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转变理论综述 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发展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经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的过程。它描述的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过渡的趋势,反映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与人口再生产的的内在联系。人口转变理论最初是对欧洲人口再生产动态特征的总结性描述,由W·W汤姆逊最先提出,后经A·兰德里、F·诺特斯坦等发展完善,形成了目前在宏观人口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人口转变理论”。 西方的人口转变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课本): 一、死亡转变理论 1.死亡率的下降直接导致了人口的增长。英国社会学家古登斯认为,直到20世纪早期,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统计资料来精确地描述威胁人类生命死亡的种种因素的变化。当今社会,原始意义上的高死亡率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过去,人口再生产步入能够控制高死亡率的阶段。 2.死亡率下降与流行病转变理论。1971年,欧姆兰提出了流行病转变理论,他认为,人类疾病类型的变化直接作用于死亡率的下降。 3.死亡率下降的原因(综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了人民生活水平和医学手段和技术的进步直接导致了死亡率的下降,这是死亡率下降的首要原因;而社会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生活水平和医学进步能够相对平等地达到每个人,是死亡率能够得以持续地下降。 二、生育率转变理论 1.1963年,戴维斯提出了“人口变迁与反向理论”,他认为,婴儿和儿童的死亡率的降低提高了孩子的存活率,人们通过感受到家庭生活的变化感受人口压力从而做出一种人口型的反响导致生育率下降。 2.生育率下降的原因:(1)子女价值理论,该理论从原因层面解释了死亡率下降的层面上生育率的下降,诺特斯坦认为,死亡率的下降最终改变了人们对子女价值的看法,由此减少了生育率。(2)社会网络与社会互动理论,生育率的下降是一个人们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过程。 三、迁移转变理论 四、人口转变的现代化理论 人口转变与现代化互为因果。人口转变的现代化理论认为,过去两百多年的西方人口史证明,人口死亡率和生育率的下降与人类的现代化过程相辅相成。 法国人口学家兰德里最早阐述了人口发展的阶段性。他认为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是影响人口发展过程的主要因素。将人口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原始阶段(经济因素决定了人口的变化直接与食物供应成比例,即人口增长受生活资料限制,人口死亡率决定出生率);中期阶段(为维持较高的生活水平人们晚婚或不结婚,从而降低生育率并影响人口增长,限制生育达到普及的程度);现代阶段(较高的生活水准和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社会心理变化,逐步地完成了人类生育观的重新塑造;人们通常自觉地限制家庭规模,生育率普遍降到低水平). 在兰德里之后,汤普森根据世界各国在1908—1927年人口数据重新对人口增长模式进行总结,并试图将欧洲人口转变的历程应用到对其他地区的理论解释中。 1945 年美国人口学家诺特斯坦在汤普森理论的影响下对其进行了发展。汤普森是从空间上划分人口增长模式的,而诺特斯坦认为这种空间上的特征实际是按时间进程发生的转变过程,因此他对汤普森的三类模式重新命名,即A 模式为早期下降;B 模式为转变增长;C 模式为高增长潜力。人口转变一词也由此生了。另外,根据西欧和北美的人口资料诺特斯坦对人口转变历程进行了扩充和完善,需要指出的是,与兰德里不同,诺特斯坦把死亡率的下降作为他分析人口转变的重要起点。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后来又有许多学者以不同划分标准对人口发展和转变过程进行描述,主要有三阶段论,其将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作为主要参照标准将世界范围的人口再生产历史划分为HHL、HLH、LLL三阶段,且每一阶段都与相应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四阶段论,除考察出生率和死亡率外还加入了总和生育率和平均预期寿命两个统计指标;五阶段论将人口再生产类型做了更细致的划分,本质上与其他划分并无区别。人们通常把从兰德里到诺特斯坦的理论称为经典人口转变理论。 为弥补经典人口转变理论在解释力方面的不足,后来的学者开始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技术等不同侧面,从宏观或微观的角度深入分析人口转变的过程和原因。上世纪60 年代美国人口学家寇尔带领普林斯顿大学人口研究室对欧洲所有省份的历史重新考察,试图对人口转变的原因做更深入的解释。他们的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是生育率下降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 K.戴维斯提出的“多方面反应理论”认为在死亡率下降带来更紧张的家庭资源和追求更多个人经济利益的动机下,人们做出更理性的生育决策来回应人口变化。20 世纪60 年代兴起的生育经济学以J.C.卡德威尔的“财富流向理论”、芝加哥学派对孩子效用的分析及R.A.伊斯特林的供求综合框架理论为代表,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更加深入地解释了人们的生育行为和人口转变的原因。以上理论都是从微观角度来解释人口转变的。“临界值假说”则从宏观角度出发,试图找到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到影响生育率下降的那个临界点。现代人口转变理论从更广泛的视角对人口转变进行解释,但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分析仍然遵循经典人口转变理论的一般描述;且现代人口转变理论依然以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社会、文化等情况为分析背景和起点,解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转变事实仍存在局限。 对我国的人口转变,尽管研究者们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分歧,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认识:首先,我国的人口转变与世界人口转变的整体趋势一致,但由于经济生产方式、政治制度、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我国人口转变过程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二,尽管国内学者们研究人口转变的关注点、视角不同,但其讨论基本都建立于西方人口转变理论的基本框架和观点之上,除了结合国情用人口转变理论解释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要产生具有突破性的观点似乎并不容易,因此在这一领域内西方理论仍占据主导;第三,虽然目前人们对人口转变是否完成及完成标准仍在争论,但我们必须承认我国人口的确进入了“三低”状态的人口再生产模式,而该模式带来的结果,如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现实问题亟待当下学者关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17363d5240c844769eaee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