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名词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口名词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人口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出发点。首先,人口是社会生产力构成的要素,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劳动者,他们的主要因素,是第一个生产力。其次,人口是生产关系的体现者,人口的生产的社会性的,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不可能有社会生产,人类社会也不可能存在。人口有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家庭关系等,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是各种关系中的主要关系。人口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前提和条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因为人和其他动物一样,也有生长、死亡的自然发展过程,要延续和繁殖,进行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增长状况会影响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人口政策 各国政府根据本国的具体的人口和政治、经济、文化状况而制定的能影响人口的规模、增长、分布、组成的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规定、法令等。人口政策的基本目的在于影响或调节人口再生产的方向,使之符合国家总体发展目标。人口政策总是与一个国家的总是与一个国家总的发展目标相联系,它总是为国家的总政策和总任务服务并为它所决定。人口政策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关调节生育率和出生率的要求和社会经济措施;(2)有关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要求和社会经济措施;(3)有关优生的政策要求和社会经济措施;(4)有关迁移人口的政策要求和社会经济措施。其中,有关生育的要求和措施是人口政策的核心。我国人口政策的内容,从总的方面讲,一是要控制人口数量,二是要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发展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人口质量 指整个人口的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人口质量应能反映由人口所构成的社会或集团的生存、发展能力。人口质量涉及到人口性别年龄构成、职业构成、人群健康、国家政策、社会关系、教育水平、人际交往、环境和遗传等诸方面因素。人口的思想素质指人们的社会心理、传统习俗、民族自尊心、献身精神、使命感、自信心、变革社会的欲望等。人口的思想素质可从社会号召力、凝聚力和社会活力中体现出来。人口的身体身体素质可由一组人的人体运动能力、发育状况、疾病状况、死亡率,呆残低能人口比例、出生预期寿命等反映出来。反映人口文化素质的一般指标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在校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文化水平构成,文盲率,科研率,科研人员比重,中等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中等专业技术人员比重,技工的技术等级构成,社会管理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以及劳动者的创造性能力。 提高人口素质 是一项根本性的、长期的、巨大的战略任务,它包括人的体魄强健、文化修养良好、道德高尚、追求知识、勤劳勇敢,从幼儿到老年、从生理到心理、从自然物质基础到家庭社会环境,要全方位地持续不懈地提高人口素质。凡是对提高人口素质有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应该坚持办;凡是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损害人民身心健康、妨碍人口素质提高的东西都应该坚决抵制。提高人口素质固然要有好的教育制度,但同时应该靠从小到老,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各方面来抓,贯穿在整个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来教育人民。 人口规划 政府有关部门在对现有人口进行调整研究和预测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某一时期内人口发展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它是国家人口发展方针、政策的体现,也是贯彻落实人口方针、政策的工具。人口规划是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它包括人口再生产的各个方面,如人口总数、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规划。人口规划按时期分,可以分为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人口规划按范围分,可分为全国人口规划、地区人口规划和基层人口规划。基层年度人口规划的编制,必须准确地预测人口出生数、死亡数和人口总数。其公式为:规划年末总人数=规划年初人数+规划年出生人数-预计当年死亡人数。规划自然增长率=(当年规划出生人数-预计当年死亡人数)/规划年初人口数。全国人口规划是地区人口规划和基层人口规划总的依据;基层人口规划是地区及全国人口规划的基础。 人口预测 根据现实的人口数量、人口构成、人口出生与死亡、人口迁移等基础资料,并考虑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对人口过程的影响,对未来的人口状况进行的科学预报。人口预测包括对未来人口总数的预测,出生人数、死亡人数预测,以及人口年龄构成、地域构成预测等。预测人口总数,一种是“直接推算法”,即以基期人口数为基数,按照一定的递增率进行直接推算。其公式为:Pn=Po(1+K) 公式中Pn为预测期人口数,Po为基期人口数,K为预测期内年递增率,n为预测期间隔年数。另一种是“分要素推算法”,即先分别预测影响人口数的各项要素,如出生数、死亡数、迁移数,然后把所得的结果合起来推算未来人口总数计算公式为:预测期人口总数=基期人口数+预测期内出生人数-预测期内死亡人数+预测期内迁入人数-预测期内迁出人数。 人口结构 又称“人口构成”。某一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年度内的人口构成状况。它包括人口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经济构成、文化教育构成、民族构成等。人口结构表明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程度,是制定经济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条件。人口构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发展状况而发生变化;某一特定的人口构成,反过来也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研究人口结构及其变动趋势,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人口分布 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各地区中的分布状况。人口分布的状况,是自然、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全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这是由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一般都是自然条件优良、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主要是那些自然环境严酷、资源尚未开发利用的地区。 人口平衡 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人口数量、构成和变化情况的平衡关系。人口平衡的内容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体规模、基本构成状况,如城乡人口分布、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构成状况以及在自然(出生、死亡)和社会(迁入、迁出)等因素的作用下,人口的变动情况等,以上这些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情的重要资料,是计算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居民的消费水平、研究城乡差别以及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的依据。 人口变动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由于出生和死亡、空间位置上的移动、社会结构的变动所引起的人口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其内容主要包括:人口自然变动、人口机械变动、人口社会变动。人口自然变动是由某一时期内出生和死亡所引起的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减少。它受到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统计人口自然变动的指标有:出生人数、死亡人数的自然增加或减少,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变动是人口在空间位置上的迁移变动。它受到自然因素(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和社会因素(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等)的影响。表示机械变动常用的指标有:人口迁入、迁出,人口迁移差额和人口迁移变动系数。人口机械变动发生在国家之间的称作移民,发生在一国内各地之间的称作人口流动。人口社会变动是人口社会结构、阶级结构、城乡结构、性别年龄结构、部门结构、职业结构、文化结构、民族结构等的变动。一般受社会发展、社会经济制度变化等影响。 人口爆炸 也称人口聚增。人口学家用来描述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出生率大大超过世界人口死亡率的情况。 人口学 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对人类各种人口状况进行科学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以一般社会学为基础,结合地理学、生态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有关学科,对人口的规模、组成、分布、密度、增减、出生率、迁移、流动、变化等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为政府制定人口政策以及教育和就业安排、环境保护、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提供理论依据。人口学力求正确认识人口现象、人口问题和人口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说明人口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口学研究除用各种社会科学概念进行定性分析外,还借助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常用的统计方法有:(1)经常性的人口登记;(2)人口抽样调查;(3)人口普查;(4)人口预测;(5)人口规划。 零人口增长 人口学家提出的使人口增减处于平衡状态的指标,即人口增长为零。其机理是出生数加上迁入数与死亡数加上迁出数相等。在自然情况下,人口的生死和流动是难以实现零增长的。在死亡率和出生率都低的国家会出现人口的负增长。正在普及计划生育教育和措施的国家一般呈现人口的正增长。但这些国家提出零人口增长和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是完全必要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43bcc53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