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诗对唐诗的超越——一种哲学的考究(一)

时间:2022-04-08 23:19: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宋诗对唐诗的超越——一种哲学的考究()



内容提要:本文根据唐诗和宋诗所产生的不同社会背景,认为:唐代和宋代的知识分子在各自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形成了不同的,而这不同的形成了他们各自性情的规定性。唐代诗人的性情因是外在的、模仿的,故重浊而实;宋代诗人的性情因是内在的、凝聚的,故疏宕虚灵。宋代诗人通过内在的修养工夫,接上了宋儒的心性之学,使得他们的诗整体上呈现素朴雅淡、平易简远的风格,而这种风格,正是中国诗歌的极致。但宋诗这种风格的形成,不是诗人的外在艺术追求,而是诗人内在的心性修养的结果。因此,本文的结论是:宋诗对唐诗的超越,实际上是心性修养的超越、实践工夫的超越和精神体认的超越。

关键词:唐诗;宋诗;性情;心性之学;工夫

唐、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大朝代,同时也是中国诗歌史上诗歌最为鼎盛的时期。然宋诗之于唐诗,就一般学术史上的看法,似乎前者远不及后者。下面这两段话即典型地代表着这种看法:

诗者,吟咏性情也。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是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宋人不知诗而强作诗。其为诗也,言理而不言情,故终宋之世无诗焉。(陈子龙:《王介人诗余序》

诗者,吟咏性情也,这是严沧浪与陈子龙对于诗之所以为诗的基本肯认,他们认为宋诗之所以不如唐诗,正在于宋诗言理而不言情。这可以说也是学术界的一般看法。但笔者认为,性情既为世间之一物,必有其所以为性情之理(柏拉图云:万物皆有其理式——idea不然,若任性情散漫飘荡而无收煞凝聚,则必归于虚无(黑格尔认为,一物若无任何规定性,则可称纯有,但纯有是同一的东西1]。故性情必有其规定性,不必与对立排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刘彦和才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文心雕龙·思》)袁子才也认为诗须一气呵成,有议论波澜方妙《随园诗话补遗》卷三)当然,诗毕竟不同于哲学,它不能以理说理,诗之理须挂搭在性情之中,随性情而自然流出。此时的所谓理,即是性情的规定性。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来理解性情的规定性?一般来说,人的性情个个不同,此即是人的个性。切就人的个性而言,似乎亦有其规定性,但这种规定性不能称之为,因为它是性成命定,是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荀子·性恶》也就是说,对于个性这种规定性,人完全不能自我作主,自然无可言,故孔子曰: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正因为个性这个地方不能谈,故中国文化虽对个性不一概否定,但决不在此立足以成其人生态度。所以,孔子讲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的;孟子讲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的本心即便是讲性恶论的荀子,也不是站在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的立场,而是站在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的立场,而讲化性而起伪《荀子·性恶》无论是孔子所说的、孟子所说的本心,还是荀子所说的,都是可学而能,可事而《荀子·性恶》)的,人在这个地方,有切实的可把捉者,如此方可说。就文学或诗而言,刘彦和虽云:吐纳英华,莫非情性,但他所说的情性并非指天之就也的个性,而是指通过塑造以后的性情,故他又说: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


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文心雕龙·体性》可见,惟有从(或才能把握到性情的规定性。本文正是从唐代士人和宋代士人不同的,从而来把握他们各自不同的内在精神,进而来论述唐诗和宋诗的不同风格的。在正式进入这个问题之前,先看唐诗和宋诗得以产生的不同社会背景。

唐、宋在时间上相近,但就开国的气象来说,唐远胜于宋。唐朝国力强盛,物质充裕,声威远播,唐太宗甚至被称为天可汗而宋朝则承五代败乱之局面,国力孱弱,且一直受到辽、金、西夏的武力骚扰与侵略,国势日见衰落。正是唐、宋两朝不同的国力根基,促成了唐、宋两朝知识分子不同的生命类型和精神气质。唐朝的知识分子在其强大的国力和充裕的物质条件之下,尽情地挥洒自然生命的才气,表现自然生命的华彩。而宋朝的知识分子在其孱弱的国力和宽和的世风条件下2],尽情地发掘理性生命的灵光,表现人格生命的高致。关于这两种不同的情形,王船山在《读通鉴论》卷二十六《武宗》里的一段话,或许可略见一斑:

呜呼!士生无道之世,而欲自拔于流俗,盖亦难矣。《武宗》一) ……

盖唐自立国以来,竞为奢侈,以衣裘仆马亭榭歌舞相尚,而形之歌诗论记者,夸大言之,而不以为怍。韩愈氏自诩以知尧、舜、孔、孟之传者,而戚戚送穷,淫词不忌,则人心士气概可知矣。……继以五代之凋残,迨及有宋,膻风已息。故虽有病国之臣,不但王介甫之清介自矜,务远金银之气;即如王钦若、丁谓、吕夷甫、章惇、邢恕之奸,亦终不若李林甫、元载、王涯之狼藉,且不若姚崇、张说、韦皋、李德裕之豪华;其或毒民而病国者,又但以名位争衡,而非宠赂官邪之害。此风气之一变也。《武宗》四)

