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围城》的主题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以其独特的结构、精妙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吸引了一辈又一辈的读者。以前也读《围城》,却只是为了消遣,只注意到书中精彩绝伦的比喻和主人公事事不顺的悲惨人生,如今再读,尝试理解它的深奥内涵,许是年岁增长的缘故,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关于《围城》的主题,自该书出版以来,历史反映论、婚姻围城论、人生困境论,众说纷纭。我更倾向于人生困境论。主人公方鸿渐从一踏上阔别四年的故土,就陷入了各种困境之中,而各种困境即为各重“围城”。第一重“围城”,是教育的浑噩。方鸿渐在北平上大学期间,从学不了的土木工程系转到社会学系,后来是哲学系,最后选择了中国文学系而勉强毕业。学中文的去留洋“深造”本就滑稽,偏偏他又“兴趣颇广,但心得全无,除了夸夸其谈外,一无所有”,临回国时,在父亲和丈人的威逼下,为了搪塞才挖空心思地买了“美国克莱登大学”的博士文凭。第二重“围城”,是爱情的失败。先是在回国的船上被鲍小姐吸引,后来发现自己不过是被鲍小姐戏弄。回国后寄宿在挂名岳父岳母家,热烈地追求唐晓芙却未能如愿,反倒和不爱的苏小姐纠缠不清,斡旋于爱的人和不爱的人之间,还被人当做情敌讥讽,最后终于被一场刻意制造的阴谋夺去爱情。第三重“围城”,是事业的潦倒。一路辗转来到曾经一心向往的三闾大学,却发现这里并不是他施展才干大干事业的场所,他总是担心假文凭被人识破,也不善于心计之斗,最后不仅在几十个知识分子的勾心斗角中被排挤出来,还莫名其妙的卷入一场婚姻。第四重“围城“,是家庭的解体。情场上的失意和事业上的失败,使得方鸿渐试图在婚姻中寻找温暖和慰藉,可是婚后的生活不是那般理想,夫妻双方大家庭亲人的误解和二人本身性格的不合,使得他的小家庭争吵不断,最终导致了家庭的破裂。纵览整个故事,似乎主人公方鸿渐就没有一天平静日子可过,真可谓是“趋避道穷、动与祸会、事故乖违”。而其实小说也正是通过备述主人公在教育、爱情、事业和婚姻这些人生阶段中的种种境遇,一次次地让主人公陷入僵局,一步步地揭示主人公和社会环境的种种矛盾冲突,从而得出人生是一个“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这样发人深省的结论。 在该书第三章中,作者引用了英国的一句古话“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而后作者又借用书中人物苏文纨的口吻谈到法国的另一句类似的名言“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是第一次直接的提到“围城”这个观点。在第五章中,方鸿渐说:“我还记得那一次褚慎明还是苏小姐讲的什么‘围城’。我近来对人生万事,有这个感想。”从最初婚姻是“围城”,到后来理解人生是“围城”,主人公历经的一番跌宕起伏,我们是可以体会到的。虽然在书中作者明确点明了时间是1937—1939年,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但作者并没有用大的笔墨描写战争年代的景象,而是侧重于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纠纷,塑造了一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典型知识分子形象,正如作者在序中所说“在这部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他并没有刻意突出时代性,因而主人公的性格和遭遇即使在当下也是非常常见的,这也使得我们能与主人公产生更多共鸣。主人公努力地逃出一个围城,又陷入另一个围城,这与我们的人生是何其相似。曾经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就是一个苦难的集合。”当然,现实的人生不会如方鸿渐所拥有的一般处处碰壁,但是书中所道出的种种困境,我们或多或少地都有相似的经历,其实不管什么时代的人,都逃不出种种“围城”的束缚,而作品中综合了人生种种惨淡境遇,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在感叹他的悲惨遭遇的同时发出一声同病相怜的苦笑。《围城》这本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 从语言风格上来讲,全书充满了精妙的戏谑和嘲讽,看似诙谐,其实在妙趣横生的语言下,也深藏着令过来人低回轻叹、令少不更事者茫然若失的沧桑,故而有人评价说这部小说是以看似超然的调侃语调诉述人生无奈的笑面悲剧。就如同小说中人物的一番话:“围城,就像是人生,站在城外的人想进来,而呆在城里的人却想出来,没有一个地方是绝对好的,人们想得到什么,同样的也会失去什么。”作者仿佛高站于人世端嬉笑怒骂于不动声色的文字间,却将人生的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360d33274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