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农村小学;寄宿制;建设;对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体制”到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成效的逐步显现,农村小学教育已经并将持续面临生源逐年减少、部分学校无法正常办学、素质教育难以全面实施、校际之间发展差距日益拉大等非常突出的困难和问题。积极稳妥地建设寄宿制学校,前瞻性地配置教育资源,是彻底摆脱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选择,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面临的困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重大政策文件的指导下,农村义务教育经历了拨乱反正、实现“一无两有”、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普九”成果等几个历史阶段。在每个历史阶段,县(区)根据政策规定和当地实际,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小学“五改六”学制改革,完善九年义务教育,努力满足学龄人口就近入学需要,比较稳妥地解决了与入学高峰期相伴而来的各类困难和问题,保障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巩固了“普九”成果。但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减少,农村大量存在的走读制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学生少、规模小,国家规定课程开设难,师资配置难,办学经费困难,设备更新难等突出问题,既难以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与日俱增的需求,也进一步加重了教育教学质量较高的城镇学校人满为患的压力。 生源趋势 ——农村学龄人口整体性减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坚持至今,成效初显,农村人口增长速度放慢,学生入学的高峰逐渐回落,小学学生数整体性逐年减少。 ——农村学龄人口流动性减少。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和集镇聚居,农村青壮年大量举家涌向城市务工,相当一部分家长为了追求优质教育资源,专门在城镇租住,陪孩子上学。人口的区域性流动,使农村小学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办学困境:农村学龄儿童少年大量减少,一些学校因无法正常开班授课被撤并,一些学校只能采取“复式教学”。由于农村的大多数村庄分布在山区,有的学龄儿童上下学要走少则数里、多则上十里甚至十几里的山路,学习时间、午餐根本无法保证,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城市学龄人口集聚性增加。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化解有限的教育资源与巨大的就学需求之间的矛盾,城区学校只能超标设班,形成了非常突出的“大班额现象”,既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又给组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由于义务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复式教学”及“大班额现象”势必给小学教育质量带来负面效应, 影响初高中及以上的教育质量,进而制约着民族素质的整体性提高。按照现在学龄人口整体性减少及区域性流动趋势,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农村生源减少、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将更为突出。 思路与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尽管城镇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义务教育的重点仍在农村。如果没有前瞻性的、卓有成效的治本之策,则“复式教学”及“大班额现象”必将愈演愈烈,教育不均衡问题将更加突出,既给整个教育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更不利于稳定大局。因此,只有遵循“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适度集中,注重实效,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按照有利于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普九”水平,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改造薄弱学校、缩小城乡差异,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将人口相对集中、生源稳定、交通便利的学校建成寄宿制学校,才能彻底解决被撤并学校服务区内学龄儿童无学可上的困难。建设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应从四个方面予以保障: ——加大资金投入,给予政策倾斜,确保资金落实。国家现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规定,学校公用经费、免除学杂费补助经费主要用于保障学校运转。“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决定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资金的投资主体为县级政府,但国家级贫困县的经济十分困难,在短期或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无法改变本地区农村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现状。因此,应建立新的财政投资体制,区分地区差异,进一步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政府投资主体的重心,使中央以及省级政府成为国家级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在保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的同时,保障贫困地区农村贫困寄宿生的生活补助经费。 ——合理安排布局,精心预测生源,确保规模稳定。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小学入学的高峰期已经过去,学生数量日益减少,安排学校布局时应充分考虑生源因素。应将学校布局调整同地区发展与人口流动趋势相结合,同学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建设相结合,同区划调整相结合,减少大幅调整带来的冲击力。同时,应该照顾不同地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确保建成后的寄宿制学校长期生源稳定,办学规模稳定。 ——积极稳步推进,逐步实现集中,确保大局稳定。对于国家级贫困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必须考虑可操作性,既要充分考虑边远山区农民子女的上学问题,也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明确学校规模要求。单纯追求办学集中,其结果必然会造成合并后班级规模过大,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 还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对学校的校舍建设也要从实际出发,做好长远规划,按照当地人口发展趋势,该撤并的予以撤并,暂不宜撤并的逐步压缩办学规模,适当时候再予以撤并,尽量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针对布局调整后农村小学资源利用率低、产权模糊和管理难的情况,各级政府必须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把原有校舍改办为当地的农民培训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制定编制标准,按岗配置师资,保障高效运转。小学寄宿生的年龄参差不齐,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太小,生活无法自理,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老师的精心照顾。同时,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更长,活动量增大,不同年级学生的作息时间和课程结构不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睡眠、课时、活动安排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学校增加保育、保卫、校医等专业岗位,配备生活教师。同时,针对寄宿生长期与亲人分离对人格形成产生的影响,还要有计划地为寄宿制学校配备心理医生。通过各方面的逐步完善,照顾学生饮食起居,保证学生安全,监护学生身心健康,保证学生完成学业。但现行编制标准中没有此类编制,必须统筹考虑,配套解决。在师资保证的情况下,要将学校布局调整同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相结合,使一些思想好、业务精、有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竞聘走上管理岗位。通过加强督导评估,推行聘任、目标责任、学生评教、家长评议、师德一票否决等制度激发学校内部活力,推动学校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保障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稳步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22a13a6f4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