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永遇乐·投老空山翻译赏析 《永遇乐·投老空山》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投老空山,万松手种,政尔堪叹。何日成阴,吾年有几,似见儿孙晚。古来池馆,云烟草棘,长使后人凄断。想当年、良辰已恨,夜阑酒空人散。 停云高处,谁知老子,万事不关心眼。梦觉东窗,聊复尔耳,起欲题书简。霎时风怒,倒翻笔砚,天也只教吾懒。又何事,催诗雨急,片云斗暗。 【赏析】 这首作于瓢泉新居停云堂上的词篇,虽云“戏作”,但除了末章略有戏谑之意,全篇格调低沉而不活跃,传写出他闲居无事、为世相忘时的黯淡萧索心境。看来他虽有化寂寞为诙谐之意,却因心境的过于黯淡而告失败。全词围绕着题目来写,时而辗转延伸,时而涉笔成趣,这两方面的结合,使全词既沉重又天真,风味特别。 起韵运用包藏性的句子,一方面迎合题中“检校停云新种杉松”的字面,一方面又显示出叹老嗟衰的情意,这就正面启开下文叹息之门。以下接此“叹”字,以停云新种杉松为由头,写出了一层又一层的叹息。他一叹自己年老,来不及看见这些新种杉松长成大树,就像老人看不见晚生的儿孙长大成人一样,劳而不见其获,令人感伤。二叹古来兴废盛衰、世间无常。这是由他自己面对新松的迟暮之感延伸出来的,并且他所叹息的池馆变为荒芜的事情,已经被时间一再地证实,而成为古今多情人同感共叹的内容。所以这里为古今沧桑而凄断的“后人”,在他心中,就包含了他自己在内的许多古人,是一个包藏深厚的词汇。 “想当年”以下,逆回 1 自身:当年的时光,在现在的作者想来,堪称良辰,而现在呢?这良辰已不可复现,一切都已消散,造成了其心中不可逆转的空寂,这一语,写尽了他对于自己今不如昔的生命状态的遗恨。这种遗恨虽然是在古今盛衰的参照之下——— 也就是说并非他一人独感独有,但也丝毫不能消减他个人的萧索寂寞之情。下片力图从今昔对比和古今沧桑的体验中振拔,但因为缺乏真正令人激动的力量,所以他的振拔反而更显示出他的冷落萧索,寂寞无聊。过片一韵,他借用陶渊明的停云诗典,写自己的落落出世之情。他在山高处的停云堂上,对于世间万事已不关心,不仅不关心,且已能不关眼。“高处”、“老子”、“不关心眼”等词,似乎能传达他的飘飘出世之情,却也能传达他的落落无欢之意。据上片词意,“飘飘”只是奢望,“落落”才是真情。 既然“万事不关心眼”,已经把词意写到绝境,其下如何为继?下面点题,写他睡醒以后,觉得无聊,姑且写一封回信给亲朋旧交。这里的“聊复尔耳”下得很见功力,因为它既是打故典里借来,又能传达他无可无不可之情,从而对上文的斩绝,能以柔姿挽回,而不使词意显得矛盾或勉强。这是接近于陶渊明心理体验的状态,词人在此确是暗用陶渊明退隐后的事迹来自我写照。以下即兴书怀,涉笔成趣而又含有深意。他借用风吹纸笔的偶然现象抒情,写出深心感念。感念之一是天教他懒。这里一个“也”字,表明前此自我状态,已经是懒了,而老天犹嫌不足,故教他彻底地懒,连“聊复尔耳”作“报书”也不用。于是他又嗔怪道,既是天教他懒,何必又在大风之后继之以乌云急雨来催他作诗?这里暗用杜甫诗意,对天气的变化,以戏谑的口吻 2 表示高兴。这一韵本身只具有谐趣,至多能表明他在风雨初起的一瞬间心情的振起。但是若往深处想一想,则他所意会到的天教他懒又容不得他懒的心理和行为中,不是也含有对于“天心莫测”的轻嘲慢讽吗?全词语言虽然散化痕迹很明显,但章法井然。所抒发的情感状态能够让读者见到被迫投闲之后,稼轩由入世到出世的心理变化以及在出世之路上的深深寂寞无聊。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33974a49c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