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除夕的由来 挂灯笼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除夕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除夕之夜守岁,门口挂着红灯笼,堂屋燃着熊熊的红火,点着蜡烛或油灯,一家人围桌而谈。 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奶奶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燃爆竹 中国汉族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 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除夕”中的“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议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除夕”就是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 禁忌一:“大年三十晚上忌人”。三十晚上,普通人家都要“大团圆”,出远门的亲人也要千里迢迢、迎风冒雪往家里赶,回来跟家人一起吃三十晚上的团圆饺子。这顿晚餐在南方叫“年夜饭”,北方人食面,就吃饺子,民谣说:“三十,合家欢乐吃扁食。”三十晚上,一家团圆,外面扬风飘雪,屋里灯火通明、热气腾腾。玻璃窗擦得干干净净,水珠还从玻璃上面往下滚。时不时传来阵阵鞭炮声。家家享受着天伦之乐,其乐融融。为了保证自家人欢乐的大餐,一般不愿外人突然闯入,无论外人来说话、串门以至讨债,都一样会起着干扰一个家庭内部欢乐的团圆,所以除夕之夜,对“家鞑子”之外的人都一律拒绝。 禁忌二:“出嫁女大年三十不看娘家灯”。“三十晚上,出嫁的女儿不能看娘家灯,看娘家灯会死娘家人”,这一条够厉害的,但“师出有名”。因为旧社会是以男性为主的;出嫁的女儿往往多“婆媳不和”,如果已成为“人妇”的女子(尤其是有钱有势出身的)尽往娘家跑,那婆婆家就不能保持大团圆了。为了保证婆婆家一家团聚,所以传衍了这一条民俗,目的是好的,形式是“莫须有”的。既无法律规定,又不见经传,却起了凝聚与和谐的作用。 禁忌三:“正月不剃头”。老天津,剃头匠从三十早起就干活,无论剃头打辫子,还是洗、剪男头,一直干一夜,直到初一早晨。那时剃头师傅多是宝坻人,天一亮就卷包儿回老家了,再剃头,找不到师傅了。这是督促人们,在新年前做好一切清洁卫生工作。 猜你喜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505f35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