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法又称质的研究方法,是科学地研究和解释科学事实的一种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不使用数理统计技术的研究方法,因此在国际上一直被人们视为客观的方法。 一、质性研究概述1。质性研究方法的概念质性研究(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简称QER)是由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创造的一个心理学概念。是一种科学地探讨行为和事件的方法。它采用自由的、多变量、非实验性的观察,使用第一手资料而非第二手资料,并且强调理解而非解释。虽然“科学”并不总是意味着数据和计算,但是质性研究不仅应当采用科学的方法而且要产生出可重复的结果,就像它所追求的那样。从根本上讲,科学应当采用科学方法去了解事物,并运用这种知识和信息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质性研究是对科学实验所得到的感性资料进行分析,以提取出新知识的研究方法。即不是依靠精确的实验设计,而是根据对一系列现象的观察和分析,通过归纳和演绎等逻辑分析的方法来得到结论。由于没有对实验做精确的控制,不能得到精确的结果,但是通过多次重复可以减少失误率,从而提高质性研究的可靠性。 2。质性研究的历史发展 2。质性研究的历史发展。质性研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心理学家埃米尔·伯克的《关于特殊儿童和问题儿童心理学的研究》(1835)这部著作中。在19世纪后期,德国的格奥尔格·威特海默(Wolfgang Kanter, 1819-1894)、瑞士的阿道夫·迈尔(Adolph May, - 1 - 1819-1894)、奥地利的阿诺德·豪斯霍弗(Arnold Vos hetberg, 1851-1926)等人开始对与态度相关的外界条件作定量的测量,他们认为,态度是行为的函数,因此他们将态度看作是能够测量的,并且对态度进行了许多实验研究。到了20世纪30年代,科学方法的引入,使得我们能够建立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范式,使得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等各种学科能够广泛的应用实证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同时也使得研究者能够更加充分地、更加透彻地、更加深刻地挖掘其背后隐藏的社会、文化、心理等内在原因。从50年代开始,质性研究成为当代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人类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并迅速推广开来。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8d8fbda87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5.html