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竹里馆》、《宿建德江》说课稿

时间:2022-04-20 00:16:2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诗两首《竹里馆》《宿建德江》说课稿

古诗两首《竹里馆》《宿建德江》说课稿老师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组诗教学《竹里馆》和《宿建德江》两首诗用一课时来完成。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学法指导、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学效果分析等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一、 教材分析

我首先来说说教材。《竹里馆》和《宿建德江》两首诗都选自《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竹里馆》是写隐者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诗人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用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宿建德江》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 是全诗的诗眼,全诗围绕 字显示着作者高超的艺术构思。

两首诗都属于山水田园诗,诗人寄情山水,在山水风光的描写中抒发自己或闲适或愁苦的情怀,这正是山水田园诗 一切景语皆情语 的主要特点。有趣的是这两首山水田园诗的景语中都有明月,但由于两位诗人的经历不同,对明月所寄予的情感却不同:一个官至右丞相,忙于政务,难得清闲,所以诗人是闲适的愉悦的。一个落第而归,仕途无望,暮霭旷野使诗人旧愁更添新愁。而这两首诗的作者也都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都是唐代诗人,而且是好朋友,有着共同的情趣共同的追求,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命运。诗歌中所蕴藏的情感自然也不同。据此,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一)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读懂词句的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蕴藏的情感,感受 诗眼 诗歌中的作用。

(三)了解山水田园诗 一切景语皆情语 的特点,并学习 知人论诗 想象 赏析方法。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在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诗歌情感的体会以及对山水田园诗特点的了解和学习古诗词的方法。而了解山水田园诗 切景语皆情语 的特点和 知人论诗 的赏析方法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1、在教学方法上本课采用了整合教学法:由于本课所选取的两首诗都是 唐朝诗人的作品,都是寄情山水的山水田园诗,本课教学属于山水田园诗的组诗教学。所以我把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整合赏析。《竹里馆》用看似平淡无奇的几种景物勾画出了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格调幽静闲远,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融为一体。《宿建德江》则借暮色孤月映照出了作者的孤独寂寞和满腹愁绪。同样的一轮明月却寄托着诗人不同的情思。将这两首诗整合起来,采用 的教学思路,开课之初,即将两首古诗和盘托出。借助注释、初知大意是整合的基础。异中求同,意在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从感性上初步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并为学习 知人论诗 的赏析方法奠定基础。在分步解读后再次整合,同中求异,在品味探究中归纳出 知人论诗 的赏析方法。分步解读,则引领学生想象、体会山水田园诗的特点,为后面学习方法的总结提供了依据。在两次整合之间的跨度上,架起了一道绚丽的彩虹。

2、朗读感悟法:古诗词基本的学习方法就是多读,所以我充分地让学生读诗,努力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由初读的读正确、读出节奏,到读出画面、读懂意思,再到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让自己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处,用朗读的方式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范读、闭上眼想象读、比赛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体会诗情。

3、想象理解法:想象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方法,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鼓励学生尽情想象。如在学习《竹里馆》时启发学生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并感受到诗人从众多的景物中只摄取了幽篁、深林、明月正是为了更好地抒发情感。从而了解了山水田园诗 一切景语皆情语 的特点。

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还穿插了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等。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古人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方法的指导能力的培养远比知识的传授重要,那将使学生受益终生。所以,我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导入新课时便引导学生朗诵积累的课内外的古诗,并回顾学习方法,即多读、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查字典并联系语境理解诗意。在学习《竹里馆》时启发学生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从而总结出想象这也是学习古诗非常重要的方法。再将两首诗进行比较,体会诗人的经历不同写作背景不


同,对同一景物所寄托的情感也不相同。从而感受到 知人论诗 这一古诗赏析方法的重要性。并及时巩固运用这一方法,鼓励学生去独立阅读,加强积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22358f07b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