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寄宿学生的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3-11-02 16:00:3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农村学校寄宿学生的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 农村学校;寄宿学生;现状;对策

一、农村学校寄宿生的现状

1. 家庭教育缺失。一是亲情缺失。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而其子女又不能随父母进城就学,使得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多,守儿童与父母不能团聚,他们成长期间缺失亲情的抚慰与关怀。



二是溺爱。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善,父母认为不能委屈孩子,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而负责照看孩子的祖辈老人大多文化知识贫乏,缺乏家庭教育能力,是在物质方面完全满足孩子,使得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空白现象,进而影响到其学习习惯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2. 农村寄宿制学校条件不足。近年来,随着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寄宿学生越来越多。寄宿生24小时生活在学校,因为安全等因素,学生的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这与寄宿生年龄阶段的心理需求形成极大落差。



目前农村寄宿制中小学,食堂基本是社会化的,设施不足,人员不固定,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双重成长的关键时期,部分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因为资源与经费等原因,部分寄宿制学校硬件设施不足,不能给学生提供生活、娱乐等方面的条件,寄宿生在学校活动很少、生活单调。



3. 学习方面的缺失。一是自信心不足。学生的心理问题本来是成长中的正常问题,但因缺少家长的关心而不能及时排解,造成心理问题的累积,久而久之就表现为自信心不足。



二是学习压力大,抗挫折能力差。目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经常心理紧张,总担心会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和同学的冷眼。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现为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神经衰弱、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等症状。



二、农村学校寄宿生的教育对策研究

1. 搭建一个爱心平台。一是家校沟通、形成合力。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与其家庭有一定关系。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家庭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寄宿制学校老师要多渠道和学生家长联系。如,开通亲情电话,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向学生及其家长、临时监护人公布班主任的联系方式,保障互通信息,以便家长及时了解子女在校的表现,同时老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在家和社会上的表现。向家长传达寄宿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有可能出现的偏差,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操作性强的建议。






二是创设一个亲情班集体。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功能。召开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激发每个学生的关爱意识,同时也激励寄宿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寄宿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生活、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是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交往活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激发他们合作的愿望,教会他们友好合作的方式,学会为别人着想。爱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阳光和雨露,作为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



三是营造温馨的宿舍氛围。每天要给寄宿生足够的时间发展个人爱好,发挥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使学生宽以待人、豁达大度,做一个宽厚、诚实的人,让他们心情愉快、健康向上。



2. 积极引导。一是组建学习帮扶小组。由于寄宿学生的特殊情况,他们更需要学习上的帮助。因此,除老师热心辅导外,还应组建学习小组,让组内同学在遇到学习难题时能够相互帮助。



二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老师要在传授心理健康常识的同时,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正确对待成败与挫折,保持青少年的青春与活力,保持自信与乐观,学会超越自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2668e5fdd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