揭示了当今的知识分子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越来越偏离原有的社会道德和良知,找不到精神的家园。 贾平凹在谈到《废都》等作品创作的动机时指出:“社会发展到今日,巨大的变化,巨大的希望和空前的物质主义的罪孽并存,物质主义的致愚和腐蚀,严重影响着人的灵魂。这是与艺术精神格格不入的,我们要作出文学的反抗,得要发现人的弱点和罪行。” [2]九十年代社会急速发展,在这商品浪潮的冲击下,带来的社会价值影响整个社会,那种轻精神价值重物欲满足的心态进入到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而被称为社会道德精神象征的文人知识分子也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沉沦,他们固有的目标和价值体系瓦解了,于是无从选择,从而迷失了自己。 在诸多的社会问题中, 最为严重的恐怕还不是那些显而易见的人的行为现象, 而是隐藏在那些行为现象背后的人的心理现象、精神现象。张承志在谈论国民的精神文化状况时提出:“今天的文学危机是一个触目的的标志,不但标志公众文化的普遍下降,更标志着整整几代人精神素质的持续恶化。文学的危机实际上暴露了当代中国人文的精神危机,整个社会对文学的冷淡,正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我们已经对发展自己的精神生活丧失了兴趣。” [3]所以说,以庄之蝶为首的文人的堕落和不幸,不仅仅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社会的整个道德精神水平下降,导致了知识分子心灵的迷茫和空虚,寻找不到精神的家园。反过来,由于代表着都市精神创造力的代表,没有坚守该有的道德规范和底线,从而陷入欲望的深渊,最后导致精神的崩溃,这也为现有的道德标准和规范树立一个坏榜样,从而使整个社会的价值标准失去了公信力。 二、 知识分子的生存危机 90年代的社会转型,文学也普遍转型,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精神理念及消费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上,中国消费社会的形成,知识分子地位的“边缘化”,大众化文学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而纯文学影响日趋减弱,文人的地位也日益下降,从而导致有些作家为了迎合大众市场,而改变创作方向。贾平凹的小说,带着对社会气息的洞察,成为了大众中流行的畅销书。 在物质主义盛行和商品社会到来之后, 文学的传统中心位置发生了动摇,文学走向边缘。而知识分子, 更特别是文学创作者逐渐走向边缘化,成了“多余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14a0ff92b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