唐朝人的生命精神,若用牟宗三的话说,即是综合的尽气之精神,即其精神是服从自然生命的强度原则,让自然生命充沛而不滞3]。虽然唐朝人是服从自然生命的强度原则,但若能尽气则不自觉中亦有近道者存焉。其尽气中的自然的强度亦含有精神的,而非为纯物质的”4]。故唐朝人总的来说,亦表现出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这在知识分子中尤为如此。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都是这种精神的表现。但这种健康向上的精神是停留在主观状态中,始终不能客观化出来而成为规范者。则这种尽气之精神在气尽时即提挈不住,堕落而为纯物化之气,于是便产生了以李林甫、李德裕为代表的一大批毒民病国之臣。更有甚者,迨及唐朝灭亡,竟没有一个洁身自守之臣。王船山说:

士之不幸,生乱世之末流,依于非所据之地,以保其身,直道不可伸也,而固有不可屈者存。不可伸者,出而谋人之得失也;必不可屈者,退而自循其所守也。于唐之亡,得三士焉。罗隐之于钱镠,梁震之于高季昌,冯涓之于王建,皆几于道矣。胥唐士也,则皆唐之爱养而矜重者也。故国旧君熸灭而无可致其忠孝,乃置身于割据之雄,亦恶能不小屈哉?意其俯仰从容于幕帘者,色笑语言,必有为修士所不屑者矣!以此全身安土,求不食贼粟而践其秽朝已耳。至于为唐士以阅唐亡,则幽贞之志无不可伸者,镠、建季昌亦且愧服而不以为侮,士苟有志,亦孰能夺之哉?(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八《五代上》三)

这种情形任其发展,则是紧承而来的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抢夺枉杀,无复人理(赵翼:《廿二史札记》)的五代。面对五代廉耻、忠孝、节义沦丧的实际,宋代的开国者非常恐惧。王船山说:




夫宋祖受非常之命,而终以一统天下,厎于大定,垂及百年,世称盛治者,何也?唯其惧也。惧者,恻悱不容自宁之心,勃然而猝兴,怵然而不昧,乃上天不测之神震动于幽隐,莫之喻而不可解者也。(王夫之《宋论》卷一《太祖》一)

与唐不同,宋王朝以宽大养士人之正气(王夫之:《宋论》卷一),在此种风气之下,不但中外缙绅知以名节相高,廉耻相尚,尽去五季之陋矣《宋史·忠义一》,而且还产生了养有道,和粹之气,盎于面背《宋史·道学一》)的程颢,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宋史·道学三》)的朱熹,而有学有养的程门和朱门弟子及再传弟子更是不计其数。他们相互砥砺品行,讲论学术,不但使《诗》《书》,六艺之文,与夫孔、孟之遗言,……至是皆焕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而且其于世代之污窿,气化之荣悴,有所关系也甚大虽然宋弗究于用,甚至有厉禁焉,但后之时君世主,欲复天德王道之治,必来此取法矣《宋史·道学一》。宋朝人的生命精神,若用牟宗三的话说,便是综合的尽理之精神,服从的是理性原则,即他们由浑一的生命中看出一个异质的东西,即:生命不徒是自然生命,清一色的生物生命,而且有一个异质的理性生命,由心灵所表现的理性生命”5]。因此,宋代的心性之学,就是肯定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觉的修养工夫,把先天本有的道德心性扩充出去,以完成德性人格应有的事功。王船山说:

言何容易哉?言而不自省于心,为己之所有余,则是之与非,曲之与直,正与之邪,其相去也不远,何也?义在外,则皆袭取以助气之长者也。故君子知为之难而言之必讱。岂悬一义以为标准,使天下后世争诵之,遂足以扶三纲、经百世,无所疚于天人乎?熟虑之于退思,进断之于密勿,舍之而固有所藏,用之而实有所行。持正是之术,充至直之用,尽至正之经。有弗言,言之斯可行之。经之纬之,干之旋之,道备于己,功如其志。则奸邪之异己者不能攻,相倾者不能窃,斯以为贞胜也矣。(王夫之《宋论》卷十三《宁宗》五)

王船山上面的话,把宋代的心性之学,道德人格的全体大用给表诠了出来。可以说,唐代近三百年,乃依其自然生命之霸力;宋代三百余年,乃赖其理性生命之坚韧。正因为如此,迨及宋王朝祚竭数尽时,其情形与唐王朝时大不相同。《宋史·忠义一》中说:靖康之变,志士投袂,起而勤王,临难不屈,所在有之。及宋之亡,忠节相望,班班可书,匡直辅翼之功,盖非一日之积也。”“盖非一日之积也七字,道出了宋代的社会风气和士人的修养之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6beddc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