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外出听课,除了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我还比较关注学生的表现,如何说学生才是主角嘛。有经常感叹:别的学校的学生是如此聪颖,读书时或激情澎湃,或婉转动听;发言则侃侃而谈,滔滔不绝。 是因为特级教师在这堂课上引导得好呢?依旧学生在平常的课堂上表现得就这么出彩?我想,这两方面的缘故都有吧,而最重要的依旧在于平常的语感训练和表达能力的训练。 既然非一日之功,那么仰慕也仰慕不来,依旧在自己的课堂上多下工夫才行。上《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时,当我问道:“谈迁遭遇了什么样的厄运?”第一个学生起来回答:“谈迁写的《国榷》被小偷偷走了。”我确信了他的说法是正确的,但又强调:“谈迁遭遇了什么样的厄运?能否说得具体些,生动些?”第二个学生说:“谈迁花了二十多年时刻写成的一部宝贵的书稿——《国榷》下落不明。”第三个学生紧接着说道:“谈迁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 那个环节并没有到此终止,我追问道:“三种不同的说法,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你们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吗?”小孩们赶忙领会到:“第一种说法太简单了,让人感受《国榷》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偷了就偷了呗!”(小孩们在底下会心地笑)“后面两种说法比较具体,让我们感受到《国榷》对谈迁来说是专门宝贵的,是他二十多年的心血,丢了等于要了他的命。”“后面的说法更能突出这是谈迁遭遇到的厄运,对他来说,这是一个专门大的打击。”我想,这时候不用我说,学生都明白了表达的重要。但我依旧罗嗦了几句:“你们看,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出来,成效就完全不一样了。在说话和写作文时,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让你的语言更吸引人。”接下来的朗读环节,小孩们由于刚才体会得比较到位,朗读自然也不成问题了。 事实上,这一环节并不是事先预设好的。只要我们在课堂上抓住契机,找到突破口,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悟,你会发觉,不用仰慕别人,原先我们的小孩也专门棒!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6a4012404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