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我们看海去 潘洗尘 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 小雨噼噼啪啪打在我们的身上和脸上 像小时候外婆絮絮叨叨的叮咛我们早已遗忘 大海呀大海离我们遥远遥远该有多么遥远 可我们今天已不再属于儿童属于单纯属于幻想 我们一群群五颜六色风风火火我们年轻 精力旺盛总喜欢一天到晚欢欢乐乐匆匆忙忙 像一台机器迂回于教室图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 有时对着脏衣服我们也嘻嘻哈哈发泄淡淡的忧伤 我们常常登上阳台眺望远方也把六月眺望 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的多瑙河》飘飘荡荡 我们我们我们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啊 尽管生长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喧响 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 我们要枕着沙滩也让沙滩多情地抚摸我们赤裸的情感 让那海天无边的苍茫回映我们心灵的空旷 捡拾一颗颗不知是丢失还是扔掉的贝壳我们高高兴兴 再把它们一颗颗串起也串起我们闪光的向往 我们是一群东奔西闯狂妄自信的探险家啊 我们总以为生下来就经受过考验经受过风霜 长大了不信神不信鬼甚至不相信我们有太多的幼稚 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 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 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 1983年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驼铃”一词让我们听到了悦耳的叮当声,看到了一队骆驼行走在戈壁沙漠之中。它们是征程中的亮色。用“没有……也要”强调年轻人“看海”、探海的执着。 B.“我们一群群”“五颜六色”“风风火火”“精力旺盛”“欢欢乐乐”“匆匆忙忙”“教室图书馆”等都是典型的青春特征,是对青春情不自禁的赞美,呈现出青春旺盛的生命力。 C.“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不愿”展示出青年人躁动不安的内心世界和不安于现状的探索精神。 D.这首诗刻画了风华正茂、活泼自信、求知欲强、富有探索精神的一代青年形象。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月”不单纯是一个季节,更是生命的青春驿站,象征着“火热的青春”和“充满激情的生命”。 B.“像一台机器迂回于教室图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苦恋”本来指恋爱的执着,在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青年人执着地追求知识的情景,表现了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人对知识的热爱。 C.“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的多瑙河》飘飘荡荡”,将“我们”看到的被风撩起的飘荡的长发的视觉形象,转化为传扬的《蓝色的多瑙河》的乐曲的听觉形象,展现了青年人的青春风采。 D.这首诗运用巧妙的意象组合,创造了一个充满激情活力、梦幻优美的意境,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8.为什么要看海?它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9.本诗是如何体现其音乐性的? 参考答案: 6.A“听到”“看到”,应该表述为“仿佛听到”“仿佛看到”。 7.B“比喻”错,应该是“移用”。 8.①看海是追求未曾有过的东西。“看海去”有一种探索的时代意义,诗人笔下的大海,相距遥远,浩瀚,壮阔。在大海边上可以兴奋地同沙滩对话,可以充实我们的心灵,可以串起我们闪光的过往。②大海就是一种象征,理想的象征。这里是光明的所在,是充满着诱惑的地方,是创业的地方,是成就理想的地方,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地方。所以,诗人笔下的大海其实就是诗人的理想。 9.①诗歌的押韵和语言的声调。如“远方”“脸上”“幻想”“眺望”等都押“ɑnɡ”的音,读起来有一种音乐感。全诗没有标点,全凭语意的流向停顿,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如风行水上,使得诗篇脉络连贯又顿挫分明,活泼流转又开阔有序,极大地增强了诗作的音乐性。②诗行中重复与变化相交错的词语。重复与变化,组合成一种情感的旋律。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节奏明快,情感激越有力。而反复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不仅突出了诗人的情感,也增强了本诗的音乐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764365cab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