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西方文学】圣经文学对欧洲文学的影响 《圣经》是基督教的教义,它由《旧约》和《新约》组成,《旧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新约》形成于基督教兴起之后。在5 ~ 15 世纪的欧洲,《圣经》成为了人们信仰、生活和言行的准则,知识和真理依据,甚至具有法律效力,而《圣经》中的故事、格言、典故、传说等构成的“圣经文学”,标志着古代社会衰亡之后中世纪的崛起。《圣经》一向被认为是西方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尤其是自中世纪以来,《圣经》渗透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世界文化史来看,一千多年来没有第二部书能像它那样对西方文学产生过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打开西方近代文学史册,会发现,以《圣经》内容为素材或《圣经》思想为主题的文学著作占相当大的比重,而且这些文学著作在文学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圣经与西方文学作品 英译本《圣经》作为人类历史上一部宝贵的文化遗产,源源不断地为历代英美文学家提供了创作题材,对英语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浩如烟海的英美文学作品中,来自《圣经》的题材、故事和典故占有很大的比例,《圣经》中无数流光溢彩的文字、蕴意深刻的词句、美妙绝伦的故事以及各式各样的人物,长期以来一直成为众多作家引经据典的宝库。 莎士比亚对《圣经》了如指掌。据统计,他的每个剧本平均引用《圣经》达14 次之多。《麦克白》是莎翁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它的第一章第四场就是从《嵋约》“耶利米书”第二章演变而来。班柯将军如耶利米一样受人爱戴,但他最终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嘉奖,难逃惨遭被杀的厄运。邓肯国王刻意“栽培”麦克白,使行恶之路畅通无阻,奸佞行为得以成功。如此昏君必将自食其果。野心勃勃的麦克白,其痛苦和覆亡更是罪有应得。基督教对莎翁作品的影响,贯穿始终,直接而有力。《老人与海》是小说家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着一位老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港流中搏斗展开。作者在小说中力求表现《圣经》的庄严。他使渔夫的姿态、厄运和拼搏与耶稣的经历相类似,进而把他描写成基督的化身。作品一开始,老渔夫赶上“背运”,整整八十四天一条鱼都没抓到。到后来在海上拼搏三天,加在一起正好八十七天。这个数字意义深刻,因为《圣经》中耶稣也有相似的经历。耶稣被引到不毛旷野饱受魔鬼考验,四十天不进点滴饮食,备受折磨。此后四十天又受到各种磨难,最后七天更是灾难重重,包括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来渔夫回到小茅棚,脸朝上躺在床上,身下压着报纸,他手心向上胳膊伸得直直的,这完全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姿势。在作者心中,老人的背运拼搏和耶稣的受难复活是一样的,他暗示人们,所有信仰宗教的人都将遭受巨大灾难,但信徒最终将获得精神的永生。 二、圣经与西方电影 圣经题材对于西方电影艺术家的吸引力,不仅在于这部文化大书的恢宏和深邃,更在于它刻画各色人物关系、展示复杂人性的细腻笔触。圣经文本和圣经考古成果、相关史书记载和圣经诠释传统,为艺术家创作和执导圣经题材的电影作品提供了圣经叙事的基础。艺术家对圣经题材的诠释,借助现代电影技术手段和个性化的视角和电影语言,为不同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观众展示出来,这些电影艺术作品不仅让观众得到了视觉享受,丰富了感情生活,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圣经思想,认真思考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对于圣经电影艺术的追求还会促进历史学、文化学、民族志、考古学等多学科的发展。当然,作为西方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圣经》已经成了西方人基因的一部分。在西方的电影作品中,围绕圣经题材、反映圣经文化的电影主要有四类: 第一类是试图全面诠释圣经、以传布宗教为目的的圣经教学片,主要面向西方(教内)观众。例如由欧洲多家著名电影机构联合制作,德国贝塔电影公司出品的13 集《圣经》系列故事片。这些电影作品绝大部分基本上忠实于圣经文本的叙事,场面简单,道具单纯,长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89a13360e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