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词义的模糊性问题

时间:2022-11-07 09:15: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谈词义的模糊性问题

08中基 陈原 2008221102310005

词义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所谓概括,是指人脑的思维活动对某一类事物,某一类现象抽象出它们之间共同的、区别于另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换言之,词义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概括是经过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提炼的全过程。而这种抽象的、简单的、一般的东西,本身往往缺少明确的界限,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这就必然使词义产生了模糊性。

词义的模糊性实质上也就是词义所概括的客观事物、现象、性状等本身界限不清在语言词汇系统中的反映。例如论及人的容貌“美”与“丑”就很难定出一个公认的精确的量化标准。古代文学作品中描绘女子的美,大都只能借助于映衬、比喻等手法来渲染美人的姿色,例如唐人崔护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怎能不泪垂”,以及成语“倾国倾城”“天姿国色”“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花容玉貌”“冰肌玉骨”“明眸皓齿”“雪肤花貌”等等。这些诗句和成语虽然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美”这个概念的内涵,但是如果离开具体的文学表现手法,而单纯只是作为“美”这个词的意义,则依旧是没有明确的边缘的。这当中还包含着人自身对美的审美评价的主观性:同样一个人,一种事物,张三认为美而李四并不觉得美,否则俗话里也就不会有“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说法了。

生活中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具有模糊性。比如在表达时间方面,许多表示时间的名词词语就具有模糊性。我们说“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可这早晨到底是指几点钟呢?5点钟是,6点钟也是,7点钟还是。而“早晨”同“上午”“下午”同“傍晚”“傍晚”同“晚上”之间也都很难找到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

那么词义的模糊性是否会影响社会交际的正常进行呢?答案是否定的。语言交际有着一 定的语境,在一定的语境的制约及辅助下,一般不会引起语言交际的障碍与误解。由此可见,在一定范围内,词义是对事物本身大体内容的表现。这也就是说记号义在概括事物现象的时候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当然,这一点也正满足了人们现实交际的需要。如果在人类生活交际中,非要规定运用精确无误的词汇,那么不难想象言语交际将会怎样的寸步难行。比如中国人见面,常常要问候对方:

“近来过得怎么样? “好,一切都还不错! “你怎么样? “还好,一般吧! 又如:

“你大概什么时候走呀? “可能下个月吧。 这一问一答中,“好”“还好”“一般”“可能”等词 都是表义模糊的词。如果以上的对话中必须用精确的语言,那可就麻烦了,要想把上述意思表示清楚,没有干余字是不够的。再比如,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可以使用很多的词汇,可以说 “好”“不好”“一般”“差”“非常差”“差极了”。这些词的词义都是模糊的,但是人们仍然可以凭借经验感知到其中的含义。可如果非要找到精确的词汇来形容的话,那是很麻烦的。

又如“老”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是“年岁大(跟‘少’或‘幼’相对),这里年岁大的“大”也是个模糊概念,多少岁才算“年岁大”,词典不作明确规定是有道理的。有


人认为六十岁算年老(男性退休年龄)那么差两个月六十岁,乃至差三天六十岁就不算“老”非得等到满六十岁才算“老”吗?如果这样的话,交际的进行就相当困难了。我们在报刊杂志上常常看到这样的词语——“五十开外的老人”有些地方旧俗以男人五十岁、女人四十五岁为“上寿”(达到寿数)意谓人若在这样的年龄去世就不算夭折了。俗语还有“年满半百,半截入土”的说法,说明在旧风俗、旧观念中五十岁就算“老”了。“老”是一种生理现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但应该说这种现象本身也是没有明确的界限的,它随着各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制度、生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换言之,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可见对“老”不可能人为地定一个绝对精确的界线,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那是国家为了行政法规的实施而制定的,就是这种规定,不同国家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职业、不同工种也会有所差异。词典对“老”的释义体现了客观现实现象的这种模糊性,所以说它是精确的,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事物和现象的称谓与表达的需要。

词义模糊性不仅使词——语言符号能产生较强的概括性和灵活性,使之灵巧而便捷地服务于人们的社会交际,而且便于语言教学、辞典释义,以及造成修辞上的表达手段,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半”字的释义问题,词典释义是“二分之一;一半”,看起来似乎是比较精确的,其实也是个模糊概念,特别是在语用的场合,例如“下半旗”中的“半”,并非“二分之一”“一半”所能解释的,而是“先将国旗升至杆顶,再降至离杆顶约占全杆三分之一的地方”(《现代汉语词典>)。诗句“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杜甫《赠卫八处士》)“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前者“半为鬼”是说“故旧亲友大半死亡”和后者“半遮面”“半”都不能用“二分之一”“一半”这样明确的界限去衡量和界定,其中都存在着词义的模糊性。同样,“半边天”“半壁河山”“半信半疑”“半推半就”“下半旗志哀”“半干旱地区”“半自动步枪”等词语中“半”也都是如此。如果完全讲求词义的精确,这样的语言现象将难以在语言中使用开来,而如果从词义的模糊性角度加以考虑,这一切都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

由于日常生活用语中模糊词语很多,以致精密的数字语言旦进入日常生活用语之后,少都变成了模糊语言。例如“三寸不烂之舌”中的“三寸”就是从精确词变为模糊词,因为舌头不能准确到恰好是三寸长。汉语的“一”“三”“百”“千”“万”等数词在诗和成语中用得很多,经常用来表示模糊概念”在古代汉语里“三”和“九”往往不是具体的、精确的数字,而是泛指数量之多。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此外,精确词的模糊概念还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看来似乎不合逻辑的词语运用问题,例如,开会时有人说:“我也来说两句„„”,其实他一说起来就滔滔不绝,海阔天空,一说就是近一个小时。这里的“两句”就是从精确词转变为模糊词,其特点是以少代多;也有以多喻少的,例如《千家诗》是旧时“家传户诵”的一种幼童启蒙读物,取名“千家”,琢磨起来有些吓人,因为全书收诗仅二百多首,入选诗人也不过数十人,何来“千家”?这应该说也是数词的模糊性质在起作用。还有以约数代实数,以及数词的虚指用法都属于这种情况。脍炙人口的唐诗选本《唐诗三百首》,实际上收诗三百十首,司马迁《报任安书》《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中说《诗经》“三百篇”,实际上是三百零五篇。

曾经有一位中学语文老师拿《木兰辞》中说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时间前后不一致的句子来问笔者:该如何解释这种“自相矛盾”的语言现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一处说是“十年”,另一处却说的是“十二年”,该如何解释?其实,作为文学作品,这里并没有矛盾,传统说法是以定数代不定数,是一种借代的修辞方式。从模糊语言学看来是精确词表示模糊概念,从而构成修辞上的借代用法,极言木兰代父从军、效命疆场时间之漫长。 模糊词语还可以构成修辞上的婉曲辞格,表达委婉的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73ae6fd680203d8cf2f2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