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之可持续发展 摘要:人与自然的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带来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也给自然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接受自然的惩罚。人们深刻反省自身的行为,重新科学理性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探索和寻求更好的发展途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日渐深入,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认识的综合,它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建构现代生产力范畴提供了观念导向,适应当前人类发展需要,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千古不朽的课题。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回顾人类和自然的发展史,很容易就能看到这种关系存在和发展[1]。 自从有了人类,人就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获得能使自己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命的支持系统而存在。自从机器大工业出现后,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人们向自然界索取物质资源的数量急剧扩大,大片土地开垦和森林砍伐,引起了大量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工业“三废”的无控制排放,严重地污染了空气,一些物种灭绝,而另一些物种又泛滥成灾,造成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这种因生存需要和生产发展而导致的非自愿失衡对人类生存的危害已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人的广泛关注。尽管人们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但由于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加上自然生态的破坏和失衡加剧,环保问题异常严峻。从全球范围来看,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普遍化、深化和尖锐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成为迫切的需要,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尤为重要。 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因此,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源于生态学,单一因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1713年德国的卡洛维茨(Carfowitz)提出了森林永续利用理论,1867年哈根(Hartig)提出了森林多效永续经营理论。这两个理论认为木材采伐量不能超过生长量,实际上就是木材采伐单一指标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此后,人们为寻求一种建立在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承受基础上的长期发展模式,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先后提出过“有机增长”、“全面发展,“同步发展,和“协调发展”等各种构想。20世纪70年代以来形成当代可持续发展观:1)经济发展观,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强调这种发展应保持在自然与生态的承载力范围之内。2)回归自然观,人类只能放弃对自然界的改造和控制,“回归自然”,成为“自然界的普通一员”,才能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3)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包括自然、经济、社会在内的系统整体的全面、协调、持续性发展为宗旨的新的发展观”。4)社会发展观,他们认为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的持续发展,包括生活质量的提高与改善。5)协调发展观,不少人认为,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之一,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坚持“五个统筹”之本,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对我们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把我国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国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可持续发展观是对“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认识的综合,它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建构现代生产力范畴提供了观念导向。生产力不仅是开发、利用自然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能力,而且是保护、修复自然,协调向自然索取与馈赠平衡的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新生产力观,是对以“征服自然”为特征的传统生产力观的消解[4]。 传统产业已经耗费了自然界大量的资源与能源;急剧膨胀的人口压力迫使整个大陆被开垦、围湖造田、毁林开荒,造成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生态失衡;可持续发展观继承和发扬了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成果,以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为中心,把自然界放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地位,强调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共同进化,倡导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应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科学、全面理解现代生产力内涵的要旨在于:生产力不仅是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人们协调自然、保护自然、适应自然的能力,以及人们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的能力。这就是从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对现代生产力内涵的创新性理解。 当今社会己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使用基础上的新经济形态。知识生产的劳动对象是数据、信息、知识和智力资源。对知识再认识,进行编码、软件开发、创造出知识产品是“知识生产力”的主要特点,这是人类由“实物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新生产力,是对劳动对象只是自然,生产力只是物质生产力观点的突破[5]。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但是,这种状态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从人的生存方式和发展要求看,人与自然从来就不是和谐的,早期是自然奴役人类,后来是人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的和谐既应理解为人适应自然,亦应理解为自然适应并满足于人,是这两者的统一[6]。从一定意义上说,自然适应于人内在地包含着人也应适应自然的要求,因为人只有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自然的发展,才能使自然满足其自身的需要。生产力内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一味地改造征服,不是单纯地顺应自然,也不应是为了保护自然而保护自然,而应以合理地改造自然为基础,使自然造福于人类。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生产力。尤其对于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函待提高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只有实行改造与保护相结合的积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做到保护自然与发展经济的统一,才能通过可持续发展来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面对当前现状,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即实践),尤其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当今世界变革的大潮中,新出现的诸如“大科技观”、“持续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等等,就是对“人类中心论”的否定[7]。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秀娟.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l):70一72 [2] 李延瑾,徐琳.人与白然协调发展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理论月刊,2001,(7):50一52 [3] 罗守贵,曾尊固.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2,(2):143一144 [4] 孔祥利.人与自然的和谐:生产力内涵的生态诊释与双赢策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3一26 [5]匡跃辉.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3):69一72 [6]赵云丽.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4):92一96 [7]张兴国.可持续发展与人的主体地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7一3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84b4410b307e87101f696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