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非常日记》有感

时间:2023-05-10 21:26: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非常日记》有感

关于《非常日记》,我在学校的bbs上看到的是以日记形式的连载版本,花了很长时间才把它给读完。时间大多数并不是花在日记本身,而在于它的沉重所引发我对自身以及大学生活的思考。

《非常日记》是一份非常独特的文本。它的故事简单,语言明白流畅。小说的主体部分运用第一人称的日记体,也给我们强烈的现场目击感。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记实性较之虚伪,刻板的文学形式主义,似乎更具震撼力。

可以说这并不是一部让人愉快的作品。它让人心情沉重,甚至恶劣。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或一群出了毛病的年轻人,而这种毛病严重到最终让人弃绝自己的生命。可悲与可贵之处在于它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质。尤其是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精神价值迷失的世界。作者基于作家的良知、敏感和责任心触及并勘探了这一题材,本身已是勇气和勇气的胜利。 成长的烦恼,确立自我价值,寻找并追问生命的意义,这些并不是大学生的特权。但是,相对宽松的环境,确实会让他们更可能直接面对这些问题。青春或者青年时代是关键的,也是危险的。我们的记忆、经验和烙印会贯穿并影响我们的整个生命,但那会儿我们往往是盲目和无助的。长辈,教科书,乃至全部社会文化要么重复不切实际的高调,要么不置一辞,任凭你挣扎于海洋。如果不幸的倒下了,那生命就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此类的悲剧也并非少见。

《非常日记》的引人注目之处,是它对性问题的正规揭示。《非常日记》中,徐兆寿把性带回了它的本体。性本身纯属私人领域,而私人领域是允许怪癖存在的,林风的一些似乎变态的举动,在开明和通达的临床性医学看来,大概只是比较少见而非反常。但是在社会道德开来,这便是变态的,人人对之嗤之以鼻。因此林风对自己病态的自我判定成为了沉重的精神负担。这里的悖论是,社会道德的要求,最具私人性的性,往往不是一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所以,在坦然认可性的生物学当性和合法性的同时,我们也要对性的社会学限定性和规约性有所认识。

由此,我们不得不放宽我们的视野,把性置于一个更大的参照系之中——性乃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很难抽象和单独地进行讨论。徐兆寿向我们展示的,其实是远远大于性本身的文化背景,而林风的真正症结也正在这里,概言之,这是无爱的人生。在理想的意义上(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性应该是男女双方的互相给予和奉献,是共同的创造和救赎,如果把对方对象化或工具化,那你遵循的只是荷尔蒙的律令而不是爱的律令。我们发现,在林风的悲剧中(甚至也包括林眠、程一涛等人)最令人唏嘘的,恰好是——爱的缺席。而我们分明是感受到他精神方面的强烈饥渴的,于是另一个可怕的结论似乎就是,林风和他的伙伴们缺乏爱的能力。阅读《非常日记》的一个突出印象就是意识到现在的大学生与我们的学长们(比方说80年代那一拨)的某种差异:激情消隐、使命感淡漠、注重实惠、专注于个人事务、沉湎于内心生活,很难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反正这是时代的馈赠。热情外向的80年代人可能忙得无暇顾及这些个人琐事,至少,身体的感觉也许不会这样尖锐,而新一代对世界的认识正是从尊重自己的感受开始的,这显然是一种更为可靠的方法论。问题是,个人视角的特定性有时会是一种限制,在林风眼里,他的同学基本上是一群病人,卖西瓜的女人没有文化,表姐也有问题,而在我们眼里,自我感觉良好的女研究生,她的自以为是、昏聩过时的作家父亲,她的留学归来、博雅而脆弱的心理学家男朋友,也都多少有点滑稽。是世界原本如此还是我们戴上了一副滤色眼镜?我们在对自身关怀备至、照顾有加的同时,是不是对自身之外的一切多了一份防范和戒备的敌意?这种敌意同爱能够兼容吗?在我看来,对林风而言,对我们大家乃至我们的时代而言,也许,这正是症结所在。林风本人是不甘于此的,他读书,他思考,他写作,他想拯救自己,他想寻找生命的灵光,但我想,他可能只需要改变自己的态度,从虚幻的形而上云层降落到坚实的地面。或者,像书上说的,他的离去只是向我们启示另一种更为健全和健康的人生? 《非常日记》作为一本反映中国大学生性心理方面的书,引发我们反省自己和社会,实在值得一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2518aa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